一说到长城汽车致敬敦煌文化这事啊,脑子里立马蹦出一堆问题:汽车跟敦煌有啥关系?企业去搞文化,这是真心的还是蹭热点?大众会不会买账?这些事做了,到底是企业捞了一波名气,还是对社会真的有点益处?要是光是企业秀一波存在感,那就没啥意思。但这回长城汽车的操作,倒让我多想了几层。
咱先别急着下结论。敦煌是什么地方?古人走丝绸之路,东西交流,都跟这挂钩。你可能觉得这事儿跟咱老百姓车水马龙的日子没啥关系,可真要深挖,敦煌其实是中国人骨子里那种“走出去”的劲头和“把东西带回来”的智慧的集大成地儿。从这角度看,长城汽车跑去敦煌,不只是拍拍照,发发微博,更想把汽车和中国文化绑一块,把中国人的探索、坚韧、自信这些气质,装进自己的品牌里。你要是觉得这只是企业的营销词,那就太小瞧人家了。
又说了,为什么现在中国企业老是搞什么“文化自信”?也不光是企业,这两年咱们国家整个社会都讲文化输出、讲中国故事。长城汽车奔赴敦煌,其实就是在用行动告诉大家:中国造的不只是出国能卖的铁皮车,而是有内涵、有故事、有精神的产品。就像过去外国的汽车品牌总跟某种生活方式、某种审美联系到一起,中国车企如果一直只讲性能、只讲价格,永远也上不了一个台阶。
但精神这东西,拿来当企业文化说容易,真干起来难得很。你看这次长城汽车,魏建军亲自去了敦煌,脚下是沙漠,身边是千年壁画,这种对话,不是一场商业发布会能做出来的。敦煌留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守护和传承:那些壁画、那些壮丽的沙漠风光,其实都是一群人在艰苦环境下一代代坚持下来的成果。这和造一辆好车,有点异曲同工:技术要一茬茬跟着升级,设计要一轮轮细琢磨,外人每次看见只看到光鲜亮丽,实际上都离不开“坚守”这种精神。这回长城汽车不仅是嘴上说说,还真掏钱捐了公益基金,铺了草方格,给治沙人换了工作车。这事儿有点意思,不是走过场,而是把“坚守”这事儿落到了实处。
说到汽车和文化融合,你会不会好奇:一辆车到底怎么跟敦煌沾边?坦克系列那种敦煌绿、敦煌美学设计,其实就好比你买一辆车,是带着中国自己的美学进去的。外国车老说什么北欧极简、意大利风情,中国车为什么不能有点敦煌壁画的色彩、有点敦煌探险的精神?这才叫真正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风格。
很多人可能还是觉得,企业嘛,做好产品就行了,至于文化啊、精神啊、公益啊,都是锦上添花,捞点好评。而我觉得,现在中国车企到了这个节点,不做这些,还真不行。你看国外品牌,几十年一门心思搞品牌故事,从赛车、电影、探险,到各种活动,都是为了让用户觉得买了他们的车就加入了某个“群体”,参与了一种生活方式。中国车企要是只看生意,就永远只能在国外用户眼里当个便宜货,在国内也只能比拼价格。说到底,对用户来说,买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还有点文化认同和自我表达。
我倒觉得,长城汽车这波操作,算是试着弄出了点新的路子——把中国汽车文化和中国文明直接捏一块儿,用越野、用探险、用公益,把“敦煌精神”变成一种可体验的东西。比如你开着坦克系列去沙漠越野,去敦煌玩,顺便感受一下什么是探索、坚守、自信和传承。你说这不是体验式的“文化输出”吗?用户就能真切地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广告。
这事还有个重要的延展:公益和企业责任。以前一提车企赞助比赛、做公益,都是钱多烧着玩,实际上和产品没啥关系。这次长城汽车这个动作不太一样。治沙人捧着几十年坚守的成绩,企业直接上车,给换新车,还捐钱捐物。这种行动,本质上是在告诉大家:企业和社会不是分家的,企业有能力,也愿意跟一线的坚守者站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社会担当,不是做完漂亮的广告就完事,是实实在在参与到社会问题解决里头。再回头看,长城汽车搞拉力赛、阿拉善英雄会这些赛事,不只是推广什么越野文化,更是在用行动建立汽车和中国土地、中国精神的直接连接。
还得说说长城汽车的未来路。现在大家讲中国车企要“走出去”,但光靠技术、价格优势,迟早会撞南墙。中国这么大的文化资源,为什么不拿出来?敦煌只是一个起点。以后中国汽车要是真的成为世界主流,不是靠挣扎着压低成本,而是靠“我们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靠“这个品牌代表着中国人的探险精神、坚守精神、创造力”,而不是某个工厂流水线的编号。
你可能会问,这套玩法能不能真打动人心?买车的人到底在乎啥?我觉得咱现在的社会其实还特别缺这种“文化自信”的体验。年轻人喜欢越野、喜欢探险、喜欢新鲜事物,其实背后还是想有一种精神力量和文化归属感。同时我也发现,过去大家买进口车是有点崇洋,如今国产品牌越来越有底气,企业敢于说“我们不仅能造好车,还能装点中国精神”,这是好事,值得鼓励。
当然啦,这一切也不是没有难度和风险。像长城汽车这种直接把企业和文化深度融合,说实话,一旦做不好,那就是浮皮潦草的营销,容易被人吐槽“一锤子买卖”。只有真的持续投入,像这次一样,不光场面上做得足,还得靠长期的行动和坚守,才能让大众信服,才能让“万里精神”从口号变成行为。就像魏建军说的,“每天进步一点点”,看起来笨,但慢慢你就能把企业做成文化的一部分,把汽车做成民族精神的载体。
再说远一点,这种文化输出不光是长城汽车一家企业能完成的事。现在中国在经济、技术都追赶到世界前列,后头该补文化这块短板。不止车企,所有中国制造都该往这努力,有技术,有情怀,有责任,有自己的思考,把古代的丝绸之路精神、“东西交流”做到现在的全球市场,给世界看看,中国造的不只是物美价廉,还有自己的灵魂。
最后吧,我想问一句:你买车,到底看重什么?是性能、价格,还是在乎这辆车背后代表着什么?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中国的汽车,是不是能变成一种让世界都觉得“这就是东方美学,这就是中国精神”的符号?如果长城汽车能让敦煌精神落地,把坚守、探索和创新发扬到汽车行业,那中国车企的“新征程”,也许真能走得很远。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咱得慢慢看,慢慢等,也许将来你开的那辆中国车,不只是工具,而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一个民族精神的传递。谁能想到啊,不起眼的沙漠敦煌,竟然给中国汽车带出了一条新的丝路?这故事,值得多想想。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