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条顿汽车,那可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牌子硬扎。
可最近,德意志车市颇有些玩味,持稳中透着那么股子异动。
公元2025年暮春四月的数据,新车登簿量虽则仅挫0.15%,可较之疫情前的光景,仍旧逊色不少,生生少了二成二。
这厢作何解?
日耳曼诸君购车的兴致,怕是还没全然归位。
牌面之上,大众依旧是执牛耳者,销量独占鳌头,攫取了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然则,最令人啧啧称奇的,莫过于伊比利亚半岛的Cupra,销量扶摇直上,宛若平地惊雷,猛增125%。
此又作何解?
年青一代对这般弄潮儿般的品牌,甚是慷慨解囊。
论及车型,大众高尔夫虽则跌幅不小,却依旧稳坐销量头把交椅。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亦是攻城略地,步履不停。
大众ID.7、宝马5系、奥迪A6,这些个电驱动的家伙什儿,都卖得风生水起。
不过,老牌电动劲旅特斯拉,却有些个折戟沉沙,销量骤降,排名也滑落至第29位。
这可就予了中华品牌以可乘之机。
彼时,中华品牌揭竿而起,奋袂而起。
比亚迪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四月份销量暴涨755.7%,卖了1566辆,力压特斯拉一头,忝列第26位。
虽则跟大众、宝马这些个巨擘相比,依旧相形见绌,但这般增速,着实令人咋舌。
比亚迪能在德意志卖得这般火热,亦非空穴来风。
欧罗巴诸君购置电车,续航、安危、身价,皆要盘算。
比亚迪恰恰拿捏住了这些命门,将自家塑造成“务实派电车”。
除了比亚迪,上汽集团的MG和荣威在德意志也颇受青睐,合起来的销量,甚至还略胜比亚迪一筹。
MG的策略则另辟蹊径,它既有烧汽油的铁疙瘩,也有电驱动的玩意儿,而且性价比较高,配置也琳琅满目,深得欧罗巴中低端消费者的欢心。
然则,话又说回来,德意志市场可不是个善茬。
德意志人对品牌忠诚度极高,而且对质量锱铢必较。
比亚迪和MG/荣威现在不过是初出茅庐,想要真正叩开德意志市场的大门,还需在本土化、售后服务、质量管控上深耕细作。
再者,休忘了,欧盟还有林林总总的政策,中华车企还需想方设法去游说,为自家争取到更多的好处。
从“数量上的突破”到“品牌上的突围”,这才是中华汽车未来数载出海欧罗巴的终极试炼。
单从冰冷的数字来看,比亚迪力压特斯拉,着实是个值得玩味的现象。
可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结为“中国智造崛起”时,是否忽视了德意志本土汽车工业的长期浸淫和品牌溢价?
归根结底,德意志汽车工业的底蕴,绝非一蹴而就。
中华车企要走的路,道阻且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