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买车可不光是掏个车钱就完事儿了,后续养车的花费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些车啊,买的时候看着挺实惠,感觉自己捡了大便宜,可真养起来才发现,那钱烧得比养 BBA 还厉害,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三类让人买完就后悔的车。
老款二手豪车:看似低价,实则 “吞金兽”
很多朋友可能想着,花小钱装大款,买个老款二手豪车,开出去多有面子。想法是挺美,但现实往往很残酷。就拿我一朋友来说,他去年贪图便宜,花了 15 万买了一辆 10 年车龄的宝马 7 系。刚买的时候,那叫一个得意,感觉自己瞬间跻身 “豪车一族”。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接踵而至。先是发动机故障灯亮了,去维修店一检查,说是发动机的一些关键部件老化磨损,需要更换,这一下就花了两万多。接着,空调又出毛病了,制冷效果几乎为零,一查,原来是空调压缩机坏了,换个新的又得大几千。这还没完,平时的保养费用也高得吓人,小保养一次就得两三千,大保养更是不敢想。而且,老款豪车的油耗那也是相当可观,朋友每次去加油站,心都在滴血。开了不到一年,朋友就后悔得不行,直说这哪是买了辆车,分明是请了个 “吞金兽” 回家。
为啥老款二手豪车养起来这么贵呢?首先,豪车本身的零部件就贵,而且年代久了,很多部件都到了更换周期,维修频率高。其次,豪车的保养要求也高,必须用高品质的机油、配件等,这无疑又增加了保养成本。再加上老车的油耗普遍较高,这日常的油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啊,咱要是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千万别轻易碰老款二手豪车,不然真的会被养车费用压得喘不过气来。
小众冷门车型:维修保养难,费用高得离谱
还有一类车,就是小众冷门车型。这类车往往因为品牌知名度不高、销量低,在市场上比较边缘化。我有个亲戚,就特别追求个性,买了一辆小众品牌的进口车。刚开始开着确实挺独特,走在路上回头率也高。可后来出了一次小事故,车前脸撞坏了,需要更换一些配件。这一修可把他愁坏了,当地根本找不到能修这款车的正规维修店,只能联系厂家发配件。结果,等配件就等了一个多月,而且价格贵得离谱,一个前大灯就要一万多。再加上维修工时费,这一次事故维修下来,花了好几万。平时保养也不方便,每次都得跑到几百公里外的大城市的 4S 店,保养费用也比普通车型高出不少。亲戚现在一提起这辆车,就直摇头,说当初真不该为了追求个性而选择这么一款小众车。
小众冷门车型养车成本高,主要是因为市场保有量低,厂家生产的配件数量有限,一旦需要维修,配件不仅难找,而且价格昂贵。另外,由于维修这类车的技术人员较少,维修难度大,工时费自然也高。而且,小众车型的保值率极低,后期想卖掉换车,也会亏很多钱。所以,咱要是想买车,尽量还是选择市场认可度高、保有量大的主流车型,这样养车成本会低很多,用车也更省心。
技术不成熟的新能源车:电池成本高,续航焦虑还费钱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策的推动,新能源车越来越受欢迎。但大家在选择新能源车的时候,可得擦亮眼睛,千万别选那些技术不成熟的车型。我邻居就买了一款刚上市不久的小众新能源车,价格倒是挺便宜,补贴后落地不到 10 万。刚开始开着感觉还不错,电费确实比油费省不少。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首先是续航严重缩水,冬天的时候,满电状态下实际续航里程还不到官方宣称的一半,每次出门都得小心翼翼地规划路线,生怕半路没电了。后来,电池还出现了故障,去 4S 店检测,说是电池组中的部分电芯损坏,需要更换整个电池组,这一下就得花好几万,都快赶上买车的钱了。邻居后悔不已,说早知道就不图便宜买这款车了。
对于技术不成熟的新能源车来说,电池是最大的问题。一方面,电池成本高,一旦出现故障,更换电池的费用往往让人难以承受。另一方面,这类车的续航里程往往虚标严重,实际使用中受天气、路况等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续航焦虑。而且,新能源车的充电设施目前还不够完善,充电不方便也是个大问题。所以,在购买新能源车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技术成熟、口碑好的大品牌车型,虽然价格可能会高一些,但养车成本相对更可控,用车体验也会更好。
总之,咱买车的时候,可不能只看车价便宜就冲动下手。一定要综合考虑车辆的后期养车成本,包括维修保养费用、油耗或电耗、保险费用等等。不然,买完车才发现养不起,那可就真的欲哭无泪了。大家在选车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多做功课,别让自己陷入买车容易养车难的困境。
好啦,今天关于这三类养车成本高的车型就跟大家唠到这儿。觉得有用的朋友,麻烦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祝大家都能买到既心仪又养得起的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