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真要变“白菜价”?看完电池材料价格我决定再等等
这年头刷个手机都跟算命似的,前脚刚跟朋友念叨想换辆电车,后脚短视频就给我推了个“电车五年后三万块”的说法。一开始我还当是标题党扯犊子,结果点进去一看,人家还真不是瞎吹。核心逻辑就一条:电池便宜了,车能不降吗?这事儿我越琢磨越觉得靠谱,索性自己扒了扒数据,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吓一跳。
电池是电车的心脏,心脏贵,整车就贵。以前一块电池动不动占整车成本一半,那价格能低吗?可现在呢?原材料价格跟坐滑梯似的往下溜。就拿最核心的电池级碳酸锂来说,2025年10月10号这天,一吨才卖72900元。你敢信?几年前这玩意儿炒到过六十多万一吨,现在连零头都不到。氢氧化锂也差不多,72000元/吨,比当年腰斩还狠。这可不是我随口一说,数据来源是公开市场行情,随便一搜都能查到。
再往下看,磷酸铁锂现在一吨才32820元,这可是现在大多数平价电车用的主流电池材料。六氟磷酸锂、硫酸钴、三元材料这些配套原料,价格全在往下走。就连隔膜这种不起眼的部件,湿法基膜才0.69元一平米。整个电池产业链的成本,几乎是全方位在缩水。这背后是技术成熟、产能扩张、回收体系逐步建立的结果,不是哪一家厂商发善心,是整个行业在进化。
有人可能会说,原材料降价,车企不一定让利给消费者。这话不假,但市场是竞争的,不是慈善场。只要有一家车企敢把成本下降转化成价格优势,其他家就得跟。不然销量被抢光,谁受得了?你看现在十几万的电车都卷成啥样了,再过几年,十万以内出头的靠谱电车,真不是梦。三万块可能夸张了点,但十五万的车降到八九万,完全有可能。
我自己琢磨着,现在买电车,就跟几年前买智能手机似的。早两年买的,没过半年就贬值,新款又便宜又好用。现在急着出手,搞不好就成了“冤种”。除非你刚需,不然真不如再等等。技术还在迭代,电池寿命更长、充电更快、成本更低,这些都是时间能带来的红利。拿着现在的钱,买未来的便宜货,谁不乐意?
所以啊,真想换电车的朋友,不妨把手先揣兜里。多看看新闻,多关注原材料走势,心里大概就有谱了。市场不会一直等你,但也不会突然跳水到三万。稳住,别慌,好戏还在后头。
便宜不一定代表低质,有时候只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内容来源:上海有色网(SMM)、中国电池网、生意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