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一提到咱们中国的汽车,很多人脑子里可能还停留在过去的印象里,觉得咱们的车主要是靠价格便宜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打拼。
你要是现在还这么想,那可就有点跟不上趟了。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上半年,咱们国家的一家新能源车企,不光在国外的销量节节攀升,更是在德国这个汽车工业的老家,办成了一件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大事,在口碑上甚至超过了像保时捷、宝马这样的传统豪门。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背后是不是说明,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真的开始换个活法了?
咱们先不聊别的,直接来看最实在的东西,就是销量数据。
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在2024年的前六个月里,小鹏汽车在海外一共卖出去了18701辆车。
这个数字可能听起来没那么吓人,但关键要看它是怎么来的。
和去年同期一比,这个销量足足增长了217%,翻了两倍还多,这个速度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了。
这意味着,在海外,愿意掏钱买小鹏汽车的外国人,在一年时间里就多了这么多。
而且,这不仅仅是在一两个国家卖得好,它的业务已经铺开到了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在欧洲,这个全世界汽车品牌竞争最激烈、消费者也最挑剔的地方,小鹏上半年的上牌量就超过了8000台。
我们再看看其他同样在努力出海的中国新势力品牌,同期在欧洲的销量,领克是2163辆,问界是1091辆,蔚来是447辆。
把这些数字放在一起看,就能很清楚地发现,在欧洲这块难啃的骨头上,小鹏确实是暂时跑在了前面,成了中国高端纯电动车在欧洲的排头兵。
那么问题就来了,欧洲人,尤其是那些开惯了奔驰宝马的消费者,为什么会愿意选择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品牌呢?
答案,很大程度上藏在一款叫做小鹏G6的车型里。
在欧洲卖出去的那8000多台车里,有超过三分之二,也就是67%的销量,都是由G6这一款车贡献的。
可以说,G6是小鹏在欧洲市场打出的一张王牌。
这款车之所以能受到欢迎,靠的不是花里胡哨的宣传,而是实打实的技术。
它用了一个叫做“全域800V”的技术平台,普通人可能听不懂这是啥,说白了就是充电速度特别快。
快到什么程度呢?
基本上就是你停下来喝杯咖啡、上个厕所的功夫,它就能充进去跑上两三百公里的电量。
这一点对于欧洲用户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因为欧洲很多地方不像咱们国内,充电桩没有那么密集,找个充电的地方可能没那么方便,所以很多人买电动车最担心的就是充电慢、续航短。
G6这个“充电十分钟,能跑几百里”的本事,正好解决了他们最大的一个痛点。
除了充电快,G6还把咱们中国车最拿手的“智能”带了过去。
它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比很多欧洲本土品牌更丰富、更聪明。
对于那些喜欢尝试新科技的欧洲年轻人来说,这种体验是全新的。
他们发现,原来汽车不光能开,还能变得这么“懂事”,能帮自己分担很多驾驶的疲劳。
所以,欧洲人选择小鹏,不是因为它便宜,恰恰相反,是因为它在技术上,特别是在充电效率和智能化这两个电动车最关键的领域,提供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体验。
如果说销量好只是说明了车子卖得动,那接下来的这件事,更能说明买到车的人对它有多满意。
在德国,这个被认为是汽车发源地、遍地都是汽车专家的国家,有一家很权威的市场研究公司,每年都会做一个调查,叫做“净推荐值”,简称NPS。
这个调查问的问题很简单,就是问车主:“你有多大可能性,会把你的车推荐给亲戚朋友?”这个分数直接反映了用户对一个品牌的真实口碑和忠诚度。
过去,这个榜单的前几名,理所当然地被德国本土的豪华品牌牢牢占据着。
可就在今年的榜单上,出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结果:小鹏汽车的得分竟然高达81%,排在了第一名。
这个81%是什么概念呢?
整个行业的平均分才33%,也就是说,小鹏的分数比平均水平高出了一大截,甚至超过了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保时捷、宝马。
这是第一次有中国的汽车品牌,能在德国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市场里,拿到这样的荣誉。
这件事的意义,可能比卖掉一万多台车还要深远。
它说明,我们中国制造的汽车,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上,已经开始真正赢得世界上最挑剔那批用户的认可和尊重了。
当然,在国外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小鹏在国内的基本盘也守得很稳。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在国内的总交付量达到了41360台,7月份单月也交付了12236台,同样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
这就形成了一个“墙内开花,墙外也香”的良好局面。
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品牌之所以能在海外立足,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在国内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市场里,经过了千锤百炼,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正是因为在国内把技术打磨得足够扎实,产品做得足够有竞争力,才有了走出去和国际巨头掰手腕的底气。
从最早的产品,到后来被大家熟知的P7,再到如今技术领先的G6,我们能看到,中国汽车品牌已经不再是那个跟在别人后面学习模仿的学生了,而是在智能电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了领跑的能力。
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我们整个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让人看了确实感到挺振奋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