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智驾3000人去重庆?宁波留不住人?真相扎心了

吉利3000人智驾团队半个月内完成从宁波到重庆的搬迁极氪员工7月30日接到通知8月15日前必须全部完成转岗。 这种闪电般的迁移速度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一场静悄悄的大洗牌。

吉利智驾3000人去重庆?宁波留不住人?真相扎心了-有驾

当一个城市的平均房租比另一个城市低30%年轻人会用脚投票。 宁波的平均房租比重庆核心区高出三分之一出去吃顿简餐价格也明显更贵。 智驾工程师月薪虽不低在宁波要还房贷、养家庭压力不小。 重庆的生活成本优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隐形推力”同样的工资在重庆能过得更舒服年轻人当然愿意来。

重庆光是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就超过500家吉利团队迁过去后出门就能对接供应链。 这种集群效应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惊人的在宁波要找个匹配的算法公司还得跨城合作在重庆下楼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约到供应商面对面沟通。

吉利智驾3000人去重庆?宁波留不住人?真相扎心了-有驾

重庆把智驾当作“未来核心产业”来打造给出的政策红包实在到让人无法拒绝。 团队迁过去能拿研发补贴员工落户、子女上学都有绿色通道还能共享政府搭建的智驾测试平台。 宁波的政策则偏向传统制造业对智驾这种需要“烧钱”的新兴业务支持力度远不如重庆。

重庆现在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路上跑的测试车就有几百辆工程师能随时上车调试算法。 而宁波的测试道路少工程师大多只能在实验室模拟技术落地速度慢。 这种实时调试的机会对于追求技术突破的工程师来说就像糖果对孩子的吸引力一样无法抗拒。

吉利智驾3000人去重庆?宁波留不住人?真相扎心了-有驾

重庆拥有长安汽车这一“链主”企业带动了超过1000家本地零部件供应商。 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重庆涪陵等地建设的动力电池基地补齐了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一环”。 华为的深度参与更为重庆注入了“智能化灵魂”形成了独特的“华为系”创新生态。

重庆对高端人才实施“一人一策”的引进政策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全方位保障。 这种精准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来自北上广深的技术人才“西进”。 当吉利团队能在半个月内完成搬迁背后是地方政府在办公场地、人才公寓、交通配套、行政审批等方面的“绿色通道”支持。

吉利智驾3000人去重庆?宁波留不住人?真相扎心了-有驾

宁波汽车产业靠传统制造起家资源多倾向发动机、底盘等领域。 这种“传统基因”反而成了发展智驾业务的束缚。 数据显示宁波全市汽车产业规上企业有800多家涉及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就有400余家相关上市公司36家整体仍偏向传统制造。

重庆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等地设立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开放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隧道等复杂场景供企业测试。 这对吉利、赛力斯等企业的高阶智驾研发提供了宝贵的“试验场”。 而宁波在测试场景的丰富性上明显不足。

吉利智驾3000人去重庆?宁波留不住人?真相扎心了-有驾

重庆规划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0%以上。 这种清晰的产业蓝图给了企业和人才稳定的预期。 重庆财政支持企业新建或升级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平台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按照项目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礼嘉片区因为赛力斯研发总部近7000人的规模入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庞大的群体在工作之余需要消费娱乐更需要买房或者租房他们代表着超6984户的家庭不管是为了就近工作还是为了给子女更好的教育都大概率会选择在礼嘉买房或者租房。 以赛力斯研发人员为代表的这个群体入驻礼嘉不仅会拉动礼嘉的消费让礼嘉变得更加繁华热闹甚至还有可能带动礼嘉的房价或者房屋租金上涨。

吉利智驾3000人去重庆?宁波留不住人?真相扎心了-有驾

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重庆的汽车出口正在加速。 2025年上半年电动汽车出口额达到55.5亿元增长53.3%。 吉利通过重庆出口汽车23.6万台创下新高。 这种区位优势让重庆成为连接中国西部与全球市场的“桥头堡”。

宁波面临着人才流失的严峻挑战。 一项针对宁波汽车售后人才的研究发现从业者薪酬水平低、企业福利缺乏吸引力、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总量和结构的矛盾依旧是制约甬企转型发展的巨大障碍。

吉利智驾3000人去重庆?宁波留不住人?真相扎心了-有驾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净缺口将达103万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才自然会流向能提供更好发展平台的城市。 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超过八成的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这些高学历人才对工作环境、发展前景有着更高的期待。

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在礼嘉注册成立。 吉利将三支团队整合后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将迎来近3000人的智驾团队成为吉利体系内最大的智能驾驶研发平台。 新公司注册资本高达48亿元背后站着两江产业基金、重庆母基金等政府资本以及阿里系通过多层股权架构的深度介入形成“政府+产业+资本”的黄金三角。

吉利智驾3000人去重庆?宁波留不住人?真相扎心了-有驾

整合后的千里智驾已抛出野心勃勃的产品路线图:6个月内推出L3级系统2026年进军L4级Robotaxi。 这种明确的技术路径给了团队清晰的目标。 前华为车BU总裁、现千里科技联席总裁王军担任法人代表这种重量级人物的坐镇为团队提供了技术方向上的信心。

重庆拥有复杂的山地地形交通场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测试、应用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这种多样化的路况为智驾算法提供了更全面的测试环境。 重庆正加快推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电动汽车换电模式示范城市、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三大应用场景建设。

吉利智驾3000人去重庆?宁波留不住人?真相扎心了-有驾

宁波全市共有技能人才14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7.5万人。 尽管近年来技能人才的总量增长和高技能人才的占比增速都十分可观面对旺盛的技能人才需求依旧显得捉襟见肘。 2017年度企业用工专项调查报告显示高达63.7%的企业认为“招工难”。

重庆在机械、电子、材料、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备较好产业基础和丰富资源。 拥有适合于人才宜居宜业的产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支持政策。 这种全方位的配套措施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本地高校也在加快汽车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学科建设为产业发展输送本土人才。

吉利此次将3000人智驾团队西迁正是看中了重庆已初步形成的“智能电动生态”。 王军作为华为车BU的核心人物其坐镇重庆意味着吉利与华为在智能座舱、高阶智驾、车云协同等领域的合作将全面提速。 重庆不再是单纯的“制造基地”而正在成为集研发、生产、测试、应用于一体的“智能电动综合枢纽”。

这场3000人规模的人才迁徙看似是企业个体的选择实则是中国汽车产业创新重心“地理位移”的缩影。 当键盘敲击声在重庆两江新区响起中国智能汽车的未来正悄然改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