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车榜单大变局:问界M8首进前十,大众ID.4悄然退场
6月的新能源圈子,跟我在小区门口碰见修车师傅聊的八卦一样,风向说变就变。原本大众ID.4还挂在热销榜尾巴上,这回直接没影了。邻居老王刚买了辆宋L,还调侃我:“你那大众是不是要绝版啦?”其实这事儿仔细一琢磨,也不算突然——榜单里只剩特斯拉和一堆国产自主品牌,各种新面孔扎堆。
先说点正经数据吧,听群友转发EV-Volumes那个统计,说6月全球卖出去182万台新能源轻型车,比去年同期多了22%。纯电占了一百来万台(24%增幅),插混也有60万出头(涨18%)。据说这是历史第三高,仅次于去年年底那两个月——不过谁家过年不冲销量呢?渗透率也创纪录,说是达到了28%,纯电就占18%。今年上半年总共904万多台,市场份额蹭蹭往上爬到24%。
这些数字放到微信群里,一半人都看懵了。有个哥们直接问:“这渗透率是不是快赶上油车咯?”其实远着呢,但趋势真挺猛。
热门车型方面,就跟小区停车场似的,全是熟脸:特斯拉Model Y六月又爆了一把,一下子干到12.8万辆,自打去年底后第一次破10万,还终于同比增长了点儿(师傅顺嘴提过,好像涨了快7%)。比亚迪宋也是靠出口撑起来的,据销售哥们讲,有些批量都发去南美啥地方去了,总共卖出6.5万辆,比之前又翻红。
比亚迪海鸥今年状态贼好,六月冲到5.1万辆,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出口。群里有人晒巴西、墨西哥提新海鸥照片,我瞅着那些配置还真有点不一样,比如墨西哥版带个冷门后视镜加热功能,我们国内好多低配没有。这玩意儿冬天用着舒服,但师傅修起来老骂娘,说“线头太细,不好查”。
特斯拉Model 3最近有点蔫,只卖出去4.6万辆,被海鸥挤下领奖台。有段时间交付高峰期它都没翻身,现在还负增长徘徊。我认识一个开Model 3的小伙,他吐槽空调滤芯换起来忒麻烦,每次得拆半天副驾脚垫。他现在琢磨年底要不要换成国产的新款,看销量估计也不少人这么想。
吉利星愿六月虽然被挤出了前五,不过销量自己又创新高,到4.1万辆。据售后技师吹牛,“这批星愿动力系统升级后毛病少多啦”,但还是有人反映导航偶尔卡死,不知道是不是系统兼容问题。
比亚迪秦PLUS和秦L继续稳健,一个月分别干到3.9和3.1万辆,上半年累计已经16万+、13万+。微信群里的老司机聊起养护,说秦系列刹车片耐用度一般,两年不到基本得换,新手容易忽略这一茬。今年底如果能保持住这个节奏,小米SU7可能就被超过去咯——小米SU7最近产能让给YU7,新上市那会儿生产线调整导致交付掉下来,从2.8降到了2.3万元。据工厂朋友讲,这种切产线操作很常见,就是影响短期数据罢了。
问界M8算是黑马,本月凭2万人气首次杀进全球十强。我去试驾时发现它座椅通风效果做得特别实在,在广州这种湿热天气简直救命。不过据销售透露,目前还有几万个订单排队,要不是供应链卡脖子产能早翻倍。他顺口念叨一句:“再熬俩月估计每个月都能见你。”
再往下数,比亚迪海豹06、元PLUS、宋L等几个型号全刷新自家记录,多亏海外扩张加限时优惠政策结束前抢购潮。有个技术员分享,“限时促销结束那几天售后接待量暴增,好多人临急抱佛脚赶末班。”零跑B10则靠上市新鲜劲冲上一波历史最高(1.4万元),但排名还是末位,下回看运气吧。
至于大众ID.4,为啥掉队?维修圈传言主要是竞争太激烈,加之部分地区库存积压严重。“现在连方程豹钛3、比亚迪海豹05这种二线选手都有机会抢席位,”一位技师边抽烟边感慨,“想重返榜单难喽。”
品牌层面变化没那么大,比亚迪依旧霸主地位稳如老狗,一个月34万人气,不过整体增速慢下来。特斯拉靠Model Y顶住压力,总体17万人上下浮动,可惜受制于Model 3拖累,同比还在跌。“吉利九万人左右,也算踏实,”隔壁销售评价道,“五菱第五名只领先37辆,有点悬。”大众虽然拼命推新品,六月份才突破5万人大关,上半年总数仅比宝马多3000来辆。“零跑和问界各自创新高,”微信群晒图不断,有人戏称“今年新能源汽车就是中国人的天下。”
奔驰、小鹏这些传统豪华牌子表现一般般;深蓝倒是在泰国建厂搞右舵版出口,下半年或许还能更进一步。一汽奥迪则凭206辆优势超过现代,在2024年拿下自己最好成绩。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奥迪粉丝别太乐观,因为售后的备件周期仍然偏长,有时候配件缺货只能等国外船运补货,这事我亲身经历过一次,那叫一个心塞……
最后随便插句生活里的碎事:楼下邻居刚买的小米YU7停路边两天雨水泡轮胎,他吐槽防水胶条设计还是差意思,让他想起当年桑塔纳防水性能杠杠滴。而且他抱怨空调异响频繁,需要返厂检测。这类细节其实官方宣传很少提,但对于实际用车体验是绕不开的话题啊!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EV-Volumes行业统计及业主群真实反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