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如果有人跟你说国产车能跟宝马、奔驰、奥迪(BBA)掰手腕,估计你会觉得这人疯了。但现在,这事儿不仅成了现实,还彻底搅乱了整个豪华车市场的格局。
今年8月,问界汽车一口气卖出了4万多辆,直接超过了宝马和奔驰的单月销量;小米汽车更猛,只靠两款车就卖了3.6万辆,跟奔驰几乎平起平坐。理想、小鹏这些新势力也一路狂飙,虽然还没完全追上BBA,但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但谁也没想到,这场“神仙打架”最先受伤的,居然是凯迪拉克、林肯这些二线豪华品牌——它们几乎被锤得毫无还手之力。
01 二线豪华现在有多惨?
有人说“惨”是夸张,但看看数据就知道,这话一点不假。
凯迪拉克2020年还能卖23万辆,跟雷克萨斯打得有来有回;到了2024年,销量直接腰斩到11.38万辆。林肯更惨,2021年卖了9.16万辆,2024年只剩5.96万辆,跌得连自家4S店都关了一大批。
反观国产新势力,理想去年卖了50万辆,小米SU7第一年就干了13万辆——人家一款车的销量,比林肯全品牌还多。
更扎心的是价格崩盘。
凯迪拉克CT5,2021年落地要33万,现在裸车直接干到19.99万起;林肯Z一度降到16.98万,比某些国产中高端车还便宜。至于捷豹、英菲尼迪这些品牌,几乎已经从销量榜上消失了。
02 别以为这只是暂时现象
有人可能会说:等新能源补贴退了,市场肯定会回归理性,二线豪华还能翻身!
但说实话,这种想法可能太乐观了。
首先,国产新能源的优势根本不是靠政策堆出来的。
问界M9、理想L9这些车,动不动卖三四十万,车主真不在乎那点补贴——说白了,真要图便宜,买台燃油车加十年油都更划算。
其次,就算新能源开始交购置税,捡漏的也是降价后的BBA,而不是二线豪华。
2025年下半年,奔驰E级裸车跌到36万多,宝马5系甚至杀进30万以内——凯迪拉克和林肯拿什么跟人打?
最关键的是,用户买车逻辑彻底变了。
过去看品牌、讲排面,现在比的是智能驾驶、续航、用车成本——而这些恰恰是二线豪华最菜的短板,短期内根本补不上来。
03 更惨的还在后头
眼下的销量塌陷、价格崩盘,可能还不是二线豪华最难受的时候。因为真正的对手,还没全力出手
BBA现在只是降价应战,但后手更狠:
宝马和Momenta合作搞智驾,2026年新车全面搭载大模型;
奔驰E级换新平台,固态电池路测中。
奥迪押宝纯电品牌AUDI,直接对标国产新能源。
国产阵营就更凶了:
理想i6还没爆发,小米SU7和YU9产能刚爬坡,超充桩还在铺——都还没到火力全开的阶段。
反观二线豪华呢?
没有智能驾驶,没有纯电平台,连800V高压都没影子,最强的卖点还是“动力够用、做工厚道”这种十年前的老套路。
市场才刚洗牌,二线豪华就快坐不住了;等新一轮技术红利彻底释放,那才是真正的决战时刻。
二线豪华曾经能活下来,靠的是“比BBA便宜,比国产有面子”。但现在BBA放下身段降价,国产车技术和体验全面碾压——中间这档品牌,自然成了最先被淘汰的那一批。
最残酷的是,这不是某个品牌出了问题,而是整个定位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