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平头柴,90年代的神车,开它娶媳妇不是梦

在咱们国家飞速发展的九十年代,提起能拉货、能赚钱的大家伙,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款车的影子,那就是解放牌的平头柴油卡车。

这辆车在当时,可以说是个新鲜事物,也是很多跑运输的人改变生活的重要伙伴。

那时候,谁家要是能开上一辆崭新的解放平头柴,不光是生意上的好帮手,甚至在个人生活里,那也是相当有面子的事,不少人就是靠着这台车跑运输挣了钱,盖了新房,娶上了媳妇。

解放平头柴,90年代的神车,开它娶媳妇不是梦-有驾

说起这辆车,就得先说说它跟以前的卡车有什么不一样。

在它出现之前,我们马路上最常见的解放卡车,是那种有个长长大鼻子的老式卡车,比如解放141。

司机坐在长长的发动机舱后面,视野和空间都有限。

可九十年代初,解放推出的这款平头柴,一下子就把驾驶室挪到了发动机上面,整个车头变得方方正正。

这种设计在当时看来非常时髦,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司机的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坐在车里跟坐在一个“移动的玻璃窗”前头似的,路况看得清清楚楚,开车也安全了不少。

而且驾驶室内部空间也大了,特别是有些单位买的还是无锡产的宽体驾驶室版本,主驾驶和副驾驶之间不再那么拥挤,后面还多出来一个能躺下休息的小卧铺。

虽然有老司机开玩笑说,那个卧铺太窄,睡觉得侧着身子或者趴着才行,但跟以前只能蜷在座位上打个盹比起来,这已经算是天大的进步了。

这车刚出来的时候,性能在国产车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当时很多车都配备了大连柴油机厂生产的6110或者6113发动机,马力能达到170匹甚至更高。

这个动力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拉上几吨货,在路上跑起来照样虎虎生风。

有位老师傅回忆,他同事当年开一辆175马力的解放平头柴,拉着一车空调从中山出发,在路上轻轻松松就能跑到一百公里每小时,要是空车,那速度表的指针都能打到底。

它的广告词说“拉得多,跑得快,还省油”,虽然广告总有夸张的成分,但从实际使用者的反馈来看,这几点确实说得八九不离十。

解放平头柴,90年代的神车,开它娶媳妇不是梦-有驾

这车还有一个巨大的进步,就是用上了转向助力。

开过老解放的司机都知道,以前没助力的时候,原地打个方向盘,那真是得使出全身的力气,跟练武术差不多。

有了转向助力,方向盘轻便多了,大大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

而且车架子也改成了双层大梁,比老141那种单层梁要结实得多,没那么容易因为超载或者路况不好而折断,耐用性上了一个台阶。

当然,这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一个一直伴随着它的争议,就是它的外形。

很多人都觉得,这解放平头柴的驾驶室,长得跟当时日本的三菱扶桑卡车太像了。

所以有些观念比较传统的老司机就觉得,这车是“仿制品”,不像解放141那样,是咱们自己从头到尾设计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国车”。

这个说法其实得从当时我们国家整个工业的背景来看。

在八九十年代,我们的汽车工业正在努力追赶世界的先进水平,而最快的一条路,就是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和设计。

解放平头柴的驾驶室,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三菱的设计。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省去大量的研发时间和成本,直接用上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方案,让我们自己的产品能快速跟上国际潮流。

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务实的选择,通过这种学习,我们迅速掌握了现代卡车的设计理念,为后来完全自主研发更先进的车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平头柴,90年代的神车,开它娶媳妇不是梦-有驾

除了外形上的争议,这车在使用过程中也确实有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老司机们常说,开这车“挂档和打拳一样”。

这是因为那个年代的变速箱技术还不够先进,很多都没有同步器,换挡需要司机用“两脚离合”的技巧去精确配合油门,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一不小心就会发出刺耳的打齿声。

所以开这车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

另外,这车的“小毛病”也是出了名的多。

比如仪表盘上的各种表,像气压表、机油压力表,原车的经常不准,很多司机信不过,宁愿自己再花钱到外面加装一套,看着一排额外的小仪表才觉得心里踏实。

可以说,这车就是“大件硬朗,小件娇气”。

发动机、变速箱、大梁这些核心部件一般不会出大问题,能保证你不会被轻易扔在半路上,但一些线路、传感器、小零件,就时不时地需要你动手修一修。

而在那个年代的卡车市场,解放平头柴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那就是二汽生产的东风卡车。

当时有句话流传很广,叫“路遥知马力,慧眼识东风”,可见东风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从第二代长头卡车开始,解放的CA141在口碑和综合性能上,就略逊于东风的EQ140。

到了平头车时代,解放平头柴虽然进步巨大,但东风推出的八平柴(EQ153)同样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

尤其是在西北地区,那里地势复杂,路况恶劣,对车辆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是极大的考验。

在那种环境下,东风系列卡车凭借其扎实的底盘和出色的可靠性,赢得了更好的口碑,几乎成了西北运输市场的主宰。

可以说,在整个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解放卡车在市场竞争中都感受到了来自东风的巨大压力。

不过,正是有了这样激烈的竞争,才逼着两家企业不断地改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最终让咱们国家的卡车越造越好,也让开车的司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