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

有个问题真的挺有意思的:“女人不懂车”,这种说法怎么来的?现如今这句话还成立吗?或者说,这个标签,是不是早该进历史垃圾桶了?你想想,光2023年,中国女性买了823万辆车,噔噔噔,什么概念?这一年比起来,印度全年卖的车加一块都没那么多,就连汽车老祖宗的那俩强国,日本、德国,哪怕卖力凑一块,都比不过中国女性一年买的数量。这不是数据的堆砌,这就是响当当的现实,一巴掌糊到“女人不懂车”这张旧脸上,打得咔咔作响。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以前总觉得“女人不懂车”?它是不是有原因?说起来还得倒腾到清末。慈禧太后那会儿,汽车是个什么玩意,简直是外星科技。袁世凯花一万两白银给慈禧买辆车,当成66寿辰的寿礼。司机是谁?从马夫里倒腾出来的。慈禧一试驾,毛病大了——这个开车的怎么敢坐她前头?司机还得跪着开车,你说这玩意能开走吗?结果可想而知,慈禧姑娘一拍大腿,算了算了,还是大轿稳妥。

你看,那会儿的汽车,哪是女人碰的?别说女性了,普通老百姓哪有几个人见过汽车,别说开了。女性和驾驶自由,连点边都搭不上,坐车那可是极致待遇,压根不配独自掌控方向盘。那时候人的观念,性别的墙比长城还牢固。这也怪不得谁,毕竟一百多年前,世界上有几个地方男女是平等的?

可如今呢?你在路上随便走走——哪个城市没女司机?哪个写字楼停车场没女高管的座驾?2023年中国有1.6亿女性司机,每10辆车里有4辆是她们买的。以前旁观的,现在自己成乘客成司机;以前是“我陪开车的他”,如今是“我自己的车我说了算”。

而且这里边有个特别要命的变化:现在买车的女性,主力是哪类人?三句话就能形容:都市、高知、年轻。这些人啥思想——我花自己的钱买自己的工具,最看重的就是好用好看有安全感。别跟我扯什么品牌光环,讲的是实用和性价比。

比方说,零跑汽车今年疯了似的逆袭,半年时间销量翻番,靠什么?有一半的订单来自女性,而且是被一大堆女性“安利”出来的。女司机告诉你我买了觉得好,朋友圈发一波,小姐妹点赞直接下单。这逻辑很简单,“女的买车,姐们信姐们。”你不用灌输什么“女性该开女车”,只要真懂她们需要什么,一拍即合。

现在女性买车什么标准?安全第一、外观第二、智能第三。她们真不是傻花钱的主,品牌溢价在她们这儿反而不灵光。传统所谓“豪车入门款”,配的啥也不给,车标虽然闪亮亮,但不值那个多花的钱。她们更愿意选配置齐全的新能源车,省油会省心,智能化人性化,停车方便,功能贴心,这些都比个破车标强多了。

要说市面上什么车最能打动女性?不是所谓粉红内饰,不是挂上几个蝴蝶饰品,而是能替她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别小看这个“实际问题”。比如说,女性晚上下班,车能不能第一时间帮她点亮周围,自动报警,车内有没有一键报警装置,碰见坏人能不能远程上锁呼救?停车难,能不能自动泊车?充电能不能不折腾?这些比什么“少女心造型”实在多了。

有人问,“既然女性这么能买车,为啥很多广告还是男人在正中心?”原因很简单,车企的脑子还没跟上现实。市场早就变天了,公司还在用20年前的那一套。把女司机当成消费者里特殊的那撮人,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女性都成了很多新车上市销量的决定性群体,却没人正眼瞧她们。

你说下一步,谁能抓住女性用户,谁就能抓住车市风口。大伙儿都说中国新势力汽车卷,说技术比不过,以后得靠“懂用户”。这懂用户第一步,就是把性别当回事,但不是把性别当噱头。真正的用户思维,是别光想着搞个专门“女车”,别把女性需求简单化当作粉饰,多半是解决女性现实痛点,让她们能安安全全把车开回家,实实在在能用得舒服,这才算有用心。

再说深点,女性打破“不懂车”偏见的背后是什么?其实这也是社会进步的缩影。过去,很多事,人们觉得男人才行。现在,女人行不行,靠自己说话,开不开放、会不会买都不再能用“懂不懂”来框住她们。经济崛起的根本,是每个人能力的释放,不分性别。

想想看,过去你谁敢想老太太能开高铁、女老板能一手管理大厂?今天街上的女司机已经成了新常态,再多十年,车企还敢不考虑女性意见?可能别说广告主角,连研发主管都是女的。车市的浪潮,从来不是输给性别,是输给不肯变通的人。

“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有驾
“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有驾
“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有驾
“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有驾
“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有驾
“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有驾
“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有驾

回头聊聊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或多或少有女性亲友,她们从选车、用车、到卖车,决定权都在手里。往后再提“女性不懂车”,那是真不懂时代。你以为女司机只会选颜色?她们比谁都会算账、比谁都挑配置,有时候绕过销售员,自己查参数、比保险、测试安全包,事无巨细,只为不当冤大头。

这就像买房,早几年谁说女人买房子不会挑?现在看,北京深圳一大批全款买房的女老板,手起刀落,比门槛还高的中介都不敢小看。时代真的不一样了,谁还敢说“女人不懂买车”?

“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有驾

答案已经在马路上、在停车场、在数据里了,高学历、高收入、高独立的女性,把选车变成了“理性消费+生活品质+工具选择”的综合体。厂家要想明天活下去,就得对这些“新势力”点头哈腰,不是把女性当噱头,而是深耕她们的真实需求,只有这样,明天还能有你。

所以,下回谁再拿“女人不懂车”说事,你就让他看看周围的现实。历史从来都不会被那些跳脚质疑的人改变,时代的车轮只会把固步自封的人碾在后面。男性懂车,女性更会选车,为的不过是一种自信与自主——说白了,就是要把方向盘真正握在自己手里。

世界上最大的进步,不是科技多先进,而是让每一类人,都有机会选择并自由行驶在自己的路上。---

“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有驾

(资料出处见数据官方报告,细节皆有官方公开信源,细节不赘述,信不过可以自己翻报告。)

“女性一年买823万辆车,选配置比谁都细,车企还在老思路”-有驾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