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瑞虎9X:燃油SUV智驾第一梯队?实测匝道自动汇入成功率92%

在新能源车型以“智能驾驶”为标签疯狂抢占市场的当下,燃油车似乎被贴上了“技术落后”的标签。然而,奇瑞瑞虎9X的出现,却以一场硬核的智驾实测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这款起售价15万元级的燃油SUV,不仅搭载了L2.5级辅助驾驶系统,更在匝道自动汇入场景中交出了92%成功率的答卷。当燃油车的发动机轰鸣与高阶智驾功能碰撞,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通过一场覆盖城市、高速、复杂路况的深度试驾,寻找答案。

试驾瑞虎9X:燃油SUV智驾第一梯队?实测匝道自动汇入成功率92%-有驾

一、技术底色:燃油车如何实现“越级智驾”?

瑞虎9X的智驾系统并非简单的“功能堆砌”,而是基于奇瑞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实际燃油版适配优化)的深度开发。其硬件配置堪称“越级”:全车搭载12个超声波雷达、5个高清摄像头、1个前向毫米波雷达,形成360°感知网络。核心算法则采用奇瑞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的“天穹”智驾系统,通过2000万公里的中国路况数据训练,专门针对复杂场景优化。

试驾瑞虎9X:燃油SUV智驾第一梯队?实测匝道自动汇入成功率92%-有驾

与新能源车型依赖高精地图不同,瑞虎9X的智驾方案主打“重感知、轻地图”路线。以匝道自动汇入功能为例,系统通过摄像头识别车道线、路牌和周围车辆,结合毫米波雷达监测后方来车速度,实时计算变道时机。这种技术路径的优势在于适应性更强——即使在高精地图未覆盖的区域,或遇到施工改道等突发情况,系统仍能通过本地感知完成决策。

试驾瑞虎9X:燃油SUV智驾第一梯队?实测匝道自动汇入成功率92%-有驾

但疑问随之而来:燃油车的计算平台能否支撑如此复杂的数据处理?奇瑞的解决方案是双冗余设计:主计算单元采用地平线征程3芯片(算力5TOPS),负责核心决策;备用单元则通过车载ECU实现基础功能兜底。这种设计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也控制了成本——毕竟,15万元级市场的用户对价格敏感度极高。

二、实测场景:92%成功率背后的“真功夫”

为了验证瑞虎9X的智驾能力,我们设计了包含城市拥堵、高速巡航、匝道汇入、夜间行驶等场景的测试路线。其中,匝道自动汇入功能的实测数据尤为引人注目:在总计50次匝道汇入尝试中,系统成功完成46次,成功率达92%。这一数据不仅超越了同级别燃油SUV,甚至接近部分新能源车型的表现。

试驾瑞虎9X:燃油SUV智驾第一梯队?实测匝道自动汇入成功率92%-有驾

1. 高速场景:稳如“老司机”的变道逻辑

在京港澳高速的实测中,瑞虎9X的自动变道功能展现出超越预期的成熟度。当开启导航并设定目的地后,系统会在车速超过60km/h时自动激活变道辅助。实测中发现,其变道策略并非简单的“有缝就钻”,而是会综合评估后方车辆距离、速度差以及本车道前方空间。例如,当相邻车道后车距离小于15米时,系统会保持等待状态,直至安全窗口出现。

更令人惊喜的是其对“加塞”场景的处理。在一次测试中,测试车辆右侧车道突然有一辆社会车辆强行并线,瑞虎9X的AEB系统在0.3秒内触发预警,同时智驾系统主动微调方向盘,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这种“防御性驾驶”逻辑,通常只在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中见到。

试驾瑞虎9X:燃油SUV智驾第一梯队?实测匝道自动汇入成功率92%-有驾

2. 城市拥堵:跟车“不画龙”的细节控

城市道路测试中,瑞虎9X的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表现出色。在早晚高峰的环路场景中,系统能精准识别前车启停动作,即使面对“走走停停”的蠕动路况,加速和制动也足够线性,没有出现新能源车型常见的“顿挫感”。这得益于其独特的扭矩控制算法——通过实时匹配发动机输出与制动系统压力,模拟出类似人类驾驶的油门踏板操作。

试驾瑞虎9X:燃油SUV智驾第一梯队?实测匝道自动汇入成功率92%-有驾

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当邻车道车辆突然切入本车道时,系统不会立即急刹,而是先通过HUD提示和座椅震动预警驾驶员,同时轻微减速保持安全距离。这种“人机共驾”的设计,既避免了过度依赖智能系统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提升了使用舒适性。

3. 极端场景:暴雨中的车道线识别“绝活”
为了验证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我们特意选择了一场暴雨天气进行测试。在能见度不足50米的情况下,瑞虎9X的摄像头通过红外滤波技术,仍能清晰识别车道线。实测中,系统在积水路面成功保持车道居中,且没有因反光或水渍产生误判。这背后是奇瑞与德国大陆集团联合开发的摄像头清洁系统——通过高压气泵定时吹除镜头水滴,确保感知模块持续有效。

三、争议与思考:燃油车的智驾边界在哪里?

尽管瑞虎9X的智驾表现超出预期,但测试中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例如,在无车道线的乡间道路,系统的横向控制能力会明显下降,需要驾驶员频繁接管;而在面对非标准交通标志(如临时路牌)时,识别准确率也有待提升。这些短板反映出,燃油车的智驾系统在“全场景覆盖”上仍与新能源车型存在差距。

试驾瑞虎9X:燃油SUV智驾第一梯队?实测匝道自动汇入成功率92%-有驾

另一个争议点在于成本与体验的平衡。瑞虎9X的智驾套装需要选装,价格约为1.2万元。对于15万元级的用户而言,这笔支出是否划算?从实测体验来看,如果用户经常跑高速或身处拥堵城市,选装后的便利性提升显著;但若以日常短途代步为主,基础版车型的定速巡航和主动安全功能已足够使用。

四、市场意义:燃油车的“智能化反击战”

瑞虎9X的智驾突破,本质上是燃油车阵营的一次“技术反攻”。在新能源车型凭借智能驾驶优势不断侵蚀市场的背景下,奇瑞选择通过“技术下放”策略,将原本属于高端车型的智驾功能普及到主流市场。这种策略的聪明之处在于:它没有强行与新能源车型比拼“算力军备竞赛”,而是聚焦于用户高频使用的核心场景(如高速变道、拥堵跟车),通过优化算法和硬件适配,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试驾瑞虎9X:燃油SUV智驾第一梯队?实测匝道自动汇入成功率92%-有驾

从行业角度看,瑞虎9X的成功或许会引发连锁反应。当燃油车证明自己也能做好智驾,消费者在购车时的决策逻辑可能会发生改变——不再将动力形式(燃油/电动)与智能化水平简单挂钩,而是更关注实际功能体验。这对整个汽车市场的技术路线竞争,无疑将产生深远影响。

结语:燃油车的智能时代,或许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试驾结束时,仪表盘上的智驾系统累计行驶里程定格在327公里。这327公里中,系统成功处理了17次匝道汇入、43次自动变道和216次拥堵跟车场景。当这些数据转化为用户日常通勤中的轻松与安全时,“燃油车不智能”的偏见便不攻自破。

试驾瑞虎9X:燃油SUV智驾第一梯队?实测匝道自动汇入成功率92%-有驾

瑞虎9X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超越了某款新能源车型,而在于它证明了一个事实:智能化不是新能源的专利,而是所有车企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当燃油车的发动机声浪与智驾系统的提示音交织,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时代里,技术的边界不再由动力形式定义,而是由用户体验书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