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察察
01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定价:“9万9、14万9是不可能的”
12月28日,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讲解了小米首辆轿车SU7的性能。在雷军的对比中,小米汽车拥有不逊特斯拉Model S的性能指标,0-100km/h加速、100km/h-0刹车距离、最高时速三大指标均不落后。雷军坚定地说:“所以说不要喊9万9了(指小米SU7定价),不可能的!”雷军进一步说:“但凡有这种表现和配置的,都得40万以上!所以14万9也不用再讲了,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啊!”
解读:小米汽车,定价多少才能交个朋友?
造车1003天,雷军终于拿出让自己满意的答卷——小米SU7。超高的配置和极具时尚度的外观,不枉费它的顶流人设。巨大的话题度,也吸引不少关心者接二连三的爆料。雷军澄清:那些都并非其本意。
但不管是不是本意,小米汽车还未量产,已经先声夺人。
价格是大众最关心的问题,谁都想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尊贵”的小米车主。群众的呼声,也从发布会刚一开始,就被大量打在弹幕上:“9.99(万)交个朋友”。
结果,雷军两句话就为SU7的身价定下了基调。“9万9,不可能的”、“14万9的,也不要讲了好吗”,一下子就抑制住了大家膨胀的幻想。
雷军称,SU7仅自研电池包就要十几万的成本,以往基本都用在40万级别以上的车。这话一出又让对价格敏感的人心凉了大半截。
西南证券分析认为,若SU7定价小于20万元,参考比亚迪秦PLUS,目前小米公布的配置具备一定优势,但考虑SU7作为新入局车型,或需一定时间获得市场认可,全年销量有望冲击10万辆。
若SU7定价介于20~30万元,在该价格带中,参考小鹏P7表现,今年前11个月小鹏P7月均销量0.4万辆。考虑小米生态以及客户基础,预计在该价格带内,小米汽车全年销量将达到6万辆。
若SU7定价大于30万元,在该价格带内,当前蔚来ET5T月均销量为0.3万辆,小米SU7销量表现取决于产品配置以及产品营销等多方面因素。
过去这三年,汽车行业竞争尤其激烈,早已不是从前的市场。尤其是2023年,变局频现,除了对手频繁冒出头来,价格战也从年初贯穿到年尾。
所以,这款车的定价,对小米来说,是个大难题。但肯定是消费者决定要不要买小米汽车的最大影响因素之一。
毕竟,此前米粉们的期待是——极致的性价比。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小米SU7卖多少钱合适?
02
中国全年汽车出口超越日本已成定局,将首登世界第一
日本共同社12月28日援引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当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报道称,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预计将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第一。
共同社28日从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处获悉,今年1至11月日本汽车出口量为399万辆。报道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统计,1至11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441.2万辆,因此中国全年出口量超过日本已成定局。
解读: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和其他来源提供的各国可比数据,这是自2016年以来日本首次被挤下榜首位置。
究其原因,日媒认为,中国厂商在本国政府扶持下提高技术能力,实现了低价且高质量纯电动汽车的出口增长。此外,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面向俄罗斯的汽油车出口也迅速增长。
据中汽协统计,分车型看,今年1-11月,中国乘用车出口量为372万辆,同比增长65.1%;商用车出口量为69.2万辆,同比增长29.8%。从动力系统类型来看,今年前11个月,传统燃油汽车出口量为332万辆,同比增长51.5%;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从企业表现来看,今年1-11月,中国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量为21.6万辆,同比增长3.6倍;奇瑞出口量为83.7万辆,同比增长1.1倍;长城出口量为28.3万辆,同比增长84.8%。
早在3月,中国汽车就露出了追赶势头。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汽车出口107万辆,同比增长58.1%。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日本一季度汽车出口量为95.4万辆,同比增长5.6%。今年一季度,中国在汽车出口量上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韩国《朝鲜日报》当时刊文感叹中国汽车口碑和市场份额的变化。“中国汽车在十几年前还只是廉价的山寨汽车……但最近,不仅是小型车,中国电动车等也具备价格竞争力和性能的评价越来越多。”报道写道,“中国汽车出口在2021年首次超过韩国,去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今年一季度居然超过了日本。”
日媒分析称,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的贡献主要来自电车出口。今年初以来,全球汽车市场中电动汽车销量明显增加。其中,第一名是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第二名是美国特斯拉,两家公司的冠军争夺战非常激烈。此外,吉利汽车和广汽埃安等中国车企也获得高市占率,而韩国电动车企未能进入市占率竞争的前几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已有多份机构报告预测,中国有望在本年度赶超日本,跻身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穆迪报告认为,除了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激增以外,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还在于中国在电动汽车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报告指出,中国生产的锂供应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还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金属,与日、韩等竞争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更低。
03
特斯拉官方暗讽理想汽车
今日,特斯拉官方账号“TESLA特斯拉”,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名为《买电动车看什么,请大声说出你的答案!》的短视频。大家注意到,其内容似乎暗指@理想汽车 。
特斯拉在视频中称,买电动车不能选PPT安全,应该选择真实安全。视频配图附文“500万以内最好的SUV”,人物也疑似李想本人,另一张图则是特斯拉轿车被倒塌房屋下的照片。特斯拉还表示,买车不能看冰箱彩电大沙发等表面装修,而应该看电池电机电控等隐形智造。
对此,有网友在评论区质疑,该视频是否侵犯李想本人肖像权。
04
比亚迪获全国首张L3自动驾驶高快速路测试牌照
12月27日,比亚迪宣布,2023年7月21日,公司在深圳市获得高快速路段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测试牌照,成为拿到全国第一张有条件自动驾驶(L3 级)测试牌照的车企。
05
吉利计划2024年初发射11颗卫星,银河E8将搭载卫星通信技术
继去年6月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01组一箭九星成功发射并稳定在轨运行超一年后,吉利将于2024年初发射包含“吉利银河号”和“远程观星号”等在内的02组11颗卫星。于明年1月5日上市的吉利银河E8,将搭载卫星通信功能,为用户提供双向卫星消息服务。
06
奔驰、斯巴鲁召回部分车型
12月27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自2023年12月29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9月17日至2023年9月28日期间的部分进口GLE SUV混动汽车,共计13433辆。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自2023年12月28日起,扩大召回2023年9月4日至2023年9月1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傲虎、森林人系列汽车,共计45辆。
07
上汽集团等成立汽车配件公司,含充电桩销售业务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汽大众(仪征)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梅剑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充电桩销售;电池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上汽集团、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对其间接持股。
08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将兼任深蓝董事长,长安汽车对新能源品牌重视升级
12月27日,长安汽车内部宣布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将兼任长安汽车旗下深蓝品牌董事长。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则于本月初升任长安汽车副总裁,同时仍兼任深蓝汽车CEO。长安汽车旗下另一大品牌阿维塔此前也进行了人事调整。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担任阿维塔科技董事长职务。阿维塔、深蓝两大品牌一把手分别由长安集团董事长、总裁出任,长安汽车对新能源品牌重视升级。
09
英媒:特斯拉2023年交付量预计将创纪录,但不及马斯克预期
据英媒报道,特斯拉预计今年将再次创下新的交付纪录,不过可能达不到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于年初宣布的年度目标200万辆。据分析,特斯拉2023年可能会在全球交付182万辆车,较2022年增长37%,其中四季度交付约47.3万辆。特斯拉预计将于2024年1月2日或更早公布四季度交付和生产数据。
10
比亚迪储能助力南非最大光伏储能电站运行
据比亚迪储能微信公众号12月27日消息,2023年12月11日,由可再生能源制造商投资建设,比亚迪储能提供全套储能设备的Kenhardt电站,正式向南非国家电网供电。Kenhardt电站位于南非北开普省,是南非最大的光伏储能电站。
11
官方回应明年成都新能源汽车是否限号
近日,有网友提问:成都2024年新能源汽车有限号的政策吗?对此,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回复:经研究,我们认为目前暂不宜出台新能源汽车尾号限行政策,原因是《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推动新能源车辆免限行政策”,且成都市目前正处于成都市交通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新能源汽车不受尾号限行是促进燃油汽、柴油车新能源化的一个重要措施。
12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破40%!二级市场遭遇充分回调,行业预测明年会有较大转机
2023年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渗透率首破40%。数据显示,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84.1万辆,同比增长39.8%,环比增长8.9%,渗透率突破40%,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2.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5.2%;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9%。
乘联会预测,12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94.0万辆左右,环比11.8%,同比增长46.6%,渗透率约41.4%。全年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为2162万辆左右,同比增长5.2%,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约775万辆,同比增长36.5%,渗透率35.8%,较去年全年提升8个百分点。
中汽协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约3000万辆,同比增长11.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940万辆,同比增长36.5%。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