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逆袭之道全链路设计如何颠覆汽车行业认知

以设计为核,奇瑞给中国汽车带来了什么?

奇瑞逆袭之道全链路设计如何颠覆汽车行业认知-有驾

说到汽车设计,大家其实都很有共识,不过现在它真的变了,远不只是画个好看的壳,新能源、智能化潮水来了,市场压力也跟着爆棚,设计正在成为中国汽车新的底气。为什么这么说?我的新观点就是,设计不只是“美”,其实它已经成了中国品牌软实力的发动机,甚至比技术更能穿透市场和用户,设计可以持续制造“惊喜”,带来“共鸣”,还能帮品牌走上全球舞台,这一点,奇瑞做出了鲜活的答案。

奇瑞的最新动作很有说服力,比如在2025造型日,还有前三季度“业绩五连跳”,这些全都指向一个事实,那就是,设计已经和企业业绩、人才进化、技术落地乃至全行业突破高度绑定。要让大家信服,还需摆几个新鲜案例,拉出真相。

奇瑞逆袭之道全链路设计如何颠覆汽车行业认知-有驾

先说卖得好,不是只靠价格,更靠设计“出圈”。今年奇瑞出口已突破90万辆,欧洲市场涨到14.5万台,两倍多增长,为什么能行?不是靠降价,而是他们懂得“审美适配”,比如对欧洲人追捧的极简风做大幅改造,对东南亚搞时尚动感的设计。对比下同价位车,有些打不过奇瑞,就是因为外形、感觉被老外喜欢。另外,新能源领域,奇瑞用“符号感”俘获年轻人,比如ICAR的萌趣造型,一下就成了小红书、抖音上的话题车,风云A9L又把智能感表现得很直接,用户用起来觉得“不用学也会”,这就让技术和设计融成了产品卖点。品牌提升得靠文化赋能,比如星途就把东方美学玩到了极致,连国外的设计师都觉得新鲜,这种“美学输出”,提升了溢价空间,也让高端车的成交变容易了。

仅靠设计团队不够,奇瑞更重视人才培育。比如他们搞的国际大学生设计大赛,这不是随意秀创意,而是成了年轻人进厂的黄金跳板。就今年来说,三百多所高校,一千多幅作品,最后选出十五个准设计师,他们的想法被星途、QQ、ICAR用到新车上。别小看这种模式,相当于为品牌源源不断输入“年轻脑洞”,也解决了行业内“青年设计师断档”的难题。再比如“艺术开阳实验室”,奇瑞和十所高校合作,把新材料、人因设计等课题快速转化到产品上。以前高校的方案容易躺在实验室,如今有了企业落地驱动,比如环保材料、交互体验、车内色彩的新标准,都是产学协同变现实的例子,这一点,比只靠内部研发快得多,也灵活得多。

奇瑞逆袭之道全链路设计如何颠覆汽车行业认知-有驾

奇瑞还有个绝招,就是布局全球设计中心,现在已经有10个,团队成员横跨亚欧美,不同国家混合,这好处在于,既能抓住不同市场的流行点,也能通过多元视角碰撞出新意。比如智界品牌的交互,就结合了中国人的方便追求和欧美的隐私要求,这样的“混搭”,让新车卖到哪儿都能快速“入乡随俗”。另外,奇瑞还坚持六大品牌六种设计风格,比如星途主打豪华,ICAR走个性,捷途偏野性,完全避免了“千篇一律”,用细分语言服务不同粉丝群体,这种操作,能有效防止自家产品互相掐架,算是中国车企中走在前头的。

奇瑞之所以能在设计上发力,和它的“理工思维”也有关系。比如他们有三大设计原则,一是不惊艳不立项,这不是随口一说,每一次新车都必须在设计方案评比环节被挑剔得体无完肤,直到出现“记得住”的造型才开工。第二,每个产品设计都要为品牌定位加分,比如星途的豪华感很足,ICAR的可爱有趣,捷途的野性突出,完全符合各自的粉丝认知。第三,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关注新车上市怎么酷,还要考虑几年后的耐看和耐用。结合这个逻辑,奇瑞制定出了六步方法,包括对标世界一流、重视用户共创、打磨每个细节,还要把情绪价值加进去,什么是情绪价值?就是说,车主摸到、看到的每个点位都觉得舒服,还能符合作为身份标签,这样,设计和产品强关联,能更好承载技术含量。

奇瑞逆袭之道全链路设计如何颠覆汽车行业认知-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奇瑞在智能化、电动化大潮中,把设计玩出了“可感知技术”新高度。比如鲲鹏动力、飞鱼底盘这些本来听起来很“硬”的东西,奇瑞通过设计做了视觉化呈现,比如低风阻流线、隐藏门把手,不仅美观,还让用户一眼明白技术卖点。面对智能交互新需求,奇瑞不是简单堆叠大屏和按钮,而是通过大量用户调研,优化中控布局、语音反馈等体验,既省心又顺手。风云A9L的交互体验,就是靠用户和设计师共创,不断打磨才有现在的好口碑。这些细节,刚好解决了“看得见技术,但用得不顺手”的行业难题。

另外一个被忽视的亮点,其实是奇瑞带动了行业进步,比如联合其他主机厂、设计公司、高校建立交流机制,一起讨论智能交互、可持续材料等趋势,也帮助完善中国汽车的设计评价体系。今年全国大学生大赛的评选维度就非常细,包括技术、造型、用户反馈等,很可能会成为行业标杆。更特别的是,奇瑞在全球舞台输出了东方美学,比如星途、QQ的中国传统色彩元素、造型轮廓,这突破了西方主导的汽车设计格局,是中国车向世界讲自己的审美故事。

奇瑞逆袭之道全链路设计如何颠覆汽车行业认知-有驾

总的梳理下来,其实可以说,奇瑞用设计打通了技术、人才、品牌、市场四大关键点,从把握用户心理,到实现全球化布局,每一步背后都有完善的体系支持,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用户共创+技术落地”的方法论在迭代。站在全行业的角度,这或许是中国汽车品牌实现从“制造”到“创造”进阶的最佳范例。

未来,随着用户、技术、市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复杂,中国汽车业还能否保持这种以“设计能力”为核的优势?或者,会不会有一种全新的、系统级设计理念,诞生在我们自己的车企里?你怎么看?

奇瑞逆袭之道全链路设计如何颠覆汽车行业认知-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