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档子事儿,可真是让咱们车圈儿热闹起来了!
哪吒汽车,这名字大家肯定熟悉,曾经也是国产电动车里的一股子“一股清流”,主打一个性价比,让不少梦想着拥有一辆车的车友们尝到了甜头。
可现在呢?
这车联网服务说没就没,搞得车主们一头雾水,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你说说,这车联网服务,现在简直是汽车的“基本功”了,导航、听歌、远程控制,哪一样离了它,都感觉车子“缺了点啥”。
哪吒汽车这边呢,直接发了个声明,把矛头对准了“联想懂的通信”。
这联想懂的,听名字就挺“高大上”,是联想集团下面的子公司,专做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的。
按理说,这俩应该是“合作愉快”,结果现在闹掰了,而且闹得还挺不体面。
哪吒那边管理人说了啥?
简单说就是,“联想懂的单方面终止服务,咱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话,火药味儿十足!
管理人还特意提到,法院已经受理了哪吒的破产重整案,这本身就够让人捏把汗了。
可即便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时候,他们还在努力“保障车主权益”,积极履行协议。
结果呢?
联想懂的“没提前打招呼就单方面终止”,这操作,感觉有点“趁你病,要你命”的意思。
你想想,这车联网突然就“掉线”了,车主们得多糟心?
导航用不了,音乐听不了,车子有时候都感觉“半身不遂”了。
这时候,哪吒管理人还能怎么办?
只能是“表示抱歉”,然后给车主们支招:“开车的时候,带着哪吒汽车的智能钥匙”。
这感觉,就像是给你智能手机没信号了,只能靠“打电话”来解决问题。
还有那个400客服电话,还有“懂的车联”微信小程序,这都是啥?
这不就是让车主们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咱们也得听听另一边的“说法”。
联想懂的通信那边也发了声明,理由也挺“充分”。
他们说,合众汽车(也就是哪吒的关联公司)“因为经营问题,一直没能按时支付咱们的费用”。
这下好了,一个说“你擅自停我服务”,一个说“你欠费我才停”,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听着就让人脑壳疼。
联想懂的还说了,他们“经过好几个月的沟通、协商,还是没法就费用支付问题达成一致”,这意思就是,他们也忍了好久了,实在没办法了,才出此下策。
而且,他们还强调,这是“按照相关法律和咱们跟合众的合同协议来的”。
这话说的,没啥毛病,合同和法律,谁敢不服?
更让人关注的是,联想懂的还趁机推出了“哪吒车主流量保障计划”,有基础包、月享包、全年包、三年包,价格从5.9元到699元不等。
这操作,怎么说呢?
有人觉得是“雪中送炭”,有人就觉得是“趁火打劫”了。
毕竟,谁家车联网服务是需要车主自己另外掏钱买流量的?
这不就跟咱们买手机,每个月还得自己单独买流量包一样吗?
虽然说是“套餐”,但听着怎么就有点别扭呢?
说到底,这事儿,还得从哪吒汽车自身的问题说起。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哪吒汽车就一直在“水逆”。
停产、欠薪、裁员、股权冻结,这些消息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搞得人心惶惶。
今年6月12号,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更是直接受理了合众新能源的破产重整案。
这破产重整,可不是闹着玩的,意味着企业可能真的要“涅槃重生”,也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咱们来看看合众新能源提供的财产状况说明,那块地,光工业用地就有350亩,还有各种生产线、模具、实验设备,这都是实打实的家当。
知识产权方面,还有“哪吒汽车”的注册商标,这都是宝贝。
可即便家当不少,钱却成了大问题。
你看,管理人现在还在到处找“意向重整投资人”,要求人家在9月15号之前交5000万的报名保证金。
这保证金,可不是小数目,能交得起这钱的,那也得是有点实力的主儿。
还有,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也定在9月12号上午,这说明,债权人可是不少,大家都等着拿钱呢!
所以说白了,这事儿,根本原因还是出在合众新能源自身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
联想懂的作为服务提供商,收不到钱,自然也要“自保”。
这就像咱们平时去饭店吃饭,你总不能不给钱,还指望人家给你端第二道菜吧?
但是,作为一家曾经让很多人充满期待的汽车品牌,哪吒汽车在处理这件事上的方式,确实让人有些失望。
与其像现在这样,在法律责任上纠缠,不如拿出点实际行动,给车主们一个更稳妥的解决方案。
毕竟,车主们买的是哪吒的车,不是哪吒的“麻烦”。
我记得之前咱们聊哪吒汽车的时候,很多车主都对它“亲民的价格”和“不错的配置”赞不绝口。
那时候,谁能想到,现在会因为一个车联网服务,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这就像你辛辛苦苦攒钱买了个心爱的宝贝,结果发现它的一些“附属功能”突然没了,而且还让你自己花钱去买,这滋味,真不好受。
咱们从技术层面简单分析一下。
车联网服务,说白了就是通过SIM卡或者eSIM,把车辆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通信运营商、平台服务商(比如联想懂的)以及汽车厂商。
通常情况下,汽车厂商会和通信运营商或者平台服务商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然后把服务费用打包到车价里,或者通过年费、流量包的方式收取。
如果哪吒汽车和联想懂的之间,是一个“打包”的模式,那现在联想懂的这么一停,就等于打破了原有的商业闭环。
如果是一个“单独收费”的模式,那哪吒汽车就应该提前告知车主,并且提供替代方案。
现在这样“一停了之”,确实有点“不负责任”的味道。
当然,咱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联想懂的在这件事上,也有一些“趁人之危”的嫌疑。
毕竟,在合众新能源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这样的“断供”,无疑会给哪吒品牌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重整的进程。
从车主的角度来说,他们最想要的,无非就是“安心用车”。
你卖给我车,我就希望它能正常使用,各种功能都能实现。
现在呢?
车联网服务突然没了,还得自己花钱买流量,这算怎么回事?
这不就跟咱们买个手机,结果发现Wi-Fi不能用,还得自己花钱蹭别人Wi-Fi一样吗?
想想看,哪吒汽车的很多车主,当初选择这个品牌,可能就是因为预算有限,追求性价比。
他们买车,是为了方便生活,是为了出行,而不是为了给自己增加麻烦。
现在,这种麻烦,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用车体验,还可能让他们对这个品牌产生质疑。
这事儿,细细品味,真是让人有些唏嘘。
一个曾经充满希望的国产品牌,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这么大的坎坷。
而用户,作为最直接的利益受损者,却在这场风波中,承受着不应有的煎熬。
联想懂的推出“流量保障计划”,这算是一种“补救”措施吧。
但问题是,这个“补救”是出于真心,还是带着些许“生意经”,就不好说了。
毕竟,在合众新能源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让车主们自己花钱买流量,也算是给联想懂的带来了一笔稳定的收入。
那么,接下来会怎么样?
哪吒汽车的管理人承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这说明,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而联想懂的,也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这场“官司”,估计是有的打了。
但最让我们关心的,还是那些哪吒车主们。
他们的车,还能正常使用吗?
他们的权益,又能得到怎样的保障?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说到底,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可以理解。
但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初心,不能忘记对用户的责任。
尤其是在破产重整的关键时刻,更应该谨慎行事,避免给用户带来二次伤害。
这事儿,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中的一些“痛点”。
技术依赖、供应链风险、企业经营能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思考的。
咱们作为消费者,在选择汽车品牌的时候,除了关注产品本身,是不是也得多留个心眼,考察一下企业的稳定性和长远发展能力?
虽然说,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但至少,多一份了解,就少一份风险。
想想看,如果有一天,你开的车,突然告诉你,“对不起,您这部分功能已停用,需要另外付费才能使用”,那得多心塞?
这事儿,咱们就先看到这里,后续发展,咱们继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