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刚开头,汽车圈就炸了锅。比亚迪10月份卖出去44万多台车,创了今年最高纪录,按理说应该是件喜事儿吧?结果上汽集团突然杀出来,一口气卖了45万多台,硬生生把比亚迪从车企销量第一的位置上拽了下来。这下好了,那些一直盯着比亚迪看笑话的人,总算找到了话头。
你说这事儿有意思不?一个品牌自己创了纪录,反倒成了被人议论的焦点。网上一堆人开始唱衰,说什么“滑铁卢来了”、“神话破灭了”,恨不得马上给比亚迪写讲稿。可真相到底是啥样?咱们今天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先说说这个“第一”到底有多重要。过去一年多时间,比亚迪手里攥着三个冠军头衔:国内品牌销量第一、国内新能源销量第一、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这三顶帽子戴着,走到哪儿都硬气。也正因为这样,但凡比亚迪有点风吹草动,外面的人就跟拿着放大镜似的,恨不得找出点毛病来。
10月这个数据一出,上汽集团凭着1万多台的优势,把第一的位置给抢了回去。你要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表面上看,比亚迪确实掉下来了。可你仔细琢磨琢磨,44万台啊,这是个什么概念?放在以前,这数字想都不敢想。就这还有人说比亚迪不行了,我就纳了闷了,难道非得每个月都拿第一,才算本事?
更有意思的来了。就在大家都盯着那个“第一”的位置议论纷纷的时候,比亚迪这边好消息却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你猜怎么着?人家根本没把丢第一当回事儿,反而在其他战场上打得风生水起。
先说说方程豹这个牌子。10月份单月卖了3万多台,这成绩在高端品牌里已经算是相当能打的了。特别是方程豹钛7这款车,一个月卖出去2万多台。17万到21万的价格,买个中大型的插混SUV,还是5座的,性价比摆在那儿呢。这车一出来,等于给比亚迪在中高端市场又开了一扇窗。
你想啊,以前提到比亚迪,大家想到的都是十几万的家用车,性价比高但不够高端。现在呢?方程豹这一搞,直接把战线拉到了二三十万的价位段。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说白了就是比亚迪不再只满足于走量,开始往上爬了。那些说比亚迪只会打价格战的人,这下该闭嘴了吧?
再看腾势这边,N8L这车更绝。上市才三天,官网和小程序直接被挤爆了,服务器都扛不住了。你知道这是什么感觉吗?就跟双十一抢购似的,所有人都在那儿刷新页面。光10月份这三天时间,就卖出去1000多台,这还是在产能跟不上的情况下。要是敞开了供应,这数字还得往上翻好几倍。
有人说了,腾势今年不是主推N9吗?怎么反倒是N8L火了?这就是市场的选择。N9定位太高,价格也摆在那儿,受众面窄。N8L就不一样了,30万出头的价格,把比亚迪现在最牛的技术全塞进去了,带宽是别人的10倍,配置拉满。老百姓买车看的是什么?实惠加上高科技,N8L正好戳中了这个点。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了:卖得好归好,赚钱不赚钱啊?万一是赔本赚吆喝呢?咱们来看看财报怎么说。第三季度,比亚迪进账将近2000亿,净利润78个亿,比上个季度多了23个百分点。毛利率也涨了1.6个点。前三季度加起来,营收5600多亿,同比涨了13%,又是个新纪录。
看到这儿你可能觉得,哎呀,净利润才233个亿,好像也不算特别多。可你知道这钱都花哪儿去了吗?研发!437个亿全砸在研发上了,比去年多了31个百分点。这钱花得比赚得还猛,难怪有人给比亚迪扣帽子,说人家不顾利润瞎打价格战。
我跟你说,这种说法纯属扯淡。你见过哪个打价格战的企业,一年往研发里砸400多个亿?那些真正玩价格战的,恨不得把成本压到最低,能省就省。比亚迪这是啥路数?人家是在憋大招啊!今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明天都会变成技术优势,变成产品竞争力。
你看看这一年多比亚迪搞出来的东西:DM5.0混动系统、兆瓦级闪充技术、易三方平台、易四方技术、高速爆胎还能稳稳当当开的系统……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让竞争对手研究半天。这些技术可不是花架子,都是实打实能用在车上的硬货。
特别是发动机这一块,以前国产车企普遍不太行,进口发动机才是香饽饽。比亚迪现在连这个都啃下来了。刚刚公布的“中国心”十佳发动机评选,仰望U7那台2.0T水平对置发动机直接入选了。评委给的评价相当高,说这发动机在布置、静音、性能各方面都做到了极致。
这发动机到底有多牛?245匹马力,380牛米扭矩,装在仰望U7上,百公里加速只要2.9秒。关键是水平对置结构让车头能做得更低更流线,车子看着就漂亮。更绝的是噪音控制,插混版和纯电版开起来几乎感觉不出差别,这功夫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回头再看看10月份那个“第一”的位置,你还觉得那么重要吗?比亚迪丢掉的只是一个月的集团销量冠军,人家在单一品牌、新能源、高端市场、技术研发这些维度上,都在往前冲。用大家常说的那句话,这叫“输了战斗,但没输战争”。
更何况,这个“输”也要打引号。上汽集团是个什么概念?人家旗下一堆品牌,大众、通用、五菱、荣威、MG,全加起来才勉强超过比亚迪一个品牌。你说这算谁赢?就好比一个人跟一个团队比,最后只输了一点点,这到底该夸谁?
说句公道话,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以前那种简单粗暴比销量的玩法了。你得看品牌力、看技术储备、看未来布局。比亚迪现在干的事儿,就是在给未来铺路。高端品牌站稳了脚跟,技术积累越来越厚实,这才是长久之计。
那些一个劲儿唱衰的人,我倒想问问:你们到底是真看不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10月份44万台的销量是比亚迪今年的最高纪录,方程豹和腾势新车爆单,研发投入持续加码,财报数据稳步增长,这叫下滑?这叫危机?我看不见得吧。
汽车行业这摊子事儿,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天你拿第一,明天我拿第一,这很正常。关键是看谁能笑到最后,谁的根基扎得更牢。比亚迪现在做的事儿,就是在扎根。表面上看也许没那么光鲜亮丽,可这才是真正在干实事。
你想想看,一个企业愿意把大把的利润投到研发里去,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有底气啊!要是真担心销量下滑,担心竞争不过对手,早就捂紧钱包过日子了,哪还舍得这么大手笔往外花?正是因为对技术有信心,对未来有把握,才敢这么玩。
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了技术比拼的深水区。光靠便宜卖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消费者越来越懂行,要的是真材实料。比亚迪在这个节骨眼上加大研发投入,恰恰踩对了点。等到这些技术完全成熟,转化成产品优势的时候,你就知道这钱花得有多值了。
再说了,上汽这次能反超,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比亚迪下半年策略相对保守一些。人家不是不能卖更多,而是在调整节奏。新能源这条路,比亚迪已经走在前面好几年了,该稳一稳也正常。反倒是一些突然发力的品牌,看着气势汹汹,能不能持续还两说呢。
这就好比跑马拉松,有人一开始就冲刺,看着挺唬人,可能跑到一半就没劲儿了。真正的高手,都是控制好节奏,保存实力,关键时刻再发力。比亚迪现在的状态,我看就是这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该发力的时候绝不含糊。
所以你问我,比亚迪丢了销量第一这事儿,到底该怎么看?我觉得这事儿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一个月的数据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关键是看大趋势。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比亚迪不仅没有往下滑,反而是在往上走,而且步子还挺大。
那些整天盯着比亚迪找毛病的人,是不是该换个角度想想了?为什么一个品牌的一举一动,能让这么多人紧张?为什么丢了一个月的第一,就有人急着下定论?说白了还是因为比亚迪的存在感太强了,强到让竞争对手都不能忽视。这本身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话说回来,我倒挺好奇大家怎么看这事儿的。你们觉得比亚迪这次是真的遇到麻烦了,还是只是暂时让一让位置?在这个新能源的大潮里,谁能笑到最后?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