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城市交通中,十字路口可以说是最考验驾驶技术的地方之一。
对于广大的摩托车骑手来说,如何在路口安全、平稳地停车并快速起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带点坡度的路口等红灯,心里总是有点发慌,生怕一不留神车子就往后溜,和后车来个“亲密接触”。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根据相关的交通数据显示,路口发生的事故里,有接近三成(28%)都和摩托车停车起步时的操作不当有直接关系。
尤其是在坡道上,因为溜车而导致的碰撞事故,竟然占到了这类不当操作事故里的四成以上。
这说明,一个小小的停车起步动作,如果处理不好,确实隐藏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而且,摩托车一旦失去平衡,倾斜角度超过20度,想要把它扶正,至少需要花费25公斤的力气,这对于很多骑手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因此,掌握正确的路口停车与起步技巧,不仅能避免尴尬,更是对自己和他人安全负责的表现。
要想在路口停得稳、走得快,首先要从接近路口时就开始做准备。
这就像考试前的复习,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临场发挥就越稳定。
当距离路口大约还有50米的时候,就应该开始有意识地减速了。
一个平稳的减速过程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收回油门,利用发动机自身的阻力让车速自然降下来,这是最柔和的减速方式。
第二步是右脚轻踩后刹车,这样做不仅能进一步降低车速,更重要的是可以点亮刹车灯,给后方的车辆一个明确的信号,提醒他们你正在减速。
第三步,如果需要更强的制动力,再用右手配合使用前刹车进行辅助。
这样一套连贯的操作下来,车辆可以非常平顺地停下,避免了突然急刹带来的冲击和不安全感。
选择一个合适的停车位置也同样关键。
这里有几个原则需要注意:第一,尽量不要停在大型货车或者公交车的正后方,因为它们的车身高大,会完全挡住你的视线,同时也让你成为后方车辆的视线盲区,最好保持三米以上的距离。
第二,不要停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分界线上,这样容易妨碍两边的车辆通行,增加被剐蹭的风险。
第三,注意观察地面情况,避开有油污、积水或者交通标线的区域,这些地方的摩擦力较低,尤其是在雨天,脚踩在上面很容易打滑。
第四,有条件的话,尽量把车停在前车驾驶员能够通过后视镜看到你的位置,让他知道你的存在,可以有效避免他在起步或倒车时不小心碰到你。
在车辆即将停稳之前,脑子里还需要快速完成几项预判:观察信号灯的倒计时或者横向车道的信号灯,估算出大概的等待时间;规划好绿灯亮起后的起步路线,提前避开路面上的井盖或坑洼;根据路况提前挂好挡位,如果是平路,可以挂在二挡,方便快速提速,如果是在坡道上,一定要稳妥地挂入一挡。
最后,让车身与车道线保持一个5到10度的小角度,这样既方便你用脚支撑地面,也能在紧急情况下为自己留出一点点避让的空间。
这个阶段所有准备工作的核心,就是主动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安全的缓冲空间。
平地停车相对简单,而坡道停车才是真正考验技术的地方,防止溜车是重中之重。
在坡道上稳稳地停住车,可以采用一套“三级保险”的方法。
第一级是基础防护,也就是正确地使用刹车。
应该前后刹车同时使用,右手控制的前刹车是主要制动力来源,大概承担七成的刹车力度,而右脚控制的后刹车则作为辅助,承担剩下三成的力,并帮助稳定车身。
第二级是中级防护,利用发动机的牵引力。
在停车后,始终保持挂在一挡的状态,这样发动机内部的机械结构会产生很大的阻力,帮助车轮“咬住”地面。
如果坡度比较大,比如超过5%(肉眼能明显看出的坡度),可以在挂入一挡、捏住离合和刹车后,按下红色的熄火开关,让发动机停止运转,但不要转动车钥匙切断整车电源。
这样,发动机的牵引力就能成为一道非常可靠的防溜车保险。
第三级是高级防护,通过调整姿势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
可以将车身稍微向左边倾斜一点,用左脚坚实地踩在地面上,右脚则死死地踩住后刹车。
此时,你的左脚、前轮和后轮,就在地面上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即便是在很陡的坡上,也能让车辆保持纹丝不动。
除了这些操作技巧,一些辅助装备也能提供帮助,比如加装坡道辅助系统(HHC)的车型、更换面积更大的刹车踏板、或者使用抓地力更好的轮胎。
在坡度特别大的情况下,比如超过10度的陡坡,还可以尝试斜向停车,让车身和下坡方向形成一个45度左右的夹角,利用侧向的摩擦力来对抗向下的重力。
当红灯即将转为绿灯,如何快速、平顺地起步,就成了下一个关键环节。
一个流畅的起步不仅能让你迅速脱离车流,还能给后车留下一个好印象。
预判是高效起步的前提。
在红灯倒计时还剩3秒左右时,就应该开始做准备了。
右手可以预先给一点油门,让发动机转速保持在3000到4000转之间,让发动机处于一个待命状态。
左手慢慢松开离合器,直到感觉到车身有轻微向前冲的趋势,这个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半联动点”,找到了这个点,起步就成功了一半。
同时,迅速观察左右后视镜,确认周围环境安全。
当绿灯亮起的一瞬间,就可以执行起步动作了。
第一秒,继续缓慢地放开离合器,大约放到一半的位置,让动力柔和地传递到车轮上。
第二秒,在放离合的同时,右手同步跟上油门,将转速提升到5000转左右,为车辆提供充足的前进动力。
第三秒,左手完全松开离合器,右手持续给油,车辆就能非常顺畅地加速出去了。
如果在坡道上起步,技巧需要做一些调整。
此时,应该用右脚踩住后刹车来防止溜车,而不是用左脚撑地,这样左脚就可以随时准备换挡。
在坡度非常大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一种叫做“弹射起步”的高阶技巧,即将转速拉高到6000转甚至更高,然后快速而果断地松开离合,利用发动机强大的瞬间扭矩将车子“推”上坡。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否则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前轮翘起或者熄火。
除了常规路况,骑手们还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特殊场景,比如雨天、夜间或者交通拥堵,这些情况下的路口停启都需要更加小心。
在雨天,路面湿滑,轮胎的抓地力会大幅下降。
因此,减速时需要提前至少50%的距离开始操作。
停车时,要选择没有积水的区域,双脚落地支撑时可以稍微分开一些,呈45度角,以增加支撑的稳定性。
起步时,油门要比平时小一些,大概减少20%的开度,离合器的释放速度也要放慢,以防止后轮因为动力过大而打滑。
夜间骑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让自己变得醒目。
要确保车灯工作正常并全程开启,同时穿着带有高反光材料的骑行服或装备。
停车时,尽量避开对面强光直射的区域,以免瞬间被晃到眼。
通过后视镜多观察后方车辆的灯光变化,可以帮助你判断他们的意图。
在拥堵路段走走停停时,最好与前车保持一个斜向错开的位置,不要停在正后方,这样既能看清前方路况,也为自己预留了一条可以随时变更车道的“逃生路线”。
如果等待时间较长,可以熄火以节省燃油,但也要留意发动机的温度,避免过热。
总而言之,路口停车起步的精髓在于“预判”和“精准控制”,通过不断的练习,将这些技巧内化为自己的肌肉记忆,才能在任何路况下都做到从容不迫,安全骑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