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隧道里都有一条“密道”,你知道吗?

图片


近日

虹梅南路隧道内

一台黑色轿车因故障突发自燃

浓烟迅速弥漫

隧道里发生火情

该怎么办?

有这样一条应急通道

许多司机却从未留意过——


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这条“生命通道”


看呀STV
,赞 293


图片
它长什么样?藏在哪儿?

隧道里的应急通道,长得不算“起眼”,却很好认。它通常藏在醒目的绿色疏散指示标志或“安全出口”标识旁边。以虹梅南路隧道为例,采用盖板式应急通道,这样的逃生口平均每隔100米就有一处。用于火灾、严重突发事件等情况下的人员快速撤离。

图片


关键时刻怎么用?四步解锁逃生路

别慌,使用方法其实很简单,通道旁一般会配有图解说明,记住这四步就能快速打开。

图片

第一步:将把手向上提起

图片


第二步:将把手顺时针旋转90度

图片


第三步:等待盖板自动开启

图片


第四步:向下疏散逃生

图片

打开隧道内设置的逃生盖板,至车道层下方逃生疏散通道。(不过也需要提醒市民,如果未发生险情,切勿擅自打开逃生盖板在通道内,一路有清晰的标识指引,并标注与出口的距离


在上述的车辆起火事件中,有车主听到广播提示后,立即打开隧道内的“逃生盖板”,上演“教科书式”逃生:从逃生通道成功撤离,顺利到达就近的奉贤地面。撤离市民张先生表示,逃生通道非常方便,走了六七百米就到了地面。”


图片


发生火灾时,项目部会第一时间与行业的主管部门、交警、消防等部门取得联系,同时启动越江隧道消防的联动系统,我们的应急队伍也会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置。”隧道股份城市运营虹梅南路隧道项目负责人薛超介绍。此外,隧道内所有设备均执行每日两次巡查,消防设施开展每月一次全面维保,应急小组则24小时全天候待命。


目前上海市已投入运行18条越江隧道,由于隧道及地下通道环境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火灾、严重积水等紧急情况,应急救援、人员疏散难度较大,掌握正确逃生方式,才能更好保护自己,帮助他人远离危险。

遇隧道、地下通道内发生火灾、严重积水等紧急情况需疏散逃生时,驾乘人员请保持镇定,尽快远离危险源,听从现场广播或工作人员安排,按照逃生疏散指示标志撤离现场一起来看看隧道及地下通道内逃生设施和方式→




常见隧道、地下通道结构及逃生方式


1.单管双层隧道

单管双层隧道主要有周家嘴路隧道、外滩隧道、北横通道东西段等隧道或通道,其逃生方式:


隧道中部(盾构段),一般通过上下层逃生楼梯疏散,逃至对向车行通道。

图片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隧道进出口两侧(暗埋段),结构形式复杂,根据现场逃生疏散指示,通过逃生楼梯上下层疏散,或逃生门横向疏散,或逃生通道向工作井逃生至地面,同时隧道进出口兼作人员疏散出口。

图片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2.双管单层隧道

双管单层隧道主要有江浦路隧道、西藏南路隧道、虹梅南路隧道等隧道,其逃生方式:


隧道中部(盾构段),一般通过双管隧道间的横向逃生疏散通道,逃至对向车行通道;或打开隧道内设置的逃生盖板,至车道层下方逃生疏散通道。


(1)横向逃生通道方式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2)纵向滑梯逃生方式

应急疏散人员到达车道侧的应急疏散口,按照指示旋转逃生盖板旋钮打开盖板,双手扶紧滑梯侧壁滑下,到达逃生通道按照安全疏散指示灯逃生到达工作井,完成应急逃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隧道两侧(暗埋段),根据现场逃生疏散指示,可通过逃生楼梯向工作井逃生至地面,同时隧道进出口兼作人员疏散出口。

图片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3.双管双层隧道

双管双层隧道主要有复兴东路隧道、上中路隧道及军工路隧道,其逃生方式:


复兴东路隧道:中部(盾构段)通过横向联络通道逃生至相邻对向车道逃生;出入口位置通过安全逃生门进入隧道工作井后进行逃生至地面。军工路隧道、上中路隧道:中部(盾构段),一般通过上下层逃生楼梯疏散,逃至对向车行通道;隧道两侧(暗埋段),根据现场逃生疏散指示,可通过逃生楼梯向工作井逃生,再通过工作井逃生至地面。


隧道两侧(暗埋段),根据现场逃生疏散指示,可通过逃生楼梯向工作井逃生,再通过工作井逃生至地面,同时隧道进出口兼作人员疏散出口。



安全逃生注意事项


1.发生紧急情况时,设施管理方将通过信息发布设施告知及引导本路段车辆驾驶员离开危险区域。


2.危险区域人员按照疏散指示标志行至疏散通道,进入疏散通道后,可按指示步行或等待救援车辆撤离隧道。


3.部分疏散通道出口连通到对向车行通道,要注意观察出口情况并听从广播指示,避免与对向车道内正常行驶车辆发生碰撞等次生事故。


4.紧急情况下,要注意隧道内车道指示灯变化情况,遇指示为车道禁行状态的请立即避让该车道,为救援车辆留出救援通道。


5.危险区域车辆不要随意调转车头逆向驶出隧道,易引发二次事故,请听从现场广播或救援人员指挥。


6.危险区域驾乘人员弃车逃生时,不要把车门关死,最好把钥匙留在车内方便救援人员挪车。


7.发生积水时,驾乘人员在隧道或通道最低处请注意积水检测标志,黄色警示线距地面最低点20厘米,提示水面在警示线以下时,驾驶员应根据车辆情况,保持车距,缓慢减速行驶通过;红色警示线距地面最低点25厘米,水位达到此处,说明积水深度已经到汽车排气管平均位置,机动车无法正常通行。


花几分钟了解这些安全知识

关键时刻或许就能救命

转发给家人朋友

多一份知晓,多一份安心!

最后,希望每一份安全知识都备而不用


图片

视频:看看新闻Knews

部分图文:上海发布 新闻坊

编辑:毛海萍 黄思谊(见习)

初审:方佳璐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