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款买车反成“租客”?新能源车套路揭秘,你的车真的属于你吗?

#全民护眼行动#

全款买车反成“租客”?新能源车套路揭秘,你的车真的属于你吗?

我算是看明白了,现在买新能源车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方向盘加热、座椅通风这些基础功能,哪天会突然弹出个付费二维码。更魔幻的是,有人全款11万提车三个月后,4S店一个远程指令就让电池罢工,甩过来一句:“每月交800租赁费,不然这车就是块废铁。”

这哪是买车,分明是请了个电子祖宗回家。

车企的算盘打得震天响。硬件成本早就算进车价,转头再用软件锁死功能二次收费,美其名曰“订阅服务”。浙江那位程序员老哥就是活例子,购车时销售满嘴“后续免费开通”,提车后方向盘加热直接标价1999元/年。翻出合同才发现,“部分功能可能另行开通”这行小字藏在附录第38条,字小得要用放大镜找。

最讽刺的是,这套路和某些拆迁补偿的“特殊情形处理”如出一辙——杭州厂房拆迁条款里“违章建筑按比例补偿”的规则,被完美移植到汽车合同,变成“违约使用仅补偿50%功能价值”。法律团队把文字游戏玩出花,普通消费者哪是对手?

全款买车反成“租客”?新能源车套路揭秘,你的车真的属于你吗?-有驾

数据显示,2025年因“智能功能限制”引发的纠纷已超5000起。你以为买的是完整车辆的所有权,其实只是获得了部分功能的使用权。就像那位王先生,全款付清却拿不到电池完整权限,被迫月月交租。十年下来96000元,差不多又能买辆新车。

更绝的是OTA升级玩套路。某品牌上次更新后,把免费FM收音机划进付费包,惹得浦东消保委直接出手叫停。这明摆着是把消费者当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要我说,车企这些“创新”早该管管了。真正的技术突破该是提升续航、优化安全,而不是把已有功能藏起来收费。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制定的《汽车软件服务收费规范》来得太及时,就该明确禁止对基础功能上锁收费。

现在最扎心的是维权成本。你想讨说法?先得公证设备清单、找第三方审计流量记录,没几千块下不来。超70%的购车者签约时根本没读完合同,等发现条款陷阱为时已晚。

全款买车反成“租客”?新能源车套路揭秘,你的车真的属于你吗?-有驾

建议各位准车主,买车时务必让销售书面列出所有“终身免费功能”,把预埋硬件解锁规则问清楚,每条承诺都写进补充协议。遇到锁功能先别急着交钱,保存好聊天记录和宣传资料,直接12315投诉。

记住,你买的是一辆完整的车,不是需要持续交租的半成品。当车企的算盘珠子崩到你脸上时,该较真就得较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