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80元的新本SquareX125,想成为另一个幼兽却面临品牌底蕴和市场认可的双重考验
说到这个价格段,我一开始最直观的感觉是不贵。毕竟,街头巷尾那群幼兽、踏板现在都挣扎在1.2到1.4万的区间,而SquareX125只比幼兽低那么几百,价格上给了许多还在犹豫的年轻人一张还不错的门票。
今天早上喝早茶时,我旁边的修理工就开玩笑:这车就跟照搬祖玛的外形,拿个125排量换个壳,不然还不如直接折腾个跨骑。他这话倒也有道理,简单点说,这车的外观多少有点抄袭痕迹——我刚才翻了翻相册里拍的照片,发现车头灯和侧面线条很像那种街头巷尾的低价进口款,但加点本土改造,确实比祖玛的原色盗用少了点水分。
我心里又在想:它真能用这个原型跃升,成为年轻潮人们的新宠?我觉得未必。毕竟,品牌积淀,是真的能让车销量跳一跳的护身符。幼兽的成功,不光是被人喜欢那股叛逆气息,更是有全身上下全球共同认的品质在撑腰。它在我心里就像是体育品牌中的耐克,名声、文化、品味一旦黏上,就很难全盘翻版。
又不能全盘否认SquareX125的优势。它的价格虽然不低,但其实在同价位的其他密闭小踏板中,还算可以靠颜值和实用取胜,也许方向正确——跨界的嘻哈元素、妥妥的个性化。它后座可以翻转,增强了实用性;它的货架设计让我想到相声演员说的多功能板凳:随时都能变,但变得容易才能用得顺手。
我跟一个朋友聊起:你觉得它能像幼兽那样被鸡血追捧?他笑:年轻人其实更看重价格的诚意,真要买个有档次感的,不会只看颜值。你考虑过它的用料和动力吗?我怀疑,水冷是不是得考虑一下,要不然长时间跑高速,车壳发烫的景象,真不漂亮。他的话让我反应:要是能换成水冷,整体品质可能会提升不少(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成本又得涨,价格也许还得往上抬。
对比我身边那台幼兽,卖到1.3万,除了名气,关键是它用料扎实,底蕴深。就算市场乱成一锅粥,幼兽的粉丝经济依旧拉得挺长——问问身边人,谁不喜欢那张翅膀旗,就像投了个女神牌,局外人好像看热闹,车主自嗨。
SquareX125是不是有望超越幼兽?我觉得,难。这车更多的像是一次换皮创新,可能短时间内吸引一部分年轻试图出奇制胜的买家,但要真正打爆市场,品牌影响力不足是死穴。
我开始怀疑:市场上,所谓的个性化能撑多久?会不会像我小时候玩过的小磁铁,吸引一波,又很快就散了?可能我又想多了——或许,这次的个性还得留点神秘的空间,比如它未来会不会加装水冷系统,或者加点个性化配件,变成实际的幼兽升级版。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你觉得,消费者到底还在意预留未来升级的可能性吗?还是更看重即刻的一份新鲜感和性价比?我自己心里估算了一下,能接受125排量水冷、升级版的价格,可能能站上15000元档位了吧(这估算纯属体感,样本少,不一定准确)。
其实我还琢磨那句没有水冷够呛,也有点道理。毕竟,光看外壳漂亮,没有点真本事,等于买了个漂亮但不实用的摆设。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会盲目追帆布车的高颜值了,他们更在乎的是那辆车几百公里油耗还能跑几天,操控是不是顺手——你说这款车,从动力到用料,到未来潜在升级空间,哪个是真的能打的?
或者,新的市场反馈会是什么?我还没细想过,但会不会它的个性最终后劲不够,变成一台只看不敢用的摆设?毕竟,谁都不想花12680,总觉得还可以再挑高点的配备,或者更优的动力。
说到这,我还想到一个细节:我曾经见过一辆幼兽车主,抽烟时特别喜欢晒出翅膀,说这是特别的纪念。而SquareX125,除了外形模仿,能不能有个性化的点子,自己DIY一套独特的装饰?我猜他会想,既然买了个叛逆车,自己能不能再添点看得见的标签?毕竟个性化也算是一种溢价吧。
市面上,价格之外,能不能有点情感价值?这是我一直琢磨的问题。价格能给你快感,但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那一份归属感。
未来会怎么样?这辆车能不能踢出一片天地?我觉得,还是得看用户的需求转变:从一开始的个性到后来更看重性价比和实用性。到底年轻人在想什么?会不会有一天,他们觉得装个水冷,换个壳,只要不超过这个价位,或许就值得?
这个市场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还活跃。你会不会也在考虑,我的下一辆车,会不会也像SquareX125这样的——既有点创新,又面临几重挑战?
哪个细节会让你心动?那天我盯着车身一个角落的纹路,突然想到,车就像是一个活的。
很多时候我觉得,人最喜欢的不是车本身,而是那份能触摸到的小细节——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