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最后一年,时光流逝,政策窗口正在关闭,购车成本即将增加。
这两天,一则关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话题登上热搜,阅读量瞬间突破千万。
许多消费者突然意识到,陪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11年的免征购置税政策,即将画上句号。
自2014年起实施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将于2025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
这意味着,现在距离购买新能源车还能享受全额免税优惠,仅剩下不到4个月时间。
一、免税时代落幕,优惠幅度收窄
2023年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早已明确了政策走向。
这份文件为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设定了过渡期: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将享受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
目前车购税税率为10%,新能源汽车减半征税意味着实际税率为5%。
以一辆20万元的新能源车计算,2025年购买可节省约1.77万元购置税,而2026年购买则需缴纳约8850元。
为避免高档豪华新能源车占用过多税收优惠资源,《公告》明确设置了减免税额上限: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政策设计者考虑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明显分化,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价位超过百万元的高档豪华车,应当避免这些车型过多挤占税收优惠资源。
按照1.5万元最高车购税减免额计算,购车全部价款为30万元。
换言之,如果明后年购买一辆30万元及以下的新能源汽车,需要直接按照5%缴纳车购税。
而对于超过30万元的高价车型,需缴纳车购税额则为:按10%计税后减去1.5万元最高免税额。
例如,购买一辆5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需缴纳3.5万元车购税。
二、政策末班车效应,已经显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
随着政策窗口关闭临近,多家车企已开始推出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抓住最后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市场明显分化,从低端到高端各个价位段都有丰富选择。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预算和需求,抓住2025年的最后机会,享受购置税全免优惠。
2026年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的节点,也是油耗新规落地的时间点。
2026年1月1日起,国内燃油车想上路,油耗必须低于2.57L-4.7L/百公里。
新规一出,多家主流油车集体超标,车企要么掏钱买积分,要么直接停产,这对燃油车市场将造成巨大冲击,反而为新能源车创造了更多市场空间。
面对双重压力,传统车企采取了务实策略,奥迪突然改口,不再设定停售燃油车时间表;奔驰、沃尔沃也悄悄回调电动化目标。
这些车企正在加速推出插电混动车型,既能满足油耗要求,又能享受新能源政策优惠。
三、明后年展望,销售策略变革
随着补贴政策逐步退出,2026-202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出现明显分化。
针对30万元以下的主流市场,车企可能采取自行补贴方式,吸收部分购置税成本,维持价格竞争力。
对于高端市场,由于购置税减免限额设定为1.5万元,超过30万元的车型可能需要重新定位或提供额外增值服务,以证明其溢价合理性。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电池技术升级,将成为新能源车的核心卖点。
随着2026年7月1日电池安全新国标强制实施,30%中小电池厂面临淘汰,这将进一步强化头部企业的优势地位。
燃油车不可能完全逆势崛起,但也不会快速退出市场。
特别是在插电混动领域,传统车企正在加大投入,这类车型既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油耗要求,又能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时间正在一点点流逝,优惠窗口正在关闭。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已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这个数字在政策转换前后还会持续攀升。
放眼2026年,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复杂,油电同台竞技,政策影响减弱,最终受益的将是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