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最近真是玩儿了一场跨界大秀。在一个初秋的下午,零跑Lafa5突然冒了个时髦的头,从慕尼黑国际车展的光束下溜达到了国内,还和鲁迅美术学院碰撞出了新花样。这次合作的主题沙龙叫「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Lafa」,光听这名字,是不是就觉得颇有一股子年轻人的姿态:崇尚个性,跳脱框架,顺道还能拉拢点艺术的美学气场。说实话,这车的内饰亮相,确实有点意思。
零跑Lafa5,比钢炮还“有劲儿”的钢炮
实话实说,小型电动车这块领域,最近几年各个品牌都开始往纯粹、精致、个性化的方向狠抓。零跑Lafa5算是一匹后来居上的“黑马”,车圈里懂行的人都说,这是零跑打出的一张针对欧洲市场的牌:怎么玩?就靠这台看似“迷你”的纯电紧凑型钢炮。
Lafa5的外形设计,先不说它多炫,至少得劲儿。这种得劲儿,不只是视觉上的简约漂亮,它更讲究一种融合能力——科技和自然气质的结合。官方说这是“科技自然美学”,搞得高深。但你要是问我,实际体验就是一种“放松感”,这种感觉是汽车能让你卸下防备、能舒服自在地融入环境和生活。这几年,市面上的电动车不是追求奢华,就是拼花里胡哨;感觉零跑是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轻巧化,简约又不失个性。反正这车的设计DNA,是想传递“向上、纯粹、愉悦”这几个关键词。
一场万人迷的美学实验室
说个题外话,10月的真实场景还真挺有意思。零跑和鲁迅美术学院联手,在后者的新校区搞了一场融合设计、审美与情感的沙龙。你去细琢磨他们的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Lafa」。这句话带着一点儿浑然天成的温暖感,就像是在告诉你,“你的世界,你的选择,无需像别人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东西。”这可不只是买车的问题,听上去更像一场精神和艺术上的宣言。
这次沙龙亮相的,主要是Lafa5的内饰。真不提,刚开始我对汽车内饰没有那么敏感,总感觉,你不就座椅软一点儿,材质皮实一点儿,够用了呗。但慢慢接触后发现,车内除了让你舒服外,也是对个性的二次表达。尤其是中国市场目前很少见的这种有点钢炮气质、带点青春张力的车,Lafa5这种设计居然特别鲜明。内饰延续了它那种简约运动的气质,用的是枪灰镀铬饰件,还配上软包材质,我试着摸了摸,是真够得劲儿。座椅打孔设计特别妙,据说是参考了经典俄罗斯方块的元素,有点像年轻人的活力符号。
奢侈的不是价格,是细节
零跑还特别注重细节,比方说它高配款车里用的那套设计,叫“竞速灰”。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无论是顶棚上的材质,还是座椅、压纹,甚至字体,每一个细节都戳中了运动感的点。真皮和仿麂皮的搭配,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种身份的再定义。从外形到内饰,它明明给你一种冷酷的精致感,可又通过一处处细节把质感提溜到更高层次——这不就是年轻人又爱酷、又爱“高级感”的心理吗?
这种双方融合的感觉,也和零跑与鲁美的联动不谋而合。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品牌,一个是主打造车,一个是艺术教育,在一起擦碰的火花丝毫不突兀。甚至让人多看了几眼,觉得有种超越汽车本身的艺术感。毕竟谁说“有型”的东西一定是贵不可攀的呢?这种够细、够“嗨”的东西,明明把细节握得死死的,还偏能勾起人心底那点小小的向往心理。这种设计的出发点,就挺惹人喜欢。
零跑Lafa5的故事,不止外表这么简单
你别以为这车光靠样子打天下。实际上,它甩出来的匠心挺“狠”。它的外观依然留了点A级车型的造型传统,但内在是一种新能源化的运动风格搭配。既亲民又高级,有点“普通家庭的质感小跑车”意思;一听这定位,估计不少年轻人要心动了。试想一下:工作日你开它上下班,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郊外撒欢儿,车品还带着点线条掠影、有一点个性张扬的感觉。这不就是一台会讲故事的车嘛?
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新能源时代的一种新审美。现在市面上的电车设计都大走轻浮、复杂的风,但零跑Lafa5却在讲青年文化的“扎实”与“成长”。这款车不是单纯地博眼球,而是切切实实把青春气息和自我表达揉进了车的基因。从大方向上国产电动车市场难得选择在年轻文化的细分赛道,零跑这种举动或许能让行业生态更丰满吧。
这台车,像极了那些在城市生活中冲突、生长的年轻人,表面看是洒脱的钢炮风,但内心却有一颗追求品质和个性的心。零跑Lafa5用自己不张扬又耐用的美学语言,在当下电车市场玩了一场有温度的创新和表达。这种暖、这种酷,让我忽然想起:你不用懂车,甚至不需要懂设计;只要站在它面前,摸一摸那些细腻的质感,也许你就能明白这种年轻人、小钢炮还有艺术之间说不清的关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