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巴西的老铁们急得跳脚,满世界嚷嚷着要断炊了,可点火的,却是远在欧洲、正在风车下岁月静好的荷兰人。
这出戏,比莎士比亚的还绕。
前两天,巴西发展部有位秘书,嗓门都快喊哑了,说他们国内的大众、通用生产线,要是再没芯片,不出仨礼拜就得集体“葛优躺”。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十几万工人指着这吃饭呢。
我当时就寻思,这锅甩得可真够精准的,不偏不倚,正好砸咱们脑门上。
巴西缺芯片,不去堵供应商的门,反倒隔着太平洋跟咱们要说法,这操作属实是看不懂。
要说清这笔糊涂账,得把日历往前翻。
九月份,荷兰那边也不知道是喝高了还是咋地,从法律的故纸堆里扒拉出来一部1952年的老古董法案,以“国家安全”这么个大帽子,就把咱们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给“没收”了。
当然,人家说得好听,叫“临时接管”。
这事儿办的,怎么形容呢?
就好比你花大价钱盘下了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结果发现,你只拿到了餐厅的营业执照和几张空桌子,真正的大厨、秘方、甚至连供应顶级松露的渠道,早就被人家打包带走了。
安世半导体这公司,在芯片界算是个“扫地僧”。
它不造那些能让火箭上天的尖端货,专攻汽车里头那些不起眼的“小零件”,比如控制你车窗升降、调节后视镜的芯片。
东西不大,但没了它,你那上百万的豪车就跟块板砖没啥区别。
按理说,公司在荷兰注册,核心资产放荷兰,天经地义。
可这都什么年代了?
2019年,闻泰科技就砸了三百多亿,把安世变成了“自家的娃”。
从那时候起,一场“资产大腾挪”就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几年下来,安世最核心的生产线、技术骨干、供应链体系,全都在东莞安了家。
荷兰那个总部,说白了,就是个“精神股东”,除了开会喝咖啡,啥实际产出都没有。
真正能把沙子变成金子的魔法棒,在咱这儿握着呢。
荷兰人这回是真没拎清。
他们还活在殖民时代的梦里,以为拿着一张纸就能号令天下。
更绝的是,到了10月份,荷兰总部觉得该拿出点“宗主国”的威严了,直接冻结了中国员工的账户,停发工资,还发了封邮件,要求东莞这边无条件服从指挥。
嘿,这招放几十年前可能还行。
安世中国的回复,那叫一个干脆:我们的人,自己养活。
工资,照发!
机器,照转!
就当没你这个人。
荷兰人彻底傻眼了。
他们以为自己手里攥着王炸,结果发现牌桌上的人根本不跟他玩儿了。
于是,最倒霉的巴西人就出场了。
他们的汽车厂,芯片库存比兜里还干净。
眼瞅着就要停产,他们心里也清楚,能救命的不是那个拿着空壳子瞎咋唬的荷兰,而是真正能生产出芯片的中国工厂。
这才有了开头那魔幻的一幕。
跟着倒霉的还有一串。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天天打电话催,德国的工业巨头们也急得火烧眉毛。
就连一直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美国,嘴上喊着支持,自家的汽车厂却已经开始减产了。
荷兰人用一己之力,把全球汽车产业链这条大船,开进了百慕大。
反观咱们呢?
该生产生产,该发货发货,客户一个没丢。
用事实告诉他们:在制造业这行,再牛的律师函,也顶不上一块能按时交货的芯片。
现在的荷兰,是真下不来台了。
自己搭的台子,唱砸了戏,想悄悄溜走都难。
他们这场拙劣的表演,让全世界都看清了他们的色厉内荏。
这场“安世大劫案”还在发酵,但结局,其实早就注定了。
在全球化这张大网里,谁想靠蛮力撕开一个口子,最后都会发现,自己也被缠得动弹不得。
荷兰人这次,算是用真金白银,给全世界讲了个笑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