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禁产12月禁售!3类电动车别再买,市监局将严查严罚

临近年底,不少朋友可能正盘算着买辆新的电动车,方便自己上下班通勤,或是给家里的老人买来接送孩子、买买菜,在寒风里能有个遮挡。

不过,如果您有这个想法,可得先缓一缓,仔细听听最近的新动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相关部门最近发布了新的管理规定,可以说,电动车市场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钱袋子和出行安全。

很多人可能还不太清楚,心里犯嘀咕:现在市面上的电动车到底还能不能买?

9月禁产12月禁售!3类电动车别再买,市监局将严查严罚-有驾

听说有些车从下个月开始就不让卖了,是不是真的?

年底商家搞促销,这便宜能占吗?

这些问题都非常关键,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把这来龙去脉给您一五一十地说明白。

这次政策调整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整个电动车行业,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上的模糊地带,让大家骑车更安全,道路交通也更有秩序。

新规明确指出了三类车型,将成为未来严查严管的重点对象,大家在选购时必须睁大眼睛,千万别踩坑。

首先要说的,就是那些来路不明、没有合法身份的电动自行车。

您可能在一些路边小店,或者某些网络平台上看到过价格特别便宜的电动车,比品牌专卖店里便宜一大截,看起来很诱人。

这时候您可得提高警惕了,这种车很可能就是所谓的“三无产品”。

什么叫“三无”呢?

就是没有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C认证”标志;没有随车的产品合格证;车辆信息也不在国家工信部的产品目录里。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个代步工具吗,搞那么复杂干嘛?

这个想法可就错了。

我们打个比方,3C认证就相当于这辆电动车的“出生医学证明”,它证明了这辆车从设计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国家制定的安全标准。

比如它的电池热失控防护、防火性能、车架强度等等,都是经过严格测试的,能最大程度避免自燃、散架这类极端危险情况的发生。

而工信部的产品目录,则像是给这辆车上的“户口”,只有在这个名录里,车管所才承认它的合法身份,才会给你办理牌照。

如果您图便宜买了一辆没有这些资质的“黑户车”,那麻烦可就大了。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上不了牌。

现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在严格执行电动自行车必须挂牌上路的规定,您骑着一辆没牌的车上路,一旦被交警查到,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当场扣车,罚款事小,车没了才是大损失。

9月禁产12月禁售!3类电动车别再买,市监局将严查严罚-有驾

更重要的是安全问题,根据近年来的交通安全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和火灾,都与车辆本身质量不合格有直接关系。

为了省下那点钱,买一个潜在的“马路杀手”或者“移动的火源”回家,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所以,大家买车时一定要养成习惯,先问店家这车有没有3C认证,能不能在工信部网站上查到型号,正规的品牌店员都会明确告知,甚至帮您当场查询,这样才能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接下来说的第二类,是大家在年底最容易遇到的一个“坑”——即将全面禁售的“旧国标”电动自行车。

这里我们得先分清楚“新国标”和“旧国标”的区别。

2019年4月15日,国家正式实施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这就是我们说的“新国标”。

它对电动自行车的各项指标都做了严格限定,比如最高设计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整车重量(含电池)不能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不能大于400瓦,并且必须具备脚踏骑行功能。

而在“新国标”实施之前生产的那些速度更快、车身更重、外形更像摩托车的电动车,就属于“旧国标”或“超标”车辆。

这次新规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表:从今年9月1日开始,所有生产企业已经全面停止生产“旧国标”电动车了。

但是,市场上还存在大量的库存车。

为了清理库存、回笼资金,很多商家会在年底打出“清仓大甩卖”、“最后的机会”等诱人的促销口号。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根据规定,从今年12月1日起,这些“旧国标”库存车将被全面禁止销售。

有人可能会想,那我赶在12月1日之前买不就行了吗?

理论上,您在禁售日期前购买并成功上牌的车辆,目前还是可以合法上路的。

但您需要考虑得更长远一些。

这类车辆本身就是被市场淘汰的产品,未来的管理政策只会越来越严格,可能几年后就会出台新的限制措施,到那时您的车价值会大打折扣。

更危险的是,如果您不了解情况,在12月1日之后被商家忽悠着买了这种车,那您就真的买回了一堆废铁。

因为从那天起,销售系统和上牌系统都会对这类车型关闭通道,您花了钱也无法给车辆登记上牌,等于白白蒙受损失。

9月禁产12月禁售!3类电动车别再买,市监局将严查严罚-有驾

所以,面对年底的各种促销,一定要保持清醒,问清楚车辆是否符合新国标,不要被一时的低价冲昏了头脑。

最后要谈的第三类,是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低速三轮、四轮电动车,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老头乐”。

这类车在管理上一直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灰色地带。

说它是汽车,它没有经过国家严格的碰撞测试和安全认证;说它是非机动车,它又是个有方向盘、有外壳的“铁疙瘩”,速度也不慢,对行人的威胁远大于自行车。

我们都理解,很多老年人选择它,是看中了它能遮风挡雨、操作简单、不需要驾照的“便利”。

但这种便利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这些车辆的生产标准参差不齐,车身结构、刹车系统、电池安全都缺乏保障。

据统计,在涉及“老头乐”的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和乘客的伤亡率非常高,因为它几乎无法在碰撞中提供任何有效的保护。

更严重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老头乐”的行为往往会被认定为“无证驾驶机动车”,不仅要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而且任何商业保险都不会理赔,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国家现在已经下定决心要彻底整治这一乱象。

目前,在许多大中城市的主干道上,已经开始对“老头乐”进行严格查处,发现一辆、查扣一辆。

虽然在一些乡镇地区管理可能还相对宽松,但这股整治的浪潮覆盖全国只是时间问题。

政策的导向非常清晰,就是要取缔这类不合规、不安全的产品,引导有需求的用户去选择那些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正常上牌、需要考取相应驾照的合规电动三轮摩托车。

后者虽然多了一道考证的门槛,但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和合法的路权。

因此,如果您的家人有购买“老头乐”的打算,请务必耐心地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讲清楚,这并非干涉他们的自由,而是真正对他们的安全负责。

总而言之,这次电动车新规的出台,是我们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市场秩序所采取的必要举措。

作为消费者,我们更要顺应这个趋势,做一个明智的购买者。

在年底购车时,切记不要贪图小便宜,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买车前多问一句、多查一下,确认车辆是否拥有3C认证和工信部备案,确认它是否符合新国标标准,确认它不是即将被淘汰的“老头乐”。

这样,才能确保我们买到的不仅是一个便捷的代步工具,更是一份长久的安全和安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