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个让人抓狂的事。你知道,我平常开车也不油腻,惯了贴着手机车联网玩点导航、听点歌,突然因为欠费,系统就呵一下停了,刚想调个电台就看见屏幕变黑。心里那股火,真是说不出气愤。
我刚从朋友那打电话得知,他也是这次事件的车主之一。那会儿他说:兄弟,要不咱换个不依赖第三方流量的车机?用个蓝牙就行。咱们都知道,现在的新车都不安安静静地待着,而是满载各种联网应用,这事其实也不奇怪,特别是像合众这种破产的公司,钱是永远的难题。
用大概的数字说(这不一定准,体感):据我了解,充个月基础套餐大概要5.9元,20G娱乐流量29.9元,一个季度下来,也就百八十元吧。相比起车费,几块钱的流量费其实挺实在,但哪个车厂能保证服务永远不被停机呢?而且还得看厂商的合同签得有多严。
这个没细想过——联想懂的的这个欠费停机,是不是像你的手机出现欠费就断网?但是,车联网可不像手机那么灵活,车一停,很多功能就不能用——导航、行车记录、远程诊断这些。用生活的比喻:像你车的血液供应突然抽筋,车也就全身瘫了。
你说,什么叫单方面终止服务?我猜他们可能算是风吹草动,立即行动,这其实和供应链断裂很像。就像你大商超里的货架,货不来就堵在那里,车联网的供应链也是一样。车机硬件稳定,软件升级也都需要后台支撑,突然断了流量,车的生命线就被割了一半。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一个流量也不像想象中那么浪费资源。它到底占了车子运行的几成?我估算一下,百公里用掉的流量大概在100MB到300MB之间,主要看用哪个服务(这只是个人经验,样本少也不一定准)。所以如果开个一百公里,大概用300MB的流量,50公里就只用150MB,感觉还好。
这引申的一个问题:车联网真的是刚需吗?还是就像手机一样,变成了必须的附属品?我看,很多人其实要的不过是个导航和点歌功能,剩下那些智能咬牙挺过去就行。刚开始买车时,我就觉得,能不用联网就尽量不联网,好像还省事。
我记得去年,有个同事买了辆二手日产,他说:车联网挺方便的,就是担心这服务哪天不靠谱。他这样说,我当时还笑,人家都说,比如手机有各种用不完的流量匹配,谁还会在乎几块钱的套餐。但这次事情提醒我,车联网不是随时随地的保障,更多时候像个心脏,你永远不知道啥时候就出问题。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截图:一位车主截图显示,他的车辆在一夜之间就无法联上车机,界面显示网络连接失败。看得我心里揪一下:假如我车也突然这样,会不会很麻烦?或者说,车企和供应商应该怎么合作才更稳妥?我曾经想,似乎这些事还挺考验供应链的韧性。
站在车主角度,我想问:我该如何预防类似风险?带个备用的遥控钥匙我知道,但要真的用备用方案?我心里有点惯性抵触:费劲!是不是可以想办法自己DIY接入别的流量?这涉及到硬件改造,不能太冒险。而且,真要这么折腾,反而让人留了个隐患。
还有一个问题很突然——车联网服务,真的会一直这样涨价、欠费、停机吗?我觉得不一定。假如车企自己经营,或者换合作伙伴,可能就会更稳定,或者出现应急方案——比如预付费或者套餐锁定——可避免各种突发。
这中间厂家和供应商到底看重谁?——想想都败兴。供应链公司追逐利润,车企追求用户体验,但插曲一出现,大家都变得焦虑。也许离了第三方流量的靠山,车企会考虑自建流量流通体系,但那技术壁垒,估计不小。
留个悬念:如果你是车主,碰上这种突然断流,你第一反应会怎么?是大摇大摆自己解决呢,还是趁着这个机会反思一下我们的联网依赖?我倒觉得,这样的突发其实才是真实生活的映照,没有哪个系统能永远不出问题。
我也在想,车联网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变成了必要的生活配件,还是仅仅个高科技点缀?这一切,还得留点空间让未来继续展开。毕竟,那点像水滴的小细节,才是真实生活的节奏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