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不买单?欧洲芯片大厂,10年来首次亏损10亿元

最近,一家欧洲芯片大厂的财务情况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长期以来,汽车芯片领域基本被欧美日企业牢牢把控。

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原本低得可怜,仅有10%左右,大量芯片都得依赖进口。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欧美日的汽车芯片企业靠着庞大的中国市场,赚得那是盆满钵满。

然而,如今形势已然发生了变化,下面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中国车企不买单?欧洲芯片大厂,10年来首次亏损10亿元-有驾

昔日的风光无限

过去,欧美日的汽车芯片企业将大量芯片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中国,在中国市场赚得钵满盆满。

就拿博世来说,从2014年到2024年这11年时间里,博世在中国投资了整整600亿元人民币。

而在这11年中,博世在中国市场的收入高达1.2万亿元,投资回报达到了惊人的20倍。

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对这些企业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中国车企不买单?欧洲芯片大厂,10年来首次亏损10亿元-有驾

当下的亏损困境

近日,欧洲芯片大厂意法半导体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

财报数据犹如一记重锤,让人大跌眼镜。

二季度意法半导体营业亏损达到了1.33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10亿元。

中国车企不买单?欧洲芯片大厂,10年来首次亏损10亿元-有驾

这可是自2013年以来,近10年时间里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虽说这次亏损主要是因为重组等成本,产生了1.9亿美元的损失,如果不算这部分,实际上还盈利5700万美元。

但即便如此,这一季度营收还是下滑了14.4%,整体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

市场表现不佳成诱因

中国车企不买单?欧洲芯片大厂,10年来首次亏损10亿元-有驾

除了重组这一因素外,中国市场表现不如预期也是导致意法半导体亏损的重要原因。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狂飙。

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数量比传统燃油车多了好几倍。

不过,新能源汽车所需的芯片和传统燃油车有着天壤之别。

意法半导体主要把精力都放在了传统燃油车领域,在新能源汽车芯片方面的表现,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

中国车企不买单?欧洲芯片大厂,10年来首次亏损10亿元-有驾

自给率提升带来冲击

这几年,中国车企一直在默默发力,努力提高芯片自给率,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随着中国车企在芯片自主研发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意法半导体在中国的营收自然是大幅减少。

积极寻求应对之策

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意法半导体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他们打算在中国建立芯片制造工厂,紧紧跟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步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芯片。

同时,意法半导体还希望通过深入了解中国汽车市场的经验,再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反馈到全球市场,以此来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