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即高配?领克10EM-P如何重新定义豪华标杆”

中国车市现在有多“卷”?数据说话——过去三年,如今千元级的补贴都能令人两眼放光,连大品牌都开始为了多卖几辆猛砍自家身价。要么拼命打价格“地板王”,要么狠砸科技“秀肌肉”,这场仗已经打得比东北大妈的广场舞还激烈。可就在大家都以为“卷出新高度”是常态时,9月8日,一辆中大型新能源插混轿车悄悄走上了舞台,它的定价让“卷王”们的脸有点挂不住。领克10 EM-P,这货不拼最低的起步价,反倒拿出一张“高配入门”牌,和家家户户唱反调。问题就来了——在满大街 “性价比”横飞、每个人都喊着再降三千的年头,坚持讲品牌讲价值,到底靠不靠谱?领克这波操作,是清流还是自负?今天就咱们聊聊,这个“少数派”到底图个啥。

“入门即高配?领克10EM-P如何重新定义豪华标杆”-有驾

先把盘子摆开如今买车跟抢白菜似的,今天你家降五千,明天他家丢一万,消费者分分钟等着最后一棒“地狱价格”。而偏偏有车厂和市场死磕“不降价”,仿佛在跟大潮唱反调。领克10 EM-P出来那天,市场预期是它要不就是慢半拍跟着主流价走,要不干脆放个狠话直接置身事外。可没想到,这车一鼓作气把门槛降了近三万,价位定在16.38万到20.18万,但配置丝毫不含糊,四驱雷达、智能座舱样样俱全。表面和大家挤一锅端牛肉面,实际上却偷偷往自己碗里加了块大肘子。就问大家是继续卷价格,还是换个新花样卷“高配”?擦,这波操作够悬疑,不免让整个市场直挠头——领克是想曲线救国,还是真打算让性价比死磕到底?

先扒拉扒拉产品线,纯属过命的细节帝——领克10 EM-P,啥叫“门槛低、配置高”?四驱激光雷达起步,全家标配城市NOA,智能座舱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Flyme Auto 2系统。不光动力拿得出手(1.5T Evo混动引擎,390kW总功率,5.1秒破百),关键是亏电油耗竟然可以做到4.2L/100km。这意思是啥?你既可以在红绿灯见谁秒谁,又能上高速“省油省到家”。我突然想起我家小区门口的二舅,以前总说“便宜没好货”。可这年头,动不动就恨不得把保时捷的配置压进蚊香厂的价格里,谁还敢信口头禅?消费者反应更是分两极一边“卷疯了吧?我等最后一手大降价”,一边“终于有厂子想靠产品吃饭,而不是天天跟价格死磕”。车友群倒是热闹的很,都说,现在买车不能只看标签价,要把后备箱翻个底朝天再说好坏。

“入门即高配?领克10EM-P如何重新定义豪华标杆”-有驾

不过市场里掺和的声音也多,有人说“你15万+就想装高端?别做梦了!”另一些则纠结配置,认为大厂低配即高配其实是为了“挖坑把你套住”,但领克这次主打的“高端性价比”调性,表面是在下棋,实则赌的还是用户群的认知转型值不值,心里有杆秤。老百姓不是傻子,你要敢拿着“品牌溢价”来收割人头,分分钟被口水淹死。可你真整出点新技术,这事还真就分分钟焕发新生,做出点新气象。

嘚吧嘚了半天,别以为价格降了、配置高了,市场就万事大吉啦。事实真是这样吗?东北人说,一碗乱炖,啥都有可就是嚼着味道混。汽车市场亦然。表面领克10 EM-P这一波“高配入门”模式像是摸准了用户胃口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终于找到平衡了?没那么简单。骚操作背后,厂家得担多少压力?你成本下不去,还要硬撑高配置,最怕的不是别人看不见实力,而是最后自家人也被拖下水。前几年咱见得多了,某些所谓的高端品牌不得不“打骨折”,走到最后还不是要开“清仓大甩卖”?喊着“品牌升级”的,有几个能顶得住利润一降再降的诱惑?

“入门即高配?领克10EM-P如何重新定义豪华标杆”-有驾

市场外在看着挺热闹,实际操盘手心里都得掂量卷价格卷得头破血流,不卷吧也怕落后消费者一大截。这就像打麻将,前手刚刚自摸个飘胡,下一盘就被点炮——你看着风光,指不定啥时候就让市场给反噬了。

还有一批老司机直接点破“你标配四驱激光雷达、え啥智能座舱,说白了做的还是表面功夫。终端用户用得着多少?毛用都没有的配置堆上天,最后面子光鲜,里头怕是空心菜。”反对者的声音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咱消费者才是真正的“吃瓜群众”,谁也不想为华而不实买单。再说了,车市规律摆这,今天你打配置战,明天对手就能学你一样高,老百姓会不会产生“审美疲劳”?“高端”的门槛真有那么高吗?

“入门即高配?领克10EM-P如何重新定义豪华标杆”-有驾

真正的大戏,得看台上怎么“变脸”。说实话,消费者早就练成了火眼金睛你吹品牌故事,我看实打实配置,你谈原创设计,我盯动力和安全。可是这会儿领克10 EM-P真凿出来个大瓜——它不是走“把价格打到地上”的套路,也没搞“高端等于血泪溢价”,而是硬生生把“高端体验”下探到20万以内,还自信满满喊出“打价值战”。这是不是意味着换了活法?仔细回顾下打法,不难发现,领克有点“换道超车”的意味。咱看很多国产新势力跟风到不泰山压顶不善罢甘休刚上市没俩月,价格直接腰斩,品牌力爆炸变泡沫。这些年这些“价格奇迹”最终都走上了被打回原形的路子。

而领克呢,十年如一日死磕原创,坚持高辨识度设计幕后的台前,本质上是想让自己和一众“抄作业”同学拉开距离。车是有灵魂的,天天模仿畅销款,注定只能在鸡肋队排队。要说国产品牌为啥容易陷入同质化深坑?咱们做做统计,不妨翻翻前两年某些销量“顶流”,一夜之间全员变成同款“前脸+大灯+尾灯”,敢情谁也不是省油的灯,全体跟风造梦。结果呢?市场反而越发认不出谁是谁了。

“入门即高配?领克10EM-P如何重新定义豪华标杆”-有驾

领克这回玩了票“独立美学”的狠活,诸如“破晓之光”日行灯、一体化黑钻穹顶、腰线连贯,外加那身高端专利光学车漆,“见光死”直接升级成了“见光闪”。不论你吹不吹,产品硬实力确实给足排面,技术研发自成一派。不靠一味降价吸粉,把高端做进用户体验里,这是真刀真枪地卷高价值。你想,人家跟你玩的是“高端入门”,不是空壳标“豪华”;而且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不降价也能有拥趸。要真给领克这十年坚持搞设计、搞自研的定性,咱得整句东北话“这是老铁,铁出花儿了”。别以为表面平静,实际这波骚操作顶得住市场多变的风向,没人敢断言,但市场和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上到这儿是不是就是高端国产的春天了?慢着!外头卷还在继续,悬殊的情形一会风向就能变。汽车圈里有句大实话“世上没有永远的堡垒,只有不停刷新下限的价格。”也许今天你“高端入门”坐稳位置,明儿对家就用更低的价跑出来截胡。消费者亩产智商高,谁还兜着嘴巴等你讲情怀?等你品牌故事更新到第三季,人家都把手机买成轮胎了。

“入门即高配?领克10EM-P如何重新定义豪华标杆”-有驾

还有一点——市场的挑战和风险全都挂在品牌脖子上。以前看看“国产高端”这词,多半都顶着“昙花一现”的帽子。坚持原创、拼技术固然漂亮,但烧钱烧到啥程度,是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销量数据一波急转直下,舆论分分钟变天。毕竟你不在价格一线打一仗,别人就有可能来一招釜底抽薪,把你推成“曲高和寡”的活标本。

反观市场新入局玩家,人人都在等着那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出现。消费信心阴晴不定,线下4S门店里买车要抢红包,上线动辄秒杀砍价。新配置的红利窗口期极短,今天你高端上手明天别人全学会。行业竞争的本质就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领克打得起高端卡,市场信心又能不能支棱到底?一个大的问号。

“入门即高配?领克10EM-P如何重新定义豪华标杆”-有驾

说实话,领克这玩法,着实给市场添了把火。如果不是有点家底,没谁敢在当下年头扛着价格战大旗讲价值战。可高端化路线,市场给不给面子还得看最后的数据咋整。这年头消费者看啥?买得值、体验爽、品牌有台面。表面吹得再溜,里头要是塌方,分分钟就被舆论嚼成渣。有人喊着“降价才是硬道理”,那咱不妨反问一句难道品牌、设计、技术统统没用,要年年清仓甩卖才算好过?厂商们且行且珍惜,少点套路多点真诚——你们自己选的路,偏要走出头也不能随随便便掉链子。

都说汽车市场谁低价谁老大,领克这波“高配入门,不走低价”的骚操作,你怎么看?是品牌力的一场豪赌,还是最后变成“自嗨”给别人抬轿子?要是换你,你是支持高端原创站着挣钱,还是更买账那波价格一路人人都能追得起的狠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开杠,别光看热闹,咱就得整点有深度的讨论!

“入门即高配?领克10EM-P如何重新定义豪华标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