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针对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突破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扭曲市场机制,扰乱公平竞争秩序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发声,提出必须加以整治。而在汽车行业,也有一位始终冷静的观察者再次站了出来,其言论以直击行业痛点、敢于批判著称,这就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5月23日,魏建军与新浪财经CEO邓庆旭的第三次对谈内容播出,这一场对话中,魏建军延续了前两次的“冲击性”风格,以“求是”为刃,剖开行业真相,从国家政策定力、过度资本化危机、产业破局三个层面,揭示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阵痛”与破局路径。
过度降价背后的“生死劫”
“什么样的工业产品降十万还能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席会统计,2024年汽车市场降价规模显著扩大,涉及227款车型,远超2023年的148款及2022年的95款。持续上演的“价格战”让国内汽车制造业利润进一步被吞噬。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水平从2017年的7.8%下滑至2024年的4.4%。
“人间清醒”的魏建军直言:“任何的商业都需要有利润赚钱造血持续投入,才能得到发展。”消费者觉得降价是绝对的利好,其实,影响延续下去,最终买单的依然是消费者。
魏建军在对谈中提到了行业无序内卷对产业链的伤害,主机厂降价后无限度倒逼供应商降价,逼得供应商现在生存环境很差,还有拖欠供应商货款,回款时间要近一年,供应商生存都成问题,车辆可靠性、安全性如何得到保证?对此,魏建军发出了灵魂拷问:“什么样的工业产品降十万还能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因此,过度降价带来的连锁反应,既有产业链上下游的“生存考验”,更有消费者生命安全的质量挑战。
60岁“车企掌舵人”在为谁发声?
“我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践行者,也是想做捍卫者。”
有人或许会说,魏建军这么急着站出来,是因为别人动了长城的“蛋糕”,其实还真不是,一直以来,凭借长期主义的原则和极强的战略定力,长城汽车坚持自我造血经营,良性发展,魏建军带领14万员工做好经营。2024年,长城汽车的单车收入为16.38万元,同比提升2.3万元;单车净利润1.03万元,同比提升0.46万元。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显示,毛利率为19.51%,同比增长1.36个百分点,在2024年的车企财报中,这一毛利率表现已经领先了多家自主车企。
而且,长城汽车通过“森林生态”体系,造车产业链已几近闭环,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实现了高度垂直整合。例如,电池技术(蜂巢能源)、混动系统(柠檬混动DHT)、氢能(未势能源)、智能辅助驾驶(毫末智行)等核心环节均为自主研发或子公司生产,覆盖了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应用的全链条,所以,魏建军并不是在为长城汽车发声,而是为产业链上下游发声,为消费者发声。
与中国汽车同行35年,魏建军特别珍惜中国汽车行业来之不易的成绩,“我做汽车35年了,从80年代我国非常落后的汽车产业,到快速地发展这三四十年,我是见证者、践行者,也是想做捍卫者。”所以面对行业弊端,魏建军感到非常惋惜,才会站出来痛心疾首地呼吁:“不要让国家这几十年支持起来的汽车工业,这么多年的心血,打了水漂。”
频频站在舆论“漩涡中心”,是作秀还是真性情
“我根本就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不过做了一点,让我良心上过得去的事。”
中国车市不乏语出惊人的企业高层,但为什么是魏建军多次站出来揭示行业乱象,一次次风浪的背后,到底是为带流量的作秀,还是个人的真性情?
魏建军的初心其实很简单:“说我吹灭别人的灯,关键是什么灯,它要是不好的灯我一定要把它吹灭了,让这个行业得到健康发展。”
了解魏建军的人都知道,这种敢说敢做的性格,就是他的真性情。作为一个车企领导人,凡事身体力行带头干,几乎在每个车型的测试现场都能看到他手握方向盘路试或钻进车底检查零部件的身影,近年来,在智能辅助驾驶路测直播中也屡次亲自上阵,以脚踏实地的行动佐证观点;作为一个行业参与者,从业35年,从未离开,多年不变的操守,让他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深切的责任感;他更是一个坚定的长期主义者,对技术偏执且有战略定力,专注氢能源、全动力平台等长周期技术,拒绝短期投机,带领企业穿越周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汽车赢得世界尊重。
“我根本就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不过做了一点能让我良心过得去的事,把车做好,我觉得这是我分内的事。”正是这一份分内之事,让他一次次选择迎着风浪站在舆论“漩涡中心”,说大实话、大真话。
“求是”守护中国制造底线
“只要这个行业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不为中国制造抹黑,我觉得挨两句骂也值。”
现在行业不缺敢说的,缺的是敢实事求是往下干的。魏建军与邓庆旭的第三次对谈,将其个人与长城汽车“求是”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只要是对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有帮助,他都会执着地走下去,即使不被理解,“只要这个行业能得到健康发展,不为中国制造抹黑,我觉得挨两句骂也值。”
从“求真”到“求是”,一字之差却再一次彰显了魏建军的“实干派”作风,在他看来,“求真”只是发现问题,“求是”则是导航或地图,能指明方向走出困境。“求是”不仅是魏建军的一种态度,更是长城汽车在当下的行业暴风眼中找到的破局方法论:在行业集体焦虑中保持战略定力,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价值重构竞争逻辑,守住中国制造的底线。
笔者手记:
魏建军的发言向来充满争议,本次对谈亦不例外,尖锐的言论下,是魏建军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对技术本质的坚持。在行业热衷于概念炒作、营销内卷的当下,他的发声提醒着从业者:汽车产业的根基仍是技术创新与用户价值,还有行业底线的坚守。正如他在对谈中强调的“汽车产业代表着中国的脸面,我们将汽车卖到全球,我们接触的全球的用户,这个影响力是巨大的。”
(刘爱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红星新闻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长城汽车魏建军痛批:什么样的工业产品降十万还能得到质量保证》
来源:红星新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