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8D魔幻立交桥上,我终于搞懂了马自达EZ-60车身那九个风道到底有什么用——当速度表指向120km_h时答案揭晓了

在重庆8D魔幻立交桥上,我终于搞懂了马自达EZ-60车身那九个风道到底有什么用——当速度表指向120km/h时答案揭晓了

方向盘传来的那股沉稳劲儿,跟我之前试过的十几台电动SUV完全不是一回事。变道的时候,车身几乎感觉不到什么晃动,就像有只看不见的手在托着车尾。副驾的老张当时正端着咖啡,居然一滴都没洒出来。后来我才知道,车身上那些看着像装饰的东西,能在高速时给后轮压下来七百多牛的力。

这事儿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

在重庆8D魔幻立交桥上,我终于搞懂了马自达EZ-60车身那九个风道到底有什么用——当速度表指向120km_h时答案揭晓了-有驾

提车那天,销售小王指着车身侧面那些镂空的地方,说这是什么空气动力学设计。我当时就笑了,心想现在的车企真会包装,不就是造型设计嘛。毕竟见过太多中看不中用的配置,这年头谁还不会在PPT上画几个箭头?

第一次跑高速,是去机场接人。京沪高速那段路况还不错,我把速度拉到了一百二。奇怪的感觉就是从那会儿开始的——整台车像是被钉在了路面上,那种稳当劲儿很难形容。以前开电动车上高速,总觉得轻飘飘的,好像随时要飞起来似的。这车反倒是速度越快,趴得越低。

更诡异的是风噪。我平时开车喜欢听罗翔讲刑法,但很多电动车跑到一百以上,音量就得往上拧好几格,要不然根本听不清。EZ-60这车呢,全程就用平常的音量,副驾说话也不用提高嗓门。当时我还以为是车窗密封做得好,直到在服务区停车的时候,才注意到引擎盖、D柱那些位置,气流吹过去带着呼呼的声音。

在重庆8D魔幻立交桥上,我终于搞懂了马自达EZ-60车身那九个风道到底有什么用——当速度表指向120km_h时答案揭晓了-有驾

我这人有个毛病,碰到想不明白的事儿就非得琢磨透。回家之后翻了半天资料,发现这套系统确实有点门道。那些风道不是摆设,而是真的在工作,把乱七八糟的气流梳理顺了。具体怎么个原理我也说不清,反正效果摆在那儿。

后来去重庆出差,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了这车的本事。你要是去过重庆,就知道那边的立交桥能把导航搞疯。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走黄桷湾立交,五层结构,十五条匝道,地图上密密麻麻一片。结果车上那块抬头显示,导航箭头就跟贴在路面上似的,该往哪儿拐一清二楚。

那玩意儿确实有点意思。箭头是立体的,近的大,远的小,跟真实距离感对得上。关键是不用低头看仪表盘,眼睛基本盯着前方就行。以前开车导航,要么看手机,要么瞟中控屏,总归得分神。现在倒是省心了,该拐弯的时候它会提前好几百米就开始提示,而且那个箭头的位置特别准,基本不会走错道。

在重庆8D魔幻立交桥上,我终于搞懂了马自达EZ-60车身那九个风道到底有什么用——当速度表指向120km_h时答案揭晓了-有驾

不过说实话,刚开始我对这块屏没啥期待。之前试过好几台车的HUD,要么显示内容太简单,要么反光严重根本看不清。这车的设计挺巧妙,它会根据你的坐姿自动调整显示位置。你往前探身,画面就往前移;往后靠,画面也跟着后退。这个功能听起来不起眼,但用起来是真方便。

说到底盘,这车的脾气跟现在市面上那些零点几秒破百的不太一样。油门踩下去,力道来得挺线性,想快能快,想慢也不窜。我爸六十多岁的人了,开了一辈子燃油车,头一回碰电动车居然没说不习惯。他那天开着去钓鱼,回来就说这车“听话”,油门刹车都跟得上脑子。

我住的小区地下车库有段减速带特别密,物业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十米之内铺了四条。以前开车过那儿,不管什么悬挂,都得放慢到龟速,要不然屁股底下颠得慌。换了这车之后,正常速度过去,人倒是不怎么颠了,但能清楚感觉到轮子在路面上的动作。

在重庆8D魔幻立交桥上,我终于搞懂了马自达EZ-60车身那九个风道到底有什么用——当速度表指向120km_h时答案揭晓了-有驾

怎么说呢,就像是车在跟你说话。它会告诉你现在路面什么情况,该注意什么,但又不会把这些信息变成噪音传到车里。这种感觉挺微妙的,不像有些车把一切都过滤得干干净净,开着反倒没意思,人跟车之间好像隔了层什么东西。

座椅这事儿,我原本没当回事。车还没提的时候,销售说什么零重力设计、多少向调节,我都当耳旁风。这年头哪台车不吹自己座椅舒服?真正让我改观的是跑了趟长途,单程五百多公里,中间就停了一次加水、上厕所。

下车的时候我发现腰也不酸,腿也不麻。你别小看这事儿,我之前开过的车,跑这么远下来,总得在服务区活动活动筋骨。这次倒是没那个必要,就正常下车,该干嘛干嘛。那个按摩功能我倒是没怎么用,感觉有点多余,但座椅本身的支撑性确实到位。

副驾那个角度,我媳妇儿试过一次之后,现在长途必须坐那儿。她说躺下去的时候,整个人是放松的,不是那种被迫摊在那儿的感觉。具体什么原理我也没研究,反正她满意就行。后排倒是中规中矩,空间够用,坐垫也软硬适中,但谈不上特别出彩。

在重庆8D魔幻立交桥上,我终于搞懂了马自达EZ-60车身那九个风道到底有什么用——当速度表指向120km_h时答案揭晓了-有驾

增程版的设计挺符合我的用车场景。平时上下班往返四十公里,纯电足够了,一周充一次电就行。周末出去玩也不用惦记着充电桩在哪儿,加油站到处都有。有次发动机启动补电,我要不是看仪表盘那个小图标,根本不知道它在工作。

这可能就是调校的功夫吧。发动机启动的时候,没有传统车那种突然的震动,也没有明显的声音变化。你能感觉到它在干活,但它不会打扰你。这种分寸感挺难拿捏的,做得太绝,人会觉得车没反应;做得不够,又会觉得突兀。EZ-60算是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要说车机系统,功能确实挺多。语音控制、远程操作、OTA升级,该有的都有。但说实话,有些逻辑不太符合我的使用习惯。比如调空调温度,我习惯直接说“空调调到二十四度”,它有时候会理解成“调高到二十四度”或者“调低到二十四度”,得多说一遍才行。

在重庆8D魔幻立交桥上,我终于搞懂了马自达EZ-60车身那九个风道到底有什么用——当速度表指向120km_h时答案揭晓了-有驾

还有那块中控屏,尺寸够大,显示效果也清晰,就是反光有时候挺明显的。大晴天开车,得调整下角度,要不然屏幕上全是天空的倒影。这问题其实很多车都有,不算EZ-60的特有毛病,但确实影响使用体验。

最近几次去4S店保养,总能碰见来看车的人。有个穿着冲锋衣的小伙子,看着像是户外爱好者,围着车转了好几圈,最后问我:“这车开起来到底怎么样?”

我想了想说:“你要是追求那种一脚电门人就贴在座椅上的感觉,或者想要一堆花里胡哨的功能,市面上选择多的是。但如果你想要一台开着舒服、坐着也舒服,关键是越开越有味道的车,那可以试试。”

在重庆8D魔幻立交桥上,我终于搞懂了马自达EZ-60车身那九个风道到底有什么用——当速度表指向120km_h时答案揭晓了-有驾

他又问:“值这个价吗?”

这问题我还真不好回答。车这东西,值不值得见仁见智。有人看重加速,有人在意空间,有人就喜欢品牌。对我来说,这车开着踏实,用着省心,这就够了。至于那些风道、底盘调校、座椅设计,刚提车的时候确实体会不到,但时间长了,你会慢慢发现它们的用处。

就像那九个风道,不上高速你根本不知道它在干什么;就像那套悬挂,得开上一段时间才明白跟别的车有什么不同。这些东西不会在提车第一天就给你惊喜,但会在某个瞬间,让你突然意识到:“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在重庆8D魔幻立交桥上,我终于搞懂了马自达EZ-60车身那九个风道到底有什么用——当速度表指向120km_h时答案揭晓了-有驾

三个月下来,我对这车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它不是那种第一眼就让你心跳加速的类型,也不会用一堆参数把你砸晕。但相处久了,你会发现它身上有些东西挺对脾气。开着它在路上,不用想太多,该快就快,该慢就慢,车会跟着你的节奏走。

有天晚上下班,堵在三环上,走走停停。当时天上飘着小雨,前面的车灯在湿漉漉的路面上拉出长长的光带。我突然想起提车那天销售说的话:“马自达做车,讲究的是人和车的关系。”当时觉得这话挺虚的,现在倒是有点明白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