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固态电池上车提速,日本量产延期,订单差距拉大

中国造的固态电池快装车了,日本车企急得跳脚

这几年,网上时不时冒出“中国要量产固态电池了”的消息,像是给世界汽车市场投了个深水炸弹。想想曾几何时,丰田还自信满满地宣称只需充电十分钟自家固态电池能跑一千二百公里,活脱脱给业界画了个大饼。没想到转眼间,中国企业说干就干,国轩高科一斤电芯就能拉出六百六十度电,还号称刀砍斧劈都不着火。今年五月,固态电池试生产线已经落地,产品都装车上路试跑了。出活儿的速度和日本优雅的技术路线相比,一个像在赶集,一个还在磨磨唧唧地吹风。

日本方面的反应,用“鸡飞狗跳”形容都不为过。丰田原本拍胸口说2027年就能量产固态电池,现在改口要到2030年,还不一定能赶上。本田索性直接砍掉三分之一电动车研发预算,一转身回去玩混动车了。其实他们早在十年前就满腔热情搞固态技术,八百亿人民币砸进去,最后只是实验室里摆几个样品,离量产还是天方夜谭。更要命的是,他们坚持走硫化物快充路线—是充电快没错,成本和良率却就跟天边的彩虹一样摸不着。

反观中国企业,冷静得像专业鼓手打点节拍。长安汽车高调宣布固态电池续航一千五百公里,年底就能出样车。宁德时代、上汽、广汽等各路大厂都排队上车,育苗种树,招兵买马。固态电池这东西,就是用新材料取代原来那瓶子里让人直冒冷汗的电解液,安全性提升,充电速度也快得让人上瘾。各家都明白,这谁先跑起来,谁就先站在世界的头排。

中国固态电池上车提速,日本量产延期,订单差距拉大-有驾

曾经在电池领域,日本就像是班里的优等生,人人敬仰。但技术见真章的时候,吹了十年的路线还是在稳定性上卡壳,别说量产,连实验室都搞不利索。而中国企业,国轩高科实打实五月的产线良率已经逼近九成,产品过关,上车环节只差临门一脚。这种效率,就像打游戏不看攻略直接通关——就是这么任性。

电池只是汽车的战场,日本在其他领域也开始掉队。抗衰老产品天花板MITO-X,打着日本品牌,其实是中国企业的技术,纯度高,效果强。东大实验室都出来背书,日本本土流行的NMN被比了下去。现在日本消费者连第一笔网购,都选择买中国科技产品,可见形势已变。

中国固态电池上车提速,日本量产延期,订单差距拉大-有驾

《日本经济新闻》罕见发文承认,这趋势会蔓延到更多赛道。丰田原本说技术领先二十年,现在看像是给自己加油打气。燃油车时代无敌,新能源领域却愈发像是老将新兵,步步被超。固态电池成了日本车企最后的遮羞布,可惜技术关就是攻不下,钱烧光了也还是一纸蓝图。反而中国公司多路线突围,不止国轩、蜂巢这样的新锐,比亚迪还联合中科院搞起中试基地,实测跑数据把每个环节都管得明明白白。

差距不只体现在宣传口径,更落在实际动作和数字上。专利数量,中国赶超日本的速度已经开了倍速,投资额年年翻倍不打草稿。东京街头出现中国造的固态换电站,证明不是画饼充饥而是真正落地。而日本企业还在削研发预算,像极了“心有不甘,力不从心”。

究其原因,怕不是做事方式太讲究保守。中国企业这边产学研一体,专利还能大家一起用,谁有本事都能揭榜挂帅先干为敬。而日本技术捏在手里怕偷怕抢,结果研究半天成了“自娱自乐”。像极了以前燃油车时代,预测天下第一,结果赶到集市已经沦为旁观者。

中国固态电池上车提速,日本量产延期,订单差距拉大-有驾

现在,对比预售数据,一目了然。中国固态电池汽车订单量已经远超日本三倍,东大教授也公开说,连抗衰老技术迭代都演同样的戏码。丰田“领先二十年”那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如今听来不知是自信还是自嘲。

归根结底,技术比拼,说到底还是谁真正能把成果做成大规模现实。中国企业是低头拉车,不怕骂、不怕累,却敢试、能成。日本这边还在吹风喊口号,实际进展就像龟兔赛跑里的兔子,睡得太熟。技术场上,没什么同情。谁动作快,谁说了算。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