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无人车被红薯摊堵死:所谓高科技,终究败给了“草台班子”

兄弟们,每次一聊到什么“无人配送”、“AI赋能”,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一幅哭笑不得的画面:一台闪着未来之光的、价值几十万的无人配送小车,在晚高峰时段,被一个卖烤红薯的大爷的三轮车堵在胡同里,动弹不得。小车的激光雷达扫了半天,算法烧了CPU,最后只能通过车顶的喇叭,用合成的少女音客气地喊:“您好,请您让一让,您的烤红薯挡住我去路了。”大爷耳背,还以为是促销的,回头乐呵呵地问:“闺女,来一斤?”

这就是我对所有高科技落地前最真实的想象,一个大写的“草台班子”舞台剧。PPT上画的是星辰大海,是成本降低一半,是效率飞天,是债券信用评级蹭蹭往上涨,是投资人看了都得哭着把钱塞给你。但现实呢?现实是那个卖烤红薯的大爷,是突然窜出来的野猫,是熊孩子在无人车上贴的小广告,是市政道路施工队挖了坑忘了填。所有这些,在算法模型里都叫“边缘案例”,但在我们的生活里,这叫日常。

说白了,现在吹无人配送能如何如何改善企业财务,提升偿债能力,这事儿的逻辑,跟一百多年前的人讨论“马车夫协会应不应该投资汽车制造厂”差不多。1900年那会儿,第一批烧油的“怪物”开上路,马都吓得满街跑。当时的“前瞻性”分析报告肯定也会说:这玩意儿不用吃草,不用休息,跑得还快,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未来拥有汽车的运输公司,他们的“债券”肯定更值钱。

逻辑硬不硬?非常硬。但他们当时没算到的是,这中间隔了多少坑。没有加油站,没有铺装公路,没有交通规则,更没有会修车的师傅。第一批买车的老爷们,本质上都是给技术探路的“付费测试员”,他们的日常就是今天在这儿抛锚,明天在那儿陷进泥坑。从“汽车”这个概念出现,到它真正成为一个能稳定创造利润的产业,中间至少隔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整整一代人的折腾。

历史总在押韵地犯傻。我们今天看无人配送,觉得是天大的创新,是物流业的“终极解决方案”。但本质来看,它只是历史循环中的又一个“汽车替代马车”的故事。故事的A面,是科技改变世界,效率为王。故事的B面,则是漫长的、混乱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基础设施适配期”。你以为最大的投入是买几台无人车?错了,最大的成本,是改造整个社会。你需要高清地图、无死角的5G信号、全新的交通法规、专门的停靠点、充电桩网络,甚至需要一种全新的社会共识——比如,大家得接受你家小区里有一堆铁皮盒子整天跑来跑去。

一台无人车被红薯摊堵死:所谓高科技,终究败给了“草台班子”-有驾

所以,当有人跟你说,某某物流公司因为用了无人配送,成本降低了,所以它的债券更安全了。你得多个心眼,问一句:这是第几个月的财报?这个“成本降低”的实验,是在一个方圆五公里的“示范区”里跑出来的,还是在全中国三十多个省、几百个城市、几千万条毛细血管一样的街道上跑出来的?示范区里跑出来的数据,那叫“实验室样本”,跟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跟公司真的赚钱,中间还隔着一个太平洋。

一台无人车被红薯摊堵死:所谓高科技,终究败给了“草台班子”-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总盯着“无人”这两个字,觉得核心是技术。其实核心是人性。资本为什么拼了命也要搞无人化?真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快收到快递吗?别天真了,兄弟们。本质上,这是资本和劳动力之间一场持续了几百年的“猫鼠游戏”进入了新阶段。人,作为生产要素,太“不靠谱”了。人会累,会生病,会要求涨薪,会组建工会,会有情绪,会摸鱼,会跳槽。对于追求利润确定性的资本来说,人这个变量,太复杂,太不可控。

而无人车呢?一个完美的“预制菜”员工。它不要求五险一金,不抱怨996,不关心节假日三倍工资,只要有电,它就能像一块石头一样沉默地干活,24小时连轴转。它的成本是固定的,折旧是可以精确计算的,它的效率是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提升的。这才是整个故事里最诱人的部分。无人配送卖的不是便利,它卖的是一种叫“绝对可控性”的奢侈品。这东西一旦成熟,资本就等于拥有了一支绝对忠诚、永不背叛的钢铁军团。这对于企业的长期估值模型来说,简直是上帝之音。

一台无人车被红薯摊堵死:所谓高科技,终究败给了“草台班子”-有驾
一台无人车被红薯摊堵死:所谓高科技,终究败给了“草台班子”-有驾

所以,你看,事情的本质就清晰了。现在谈论无人配送对债券评级的影响,有点像在讨论一个三岁小孩未来考清华还是考北大的可能性。方向可能是对的,但过程会充满无数的变数。中间他可能会沉迷游戏,可能会早恋,可能会叛逆期跟爹妈干仗。任何一个岔路,都可能让最终的结果完全不同。

对于我们这些用真金白银在市场上讨生活的人来说,“祛魅”是门必修课。把那些高大上的叙事翻译成接地气的大白话。所谓的“新质生产力”,翻译过来可能就是“想办法让你更便宜地加班”;所谓的“数字化转型”,翻译过来可能就是“老板想知道你上班每一分钟在干嘛”。而这个“无人配送提升信用评级”的故事,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正在努力地、不计成本地,想用一堆铁疙瘩换掉那帮难伺候的快递小哥,这事儿未来要是成了,我们就能赚大钱,所以现在请大家先投钱支持我们搞研发。”

一台无人车被红薯摊堵死:所谓高科技,终究败给了“草台班子”-有驾

这就像一场宏大的赌局,赌的是技术突破的速度,和我们社会基础设施以及法律法规的演进速度,哪个更快。赌赢了,是下一个时代的亚马逊;赌输了,就是一堆停在仓库里积灰的、昂贵的“高级玩具”。而我们这些普通人,总是在为这些宏大的梦想和喧嚣的泡沫买单。

我们为每一个聪明的机器欢呼,却忘了它们学会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如何拿走我们的饭碗,这事儿想想还挺朋克的。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