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浪潮中,红旗品牌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存在之一,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人们对于自主高端品牌的厚望。而作为红旗旗下的中型SUV,红旗HS5凭借强大的综合产品力,在20万级燃油SUV市场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为数不多能与合资对手对抗的燃油车型。随着新能源浪潮的汹涌而至,红旗也带来了一系列纯电及插混车型,日前红旗P301谍照曝光,新车可以看作是红旗HS5 PHEV的插混版本,一起来看看新车的表现吧。
在设计层面,红旗HS5 PHEV继承了燃油版车型的精髓,依旧是大气磅礴的家族式设计语言,不过作为一款PHEV车型,设计师们在细节之处进行了调整。比较显著的便是前脸部分的改变,原本的“高山飞瀑”式的直瀑格栅,被调整为半封闭式的处理,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品牌的核心辨识度,又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空气动力学表现,而标志性的红色贯穿式旗标,依然醒目地镶嵌在中网之上。两侧的LED大灯造型锐利且富有张力,内部的双光透镜模组也能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日间行车灯的造型设计同样不落俗套,勾勒出硬朗的前脸轮廓。
红旗HS5 PHEV车身侧面的的体量感相比燃油版似乎有所提升,轮廓更加饱满,前翼子板处的红色徽标依然得以保留,侧窗的镀铬饰条也从原来的全包围改为半包围式设计,门把手依旧采用了传统的外露式设计,还选用了双色设计的全新轮圈,这种搭配方式在强化豪华感的同时,也为整车侧面的视觉效果注入了更多活力,使得整车的风格更加协调统一。车尾部分的设计变化也同样不小,与燃油版的贯穿式尾灯不同,红旗HS5 PHEV改为更具层次感的分体式尾灯布局,并且灯罩经过了熏黑处理,后保险杠的样式也更加简约化,整体线条流畅,与车尾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
内饰方面暂未曝光,不过猜测红旗HS5 PHEV会延续燃油版在内饰设计上的高水准表现,做工精致程度和用料水平都无需担心,应该也会保留大量实体按键。参考燃油版的内饰风格,红旗HS5 PHEV的内饰大概率也会采用全液晶仪表盘+悬浮式中控大屏组成的双联屏设计,预计将搭载全新的车机系统,车载芯片也有望迎来更新。
作为参考,燃油版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4785mm/1905mm/1700mm,轴距为2870mm,猜测红旗HS5 PHEV的各项数据相比于燃油版会有小幅提升,依然定位于中型SUV。参考燃油版宽敞舒适的乘坐体验来看,红旗HS5 PHEV的舒适性应该也不会让人失望,预计前排座椅将支持电动调节、加热、通风等功能,后排座椅也支持靠背角度调节与加热功能。从谍照可以看出,红旗HS5 PHEV后备箱离地高度较低,尾门开口也比较大,方便取放大件物品,电动尾门应该也不会缺席。
动力方面,红旗HS5 PHEV将搭载一套源自红旗“鸿鹄”混动平台的技术,参考同平台的红旗H5 PHEV,可以推测其动力组合将是1.5T发动机与电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这套系统目的是实现兼顾燃油经济性和纯电行驶的特性。具体参数方面,可参考红旗H5 PHEV,其中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0kW,而电机最大功率为168kW,零百加速7.2秒,红旗HS5 PHEV的动力表现可能会更加充沛,能够提供不错的加速能力和顺畅的驾驶体验。更值得一提的是,红旗H5 PHEV上的1.5T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5.21%,红旗曾表示“鸿鹄”平台混动专用发动机的更优热效率可达48.83%,将会搭载在全新的混动车型上,不知道红旗HS5 PHEV会不会采用这款热效率更强的发动机,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作为一款插混车型,红旗HS5 PHEV的续航表现也可以参考红旗H5 PHEV,它提供了容量为18.4kWh与23.9kWh两种电池组,根据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分别可达130公里与170公里,这意味着在大多数城市通勤场景下,用户可以实现以纯电模式为主的用车方式,显著降低使用成本。同时支持60kW的直流快充技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对长途续航的担忧,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使用体验。综合续航算得上一大亮点,红旗H5 PHEV的CLTC工况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600公里,推测红旗HS5 PHEV的表现也不会差。
总的来说,红旗HS5 PHEV的出现,标志着红旗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试图在保留品牌核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先进的插电混动技术,来满足当下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展现了红旗品牌在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上的决心。至于价格方面,可以参考红旗燃油版车型与插混版车型的价格体系,差价普遍在4万左右,因此猜测红旗HS5 PHEV的指导价可能在22万~30万区间,有望吸引那些既看重品牌价值,又希望拥抱新能源趋势的消费群体。当然未来的市场表现如何,还需要时间和消费者的检验,它的最终命名也很有可能并非红旗HS5 PHEV,更多消息有待官方披露,让我们拭目以待。
友友们,你们觉得红旗HS5 PHEV怎么样呢?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小桃,并为小桃点赞留言哦,小桃需要大家的关注,并会为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