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骑边充电”,这新鲜词儿一听,比升职加薪、中彩票还让人心跳加速,仿佛电动车从此永不断粮,取电如喝水,骑到天荒地老也不用充电。你说这不是科技的春天,是商家的开小差吧?现在连充电宝都在担心被淘汰,电动车却开始玩“能量回收”概念,不明真相的群众当然高呼“买买买”,恨不得用脚投票,把家里那辆两天一充的老旧电驴送进博物馆,换个新款,迎接摩擦起电的新纪元。
然而啊,人类历史的进步从来都不是广告说了算的。如果真能边骑边充电,不如直接改造氢气球,让人类都住在空中,省电不是目的,炫技才是使命。可惜事与愿违,商家那句“边骑边充电”,听起来像是电动车界的高端魔术,实际上它就是一个物理老师讲课时的动能回收。可能大家没听懂吧,反正商家也没想让你知道太多,知道得多了就不交智商税了。
聊聊动能回收,这是个祖传技术,电动车不是第一才用,电动汽车早就玩了好多年,高铁也拿它当家常便饭。问有多高端?其实只要你初中物理及格,就能明白:刹车时车轮要慢下来,惯性还在,电机就逆向工作,变成发电机,把多余的能量收回来,存进电池。没电发电,有电用电,这逻辑要是在数学老师那儿,估计又要被叫家长,说学得像在玩笑。
说“边骑边充电”是噱头,有点冤,但拿它当救世主就不厚道了。要是你信得太纯,觉得骑得越多充得越多,那赶紧醒醒吧:你下坡滑行,刹车时收点电,还有点儿像个节能环保人士;可要是拼命加速,电机当苦力使,哪怕脑子里都是能量回收的MAP,实际是你在用电带动地球自转。
商家最喜欢用“科技改变命运”这句话来卖车,把“能量回收”吹成“免费续航”,甚至送你一份智商优待券。实际上,这技术比你想象中还谦虚,只在刹车、减速、下坡时有效。正常骑的时候,电机还是在深情耗电,别看它反向工作,回收回来的那点电,顶多够你从小区门口溜达到菜市场,回来的路上手机还得再充一次。
当然,我们不能一竿子打死动能回收。家里有个懂行的亲戚,买了新款电动车,逢人就吹:“这才叫新能源,骑的每一脚都能省电,环保你也看得见!”结果用了一周,发现电池续航比前两年多跑了三公里,差点因为“多余的电”迷路在拥堵的十字路口。后来才明白,所谓的“边骑边充电”,其实就是“边刹车边捡土”,下坡顺便捞个零花钱,别的啥都别想。
这年头,厂家为了让马路上的老司机们主动掏钱,连卖点都开始拼凑马赛克了。听起来科技炸天,其实功夫在商家嘴上,动能回收本质是给你个心理安慰:你骑车不是消耗电,你是在用行动支持可持续发展,顺带期待下一次堵车能赚点能量,最后省下一个月的电费买根辣条。
道理大家伙现在都明白了吧,想靠“动能回收”续命,跟靠彩票中奖治脱发差不多。真要指望电动车变身电厂,你家狗都坐不住了,天天想着带它巡街跑电费。这技术虽然不假,不是商家的抽风,还是值得点赞,但功效嘛,说一千道一万只在极小范围——比如堵车、红绿灯多或者小区门口挤鸭子的早高峰。正常骑行时,你那一箱子动力,和捡瓶子的老头差不多,捡到能量回收算缘分,捡不到也正常,别太较真。
回收的能量能多跑几公里?普遍说法是3-5公里,但这一公里你得花两瓶矿泉水的钱,或者拿它去换手机流量,实际体验就是“心理续航”上涨了百分之百,电池续航涨了百分之三。不信你天天拉着刹车骑,电池多跑五公里,你的后座估计也多了几个洞。城市里红灯多、走走停停,动能回收能起点儿作用,但你要郊区撒欢,平地直线,期待这一功能救命,就是对商家最大的宽容。
以前总听“科技以人为本”,但现在“科技以套路为魂”。动能回收这是个马甲技术,高铁用它能回家,电动车用它能多骑几步,但谁真把它当续航灵丹妙药,能省电到地老天荒?还是得买大电池,大容量才是电动车的硬通货。别被广告忽悠,买车认准电池和电机,动能回收只是小道修炼,能助你在堵车路上续几口气,但终归没法让人类摆脱充电线的桎梏。
说到这儿,不免想起当年电视机加“变频节能”贴纸,好像机器一夜之间开悟了,打开后都能自行发电。现在轮到电动车自带“边骑边充电”,实则就是“边刹车边感慨,边下坡边省电”。厂商所有的科技树,不管怎么点,最后还不是把电池做大,电机做高效,你的驾驶习惯决定了电池能活多久,动能回收能捡几分。
当然了,如果你实在对续航焦虑,还是建议多充电,多锻炼,安全驾驶,实在不行上网骂骂厂家,不然就像我,天天在电动车推车回家的路上,念着“技术改变命运”,却发现命运还是没被改动,电池用完技术都没发功。
最后,给大家一剂解药:别把“边骑边充电”看成人生的转机,它是个靠谱的技术,但靠谱得像自动关灯一样,仅仅帮你节约一点点电,把省下来的心理安慰留给下次堵车用。选车时还是看电池大小,电机效率——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拼硬件,梦想总被续航打败。至于“能量回收”,就和我朋友圈里的健身打卡一样,只是锦上添花,千万别指望它能让你骑到马里亚纳海沟深处。
假如哪天“边骑边充电”真能让你骑出无限续航,估计太阳都得收电费。我这人太抠,总想薅科技羊毛,到头来刷了十公里刹车,一次都没捞着免费电,商家笑了,我的电池还在流泪。转念一想,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吧:有些技术能让你多跑几步,但生活还是要靠脚踏实地,就像电动车,不充电你回不了家,不吃饭我也写不出稿。要是真挣到免费电,记得分我一口,别让我孤独地在充电站旁,看着风景,顺便后悔当年为什么没买更大电池。
有人问我怎么看这玩意儿,我说:你信则有,不信默认,跟宣传企业一样,看看不吃亏,信了不伤身,“省电续航”的锅大家都在背,有些技术就是这样——能多跑几米,可改不了你的人生轨道。要真想靠它逆天改命,你不如先拜一拜广告部门的文案,毕竟他们才是真正的能量回收大师,一句“边骑边充电”,就让我们多消费了一年,希望下次回家,电还是够用,笑话也别太难听。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