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汽车厂造三轮,这玩意真就成了香饽饽?
电动三轮,从前可真是不起眼,谁家里用还被人说成“就图个便宜”。隔壁王师傅去年换了新车,三轮老铁壳扔在院子里,小孙子还拿着当坦克玩。最近天气转热,村里胡同口一下多出好几个新款三轮,雨棚设计挺讲究,邻居瞅着还讨论说,这车以后搞不好就是主流。
早前听说奥迪也下场了,没想到还真有点苗头。奥迪和印度那边的一家初创公司Nunam合作,出了个电动三轮,在微信群里炒得沸沸扬扬。尺寸和休三也差不多,车头挂着奥迪四环,瞬间高档不少——就是贴个标都能变味儿。说实话,这车骨子里还是瞄准印度的街头,顶上还镶了块太阳能板,大夏天还能多发点电。可你真要细扣,电池都是奥迪退役电池拆下来拼的,听嘿嘿师傅讲,这种电池如果严格维护,挺耐造,加上太阳能辅助,跑百来公里不亏。但到国内,正规三轮市场早被分得七零八落,奥迪这路子基本没戏。村里人打趣说奥迪要来,就得先学会加水壶暖手。
说起来三轮还真有不少冷门配置,像有人曾在群里晒过“触摸屏导航”,真就给三轮装上了新能源内味儿。前阵子五菱传出一张三轮概念车图,真假咱也不敢讲。销售小李喝酒间隙讲过两句,说是前后碟刹,带ABS还加了陀螺仪防侧翻,听着比俺家半年前那辆铁皮三轮科技多多了。轮胎竟然有5.0-14寸,半热熔,路上村道坑坑洼洼都能吃得住。动力系统,群友自测说112KW电机+200CC发动机,混动的,极速暴到80码,续航吹到600多公里。如果真有这玩意儿低价上市,后院那台老国标三轮早就歇菜了。
最近打麻将的时候,碰到隔壁老胡调侃,”新三轮能上绿牌吗?”据交管所说,这种混动车型审批很难,名头还是停在草案阶段,官方没明点头。村里老韩去年跑修理铺,说ABS其实没啥用,关键是陀螺仪,真救命。碰到颠簸路,我之前三轮都能晃得要命,现在新车只要正确安装,弯道不飘。
翻一翻国外花样,丰田那个倒三轮就不太一样。前双轮,后面单腿支撑,车长只有两米三几,宽连一米都不到,一般人看着还以为电动轮椅。倒三轮藏着双电机,单轮功率两千瓦,顶多跑五十多码。关键还是主动倾斜技术,电子陀螺仪自动调节车身,不像传统三轮一打弯就容易翻。师傅都说,安全气囊碰撞感应这玩意就像高配轿车,平常没啥用,可真要顶上一回就是命。
车友群前阵子爆八卦,说有家国产品牌搞“仿丰田倒三轮”,但国内法规始终没跟上电三轮细分,倒三轮说到底,交警看到眼都是一脸懵。倒不如说雅迪那种正三轮硬拿“不倒翁”称号,实际效果也马马虎虎,路面复杂点还是吃力。
现在电动三轮国内格局算是定下来了,金彭、宗申这些老字号几乎霸住了入口,啥时候见村里新车,十有八九这两个标。小品牌也站着不倒,去年赵二胖提的那台“暴力小白”,外观平平但电控部分全是国产杂牌,竟也用得顺心。汽车厂想撕开高端三轮这块蛋糕,门槛还挺高。师傅说这事往后不知怎么变,要么就像桑塔纳传说,一头扎进二手市场,时不时被翻出来搞个新故事。
去年盲目跟风买三轮的老陈,年底发现这车挡风玻璃竟带自带除雾,冬天早晨一跑,温吞气流吹得鼻子痒痒。群里还有人把座椅拆了装孩子自行车坐垫,只为多点空间,不知道这算不算奇葩升级。说来也怪,三轮配置越吹越玄,但磨合半年有的地方还会嘎吱响,销售一句话把人打发:“三轮儿,这玩意能动就行,别太计较。”
早市刚散,路边偶尔能瞧见去年买的新款三轮,老头们坐在雨棚底下喝茶,聊些“电机生锈了咋办”“陀螺仪换油要紧吗”这些琐事,也算是市井独有的汽车八卦了。老李的那辆五菱三轮,想转手,结果就被邻居小王用来收垃圾,车里的太阳能板那天突然闪烁,还吓得猫都跳下来了。
听得多了,对于汽车厂商做三轮这路子,村里人嘴边常挂一句,“搞笑归搞笑,好用才是硬道理。”有的车用久了,电池第二年就亏电,修车铺师傅满嘴跑火车,补一句“天底下没有修不好的三轮,只有舍不得花钱的车主”。也算别有味道吧,三轮车的那些未解迷思,大概都藏在每户院子边上的旧铁皮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