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第5,销量倒数,湖南摊牌了:电车不是卖的,是硬塞的

讲真,最近看到湖南那个“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红头文件,我第一反应是,这帮哥们儿终于不装了,摊牌了。

什么叫“提升渗透率”?翻译过来就是,我车都造出来了,你们本地人怎么还搁这儿买油车?是不是不给面子?这已经不是市场经济问题了,这是面子问题,是态度问题。这提法全国首次,听着就带劲,一股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决绝。

这事儿的背景特别荒诞。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五,比亚迪、广汽埃安这些神仙都在这儿设了道场,产能拉满,机器臂甩得比DJ打碟都快。结果呢?本地的渗透率,也就是老百姓自己买新能源车的比例,排全国20多名开外。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一个顶级的川菜大师,天天在后厨颠勺,把麻婆豆腐做成了艺术品,结果一问,自己家里人顿顿吃的是隔壁的沙拉。这已经不是菜好不好的问题了,这是家庭内部出了叛徒。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这个《行动计划》根本就不是一份经济文件,它是一份“剿匪檄文”。剿的是什么匪?是本地消费者脑子里残存的“油车惯性”和“充电焦虑”。它表明的态度只有一个:追赶。而且是带着杀气的追赶。

你看看隔壁海南,政策兴奋剂一打,渗透率直接干到全国第一,成了修仙界的化神期大佬。湖南一看,自己还在炼气期磨蹭,心态直接爆了。产量第五,销量二十,这传出去,以后在牌桌上还怎么跟人吹牛?

所以,别看文件里写的都是“消费环境优化”、“补能设施提升”这些温文尔雅的词,它的潜台词只有一个:加大,加大,再加大!要把新能源车的使用体验,用最粗暴的方式,直接给你灌到满。

我们来解构一下它的几个骚操作,简直就是一场针对油车的“闪电战”。

第一招,叫“破心魔”。

消费者怕什么?怕保险贵,怕没钱买。行,文件说了,深化车险改革,意思就是按着保险公司的头,让他们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拒保套路。然后针对年轻人,搞低首付、长周期金融方案。这是什么?这就是告诉你,别用“穷”当借口了,今天就算你兜比脸干净,我也要让你把电车开回家。这是阳谋,赤裸裸的阳谋。

第二招,叫“断粮草”。

产量第5,销量倒数,湖南摊牌了:电车不是卖的,是硬塞的-有驾

油车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加油方便。新能源车最大的痛点是什么?充电麻烦。好,湖南这波直接掀桌子了。它不跟你玩什么逐步布局,它要搞“村村通充电桩”。什么概念?就是要把那些“电子奶瓶”一样的充电桩,插遍三湘四水,让你以后在村里找个充电桩比找个公共厕所都容易。

产量第5,销量倒数,湖南摊牌了:电车不是卖的,是硬塞的-有驾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特斯拉车主,对这点感触太深了。以前开电车回老家,那叫一个卑微。全程盯着续航,不敢开空调,看见个服务区跟看见亲人一样。现在湖南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朝圣式的补能,变成呼吸一样简单。只要充电桩够多,续航焦虑就是个笑话。这和武功一个道理,你的招式再精妙,我直接开金钟罩铁布衫,站着让你打,你破不了防,就是破不了防。

说到农村,我就想起我老家那帮大爷。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什么?不是什么激光雷达和算法,是村口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和躺在马路上晒太阳的大爷。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湖南把充电桩铺到村里,本质上就是承认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市场的未来,不在五道口的写字楼里,而在这些最混乱、最不讲理的毛细血管场景里。谁能搞定农村,谁就赢了。

产量第5,销量倒数,湖南摊牌了:电车不是卖的,是硬塞的-有驾

第三招,更狠,叫“釜底抽薪”。

文件里还提了一嘴氢能源。诶,这就很有意思了。现在大家一提新能源,就是电车。但湖南告诉你,格局要打开。氢能源是什么?是战场的未来,是修仙小说里的“灵界飞升通道”。虽然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但必须提前布局。在高速服务区、物流园搞加氢站。

这是在干嘛?这是在进行一种精神上的PUA。它告诉你,你看,我们连氢能源这种未来的压缩毛巾都给你准备好了,你还在纠结眼前的电车?你落伍了。这种心理上的压迫感,比任何补贴都来得凶猛。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政府文件解读成一场修仙渡劫,可能有点魔幻,但讲真,现实比这魔幻多了。

你看,这整件事的内核,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政策。它是一场被逼上梁山的“自爆”。因为湖南发现,在新能源这个黑暗森林里,不存在体面的存量竞争,只有你死我活。你不发疯,别人就会逼你发疯。与其等着被别人卷死,不如先把自己逼疯,然后用自己的疯狂,去传染整个市场。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也别吃了。

说白了,就是急了,真急了。

当然,这个计划对我们普通人是好事。保险便宜了,贷款容易了,充电方便了,停车甚至可能都免费了。简直是把福利追着往你嘴里塞。但是,我们必须看透这层糖衣炮弹背后的真相。

真相就是,这是一场宏大的“清库存”运动。本地生产的汽车,用本地的政策消化掉,形成一个完美的内循环。至于消费者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要上去,排名要上去,面子要回来。这种感觉,就像我妈非要我觉得冷,一个道理。

产量第5,销量倒数,湖南摊牌了:电车不是卖的,是硬塞的-有驾

所以,这个《行动计划》最终会带来什么?

算小账,老百姓买车用车确实爽了。算大账,湖南的新能源产业链更稳了,GDP也更好看了。但真正的赢家是谁?不是我们这些占了点小便宜的消费者,也不是那个宏大的“双碳”目标。

真正的赢家,是那个在牌桌上第一个发疯的哥们。因为他成功地把所有人都拉到了自己的疯癫节奏里。他用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告诉你,在今天的中国车圈,讲道理、讲逻辑、讲市场规律,已经没用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湖南,选择了前者。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