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没坐过这么脏的高铁!"7月21日下午五点半,苍南站开往无锡的G7350次列车上,一位乘客举着手机拍摄的视频在网络炸开了锅。本想花高价享受商务座舒适服务的王女士(化名),刚坐下就发现座椅缝里积着厚厚的灰尘,小桌板内侧更是布满陈年污渍,这让她瞬间没了乘车的好心情。
高端商务座咋成了"灰尘收集器"?
视频画面里,白色商务座椅的缝隙中清晰可见黑色污垢,小桌板翻开后内侧边缘沾满不明污渍。王女士在镜头前气愤地说:"这哪是商务座?简直像二十年没打扫过的老房子!"这条短短15秒的视频,在24小时内就获得超过800万播放量,评论区瞬间被"太恶心了""高价低质"的留言淹没。
据同车厢乘客李先生回忆,当天列车出发前,保洁人员只是简单擦拭了桌面,对座椅缝隙和隐蔽部位完全未做处理。"我们多花一倍票价买的服务,难道就值这种卫生标准?"这位经常往返沪杭的商务人士表示,自己每次都会优先选择商务座,这次经历让他对高铁服务产生严重质疑。
铁路部门连夜整改:从"应急擦拭"到"深度保洁"
面对舆论压力,上海铁路局南京客运段在23日晚间发布情况通报。通报显示,涉事列车当天值乘班组在接到乘客反映后,立即对问题区域进行了擦拭清理,并向乘客致歉。当晚列车入库后,更是组织了全面深度保洁,重点清理了座椅缝隙、小桌板等卫生死角。
"我们真诚接受社会监督。"客运段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建立商务座"一客一清"制度,每趟列车到站后都会对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清理。但当被问及具体清洁标准时,该负责人坦言:"过去确实存在清洁盲区,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30天换垫子却不管小桌板?清洁标准遭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12306客服此前回应称,商务座靠垫每30天更换一次,但未提及小桌板等部件的清洁频率。这种"重表面轻细节"的清洁标准,在乘客中引发更大争议。
"就像五星酒店只换床单不擦马桶,这算哪门子高端服务?"网友@高铁常客的比喻获得2.3万点赞。更有铁路爱好者指出,日本新干线商务座每天都会用吸尘器清理座椅缝隙,德国ICE列车甚至配备一次性坐垫套。
对此,铁路部门相关人士解释称,国内高铁每天运行时间长达18小时,完全参照国外标准存在现实困难,但承诺将在3个月内完成清洁流程升级。
乘客支招:遇到脏座怎么办?这三招要记牢
这起事件也催生出"高铁卫生维权指南"。经常出差的张女士分享经验:
上车先检查隐蔽部位,发现卫生问题立即呼叫乘务员
拍照录像保留证据,通过12306APP在线投诉
拒收"已清理"的敷衍答复,要求当面确认整改效果
"我们不是要刁难工作人员,只是希望得到与票价相匹配的服务。"张女士的话道出了多数乘客的心声。据统计,2025年以来12306平台收到的卫生投诉同比增长47%,其中商务座投诉占比达32%。
从"速度革命"到"服务升级"的必经之路
回望中国高铁发展历程,从时速350公里的"速度革命"到如今追求"服务品质",这场转型注定充满阵痛。业内专家指出,当硬件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后,软件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这次事件是坏事也是好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研究员王明认为,它暴露出高铁服务中"重运行轻维护"的思维定式,倒逼整个行业建立更科学的清洁标准和服务体系。
目前,铁路部门已在全国300余组动车组试点"卫生质量可视化"系统,乘客可通过扫码查看当日清洁记录。这场始于灰尘的风波,或许将成为中国高铁服务升级的新起点。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为上海铁路局南京客运段官方通报、12306客服回应及公开报道,部分乘客观点经匿名处理,如有具体诉求请通过官方渠道反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