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为何不用定速巡航?多用几次就懂了,原因很现实

现在买车,配置单上要是没个“定速巡航”,感觉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销售人员会把它夸得天花乱坠,说是长途驾驶的福音,能解放右脚,缓解疲劳,简直是科技改变生活的典范。

听起来确实很美好,高速上一按按钮,车子就能自己保持速度往前跑,驾驶员就能稍微放松一下。

可奇怪的是,你在路上问问那些天天跑车、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们中很多人对这个功能却不怎么感冒,甚至有人明确表示,自己车上有这个功能,但几乎从来不用。

老司机为何不用定速巡航?多用几次就懂了,原因很现实-有驾

这就让人纳闷了,这么一个听上去很高级、很方便的功能,为什么到了真正懂车、懂路的人那里,反而成了个摆设呢?

这背后,可不单单是个人习惯那么简单,而是藏着许多在实际驾驶中用血和汗换来的经验和教训。

咱们先从最要紧的安全说起。

定速巡航工作的原理,说白了其实相当简单,甚至有点“一根筋”。

你设定一个速度,比如一百公里每小时,它的任务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命令,让车速始终维持在一百。

它就像一个忠诚但没有头脑的机器人,只会埋头执行指令,却完全不懂得观察和变通。

高速公路上,你以为路况简单,但实际上瞬息万变。

咱们国家的公路,特别是节假日期间,车流量有多大,大家心里都有数。

各种车辆交织在一起,你很难保证前方几百米内都一帆风顺。

可能前面一辆大货车突然爆胎,掉下来一块篷布;也可能旁边车道的车不打转向灯就猛地并线过来;甚至有时候,前方车辆会因为看错了路牌或者接电话,毫无征兆地来一脚急刹车。

在这些突发情况下,定速巡航是完全没有预判能力的。

它的电脑里没有“危险”这个概念,只会继续傻乎乎地维持着你设定的速度往前冲。

这时候,唯一的指望就是驾驶员本人。

老司机为何不用定速巡航?多用几次就懂了,原因很现实-有驾

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

当你开启定速巡航,右脚长时间离开油门和刹车踏板,整个人会不自觉地进入一种“半休息”的放松状态。

你的注意力可能会从高度集中的驾驶模式,切换成相对松懈的“监控”模式。

当危险突然出现时,你的反应链条会比平时长得多。

首先,你的大脑要从放松状态切换到紧张状态,识别危险;然后,大脑发出指令给你的脚;最后,你的脚需要从休息的位置,迅速移动到刹车踏板上并踩下去。

这整个过程,比你脚一直悬在油门附近,随时准备切换到刹车要慢上至少一到两秒。

在时速一百二公里的高速上,一秒钟车子就能开出去三十多米。

这短短的延迟,往往就是事故和避险之间的区别。

很多老司机都表示,那种紧急关头脚下找不到刹车的感觉,试过一次就再也不想经历了。

他们宁愿自己脚累一点,也要把车辆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踏实感,是任何电子设备都给不了的。

说完了安全,咱们再来聊聊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钱,也就是油耗。

很多人有个想当然的观念,觉得车子保持匀速行驶肯定最省油,那么定速巡航不就正好是省油神器吗?

在理想状态下,比如一望无际、绝对平坦的戈壁公路上,这个说法或许成立。

但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路况要复杂得多,尤其是丘陵和山区,上下坡是家常便饭。

老司机为何不用定速巡航?多用几次就懂了,原因很现实-有驾

在这样的路上使用定速巡航,它不仅不省油,反而可能比你自己开还要费油得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还是因为它那个“一根筋”的逻辑。

当车辆开始上坡时,速度会自然下降,定速巡航系统检测到速度低于设定值,就会立刻下达指令:加油!

而且它会毫不犹豫地深踩油门,让发动机转速瞬间飙升,发出声嘶力竭的吼叫,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把速度提上去。

这种开法,油耗能不高吗?

相比之下,有经验的驾驶员在看到长上坡时,会提前稍微提速,利用车辆的惯性冲坡,在坡中则会用一个相对经济的油门开度稳住车辆,整个过程平顺得多,也省油得多。

反过来,到了下坡路段,车辆在重力作用下会越跑越快。

定速巡航为了把速度控制在设定值,唯一的办法就是踩刹车。

于是,你就会发现,明明是下坡,车子却在频繁地自动刹车,不仅把下坡带来的势能白白浪费掉了,还加剧了刹车片的磨损。

而老司机呢,他们会根据坡度选择挂入较低的档位,利用发动机制动来控制车速,既安全又省钱,几乎不怎么需要踩刹车。

这么一上一下几个回合,定速巡航和人工驾驶的油耗差距就明显拉开了。

很多跑长途的货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都做过测试,在多坡路段,用定速巡航比自己开,百公里油耗高出一两升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说,想靠它省油,得先看看你跑的是什么路。

老司机为何不用定速巡航?多用几次就懂了,原因很现实-有驾

最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对驾驶本能的削弱。

开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人与车之间形成一种默契。

你的脚能感受到油门踏板每一毫米的深浅变化所带来的动力回馈,你的身体能感受到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姿态,你的耳朵能听出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声音。

这些都是通过长时间的驾驶实践,慢慢积累起来的“车感”和肌肉记忆。

这种本能,是你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反应的基础。

而定速巡航,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这门手艺的“麻醉剂”。

当你习惯了把速度控制交给电脑,你的脚就渐渐失去了对油门的敏感度,你的大脑也渐渐习惯了不用去精细地控制车速。

久而久之,这种宝贵的驾驶本能就会退化。

等你关掉巡航,回到需要自己控制油门的复杂路况,比如车流密集的城市道路或者国道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开车变得很“冲”,车速忽快忽慢,很难做到平顺。

对于新手司机来说,这个问题尤其严重。

在还没有完全掌握油门和刹车的基本功之前,就过分依赖定速巡航,相当于跳过了打地基的步骤去盖楼,基础不牢,早晚会出问题。

一些驾校教练就非常反对学员过早接触这些辅助功能,就是担心他们会养成坏习惯,丧失最基本的驾驶能力。

总而言之,定速巡航这个功能,并非一无是处。

在那种车流量极小、路况极其简单、一望无际的大直道上,用它来缓解一下长时间踩油门的疲劳,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司机所面对的日常驾驶环境而言,它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那些选择不用的老司机,并不是在排斥科技,而是在便利性和安全性、经济性以及驾驶主动权之间,做出了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更为稳妥的选择。

毕竟,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油门刹车踩在自己脚下,那份随时应对一切变化的主动权,才是漫漫长路上最可靠的保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