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来了!D1润滑油带给中国用户的真正价值
如果你以为发动机润滑油只是一罐油,那你就太小瞧它了。在当今中国,物流运输车辆、工程机械、农业装备每天都在高温高压、风餐露宿、千里奔袭的重负荷下辛苦运转。这些铁疙瘩的“心脏”,常年承受着外界和自身的双重考验——环境恶劣、温差极端,唯有一剂良油,才能让它们长命百岁、动力十足。尤其是潍柴发动机客户,现在终于等到了属于中国人的好消息。
今年7月18日,中国首个柴油机油D1标准正式发布。紧随其上,由潍柴和昆仑联合开发的D1低黏度润滑油率先登场,这可是完全按照中国标准研发的第一款柴油发动机油。一次行业盛会,让这款油成了全场瞩目的明星。为什么?因为它狠狠地打破了过去我们柴油机油“拿着洋标准当圣经”的时代,终于做了自家主人的油。
别以为这个标准来得容易。D1标准背后,是潍柴联合中国内燃机学会、汽车工程学会、中汽研及国内40多家龙头企业、机构,10年磨一剑的结晶。以前欧美订什么标准,我们就用什么油;如今D1一出,国货有了自己的游戏规则。这不仅关乎民族自信,更是技术和话语权的双重突破。
说到发动机,中国人造发动机早已不是三流货色。潍柴,山东重工的王牌,国产发动机领域的Old Money。年产销量全国第一,业务涵盖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船舶、发电全系列。仅国内市场,运行着超过500万台潍柴发动机,是地地道道的国民动力。标杆产品WP13便成为D1标准的测试对象。换句话讲,D1油是中国最懂“中国心”的发动机油。
为什么说“自家油适配自家心”?D1柴油机油不仅照顾了国六及以下排放要求,更精准服务于国内的复杂路况。哪里有高速马拉松、哪里有城乡穿梭、哪里有重载卡车,它都能应付自如。D1油能满足各种高速、重负荷车辆以及柴油发电机组的需求,是真正的“量体裁衣”。
讲到亮点,D1润滑油可不是“只改名字不改料”。它有“金色品质”,真正站在科技制高点上升级行业标准。第一,为中国本土路况专门定制,精准匹配本土发动机,润滑更高效。第二,重载高强度、上下坡、风吹日晒,依然动力满格,真正延长发动机寿命。第三,低黏度带来实打实的节油效果,对油价高企的今天而言更显经济;同时动力输出响应更快,省油就是多赚钱。第四,抗寒能力一流,零下天启动该怎么来怎么来,冷启动损耗大大降低;再寒的天,也不用担心“打不着火”。第五,超强抗油泥,氧化性能升级,发动机内部拒绝积碳、油泥堆积,干净清爽。
有人说,维修靠修,养护靠养。其实“病从口入,三分修七分养”在商用车领域更显重要。现在的用户早已不满足于一味拼更便宜。他们精明地把“花小钱防大病”作为新准则,优质润滑油才是让发动机多跑两年、少进修理厂的法宝。D1油经过一整年的极限测试,换油周期从6万到12万公里,最高甚至抗住了14万公里不换油。数字就是买保险——用得久、进厂少、跑得多,等于多拉几趟货,多赚几票钱。对于卡车司机来说,这是真的能揣进腰包的实惠。
此番D1标准推出,不止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标志着中国重型动力体系步入全新时代。摆脱技术受制于人的历史,“洋油救中国心”一去不返。从今往后,走南闯北的中国发动机,终于拥有了最懂它脾气的本土“血液”。而我们也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说:我们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高性能产品。
最后提醒一句,买润滑油也别只盯着短期价格。持续高效的维护,才是真正的长远账。而D1油,就是写在未来账本上的最大红利——用得顺心,用得省心,用得放心。不信?问问那些已经尝鲜的老司机,看他们怎么选。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