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车出事我全赔!比亚迪掀翻智驾潜规则
车头擦过立柱。
后视镜撞上消防栓。
新手司机手心冒汗——自动泊车又刮了。
明年保费还得涨……
7月9日。比亚迪甩出一句话:智能泊车事故,我全赔 。
不是补贴。不是限额。
修车钱我出。保险你别动。
用户协议里第一次出现“车企全责”。
01 技术底牌,L4级底气从哪来?
“媲美L4级智能泊车”——公告里这七个字炸了锅。
L4意味着什么?
脱手。脱眼。脱脑 。
责任归车企。
天神之眼刚完成史上最大OTA升级:
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车宽秒缩10厘米
车头泊入解决后备箱靠墙窘境
偏置泊车对抗邻车压线霸位
数据才是真护城河。
100万辆智驾车型每天吃掉4400万公里路况。
相当于绕地球1100圈。
地狱级车位?早被中国用户训练出300种解法。
02 掀翻牌桌,友商连夜改条款
行业潜规则碎了一地。
过去智驾出事:
“请驾驶员承担全部责任”——用户手册第27页小字。
特斯拉车主撞立柱?走保险吧。
现在看友商应对:
小鹏推239元/年智驾险,赔完还补800块“安慰金”
鸿蒙智行设500万赔付上限,驾驶员仍是责任主体
比亚迪?终身兜底·不限首任·追溯历史事故
现金碾压更致命。
227.2亿售后资金池压阵。
够赔22.7万辆十万级维修。
某新势力高管哀嚎:“他们把责任做成了标准品!”
03 用户赢了?暗藏三条生死线
新手司机笑了。
销售朋友圈刷屏:“剐蹭算我的!”
但细则里藏着魔鬼:
人为改装导致事故不赔
未激活功能时出事自担
第三方全责?找对方索赔
更现实的是场景局限。
比亚迪明说:仅限泊车场景。
高速NOA出事?请握紧方向盘。
低速成了完美试验场——
5km/h时速剐蹭,维修费常不过千。
比高速事故风险降80%。
04 蝴蝶效应,保险业连夜重算模型
平安保险精算师彻夜加班。
传统车险模型崩了。
“如果车企全跟进,会出现车企自保模式”。
法律空窗期被撕开。
北京刚开放L3测试就遇撞护栏纠纷。
深圳要求智驾车企购买高额责任险。
比亚迪用227亿赌出一个新规则:
敢担责才是真技术。
欧洲媒体惊醒。
德国《明镜》周刊标题:
“中国车企用责任承诺发动科技战”。
05 阳谋收官,十万级市场洗牌
最狠一招藏在价格里。
当别家智驾绑在30万+车型——
比亚迪把天神之眼C塞进7.88万海鸥。
还包赔付。
结果?
秦L车主笑疯:老小区祖传窄位随便停。
吉利星愿销量反超海鸥?但没智驾。
5月比亚迪智驾渗透率79%。
日均激活8.2次,碾压行业均值。
尾声:责任炸弹已引爆
4S店最新话术:
“用自动泊车?撞了算我们的!”
这不是服务升级。
是重构智驾价值逻辑——
当激光雷达数量卷到头。
当算力参数吹上天。
敢签赔付条款的法务部,才是真技术代言人。
泊车只是开始。
比亚迪内部消息:高速NOA兜底已在路上。
友商跟?现金流撑不住。
不跟?用户用脚投票。
227亿押注的终极答案:
智能驾驶的终点不是无人。
是让人类驾驶员——
敢放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