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车企的定价有一套佛祖都算不清的算法,毕竟每一台新车背后都是万恶的资本,和一群精于算盘的中年男人。所以,当余承东冲出来,眼皮都不抬地宣布“尚界H5亏本卖”,我第一反应是,这哥就差没在直播间跳个二人转、顺便喊一句“赔钱赚吆喝,大家抓紧上车”了。毕竟,中国人骗中国人讲究一个法度,车企宣传要和直播带货的段子手区别开,还得带点悲壮感。
你说亏本卖,真亏还是假亏?这事儿听起来比直男说“我保证以后再也不玩游戏了”还难让人捉摸,毕竟作为见惯了公关话语的老韭菜,我的判断标准是:资本家的哭诉越大声,钱包里的钱越多。
尚界H5的配置,搁个三年前都能登顶“科技自信”,什么ADS 4.0智驾系统、激光雷达、鸿蒙座舱,出场自带“硬核气质”,仿佛不是卖车,是卖成就感给果粉和花粉。曾几何时,国产高端科技还得讲究“厚道不贵”,如今有人把门槛连夜削掉,不啻于最强宠粉行为。你说华为和上汽这对CP一拍即合,是为了和友商谈恋爱,还是想借着价格跳水,拉动销量和市占率,又或者只是单纯不小心摁错了计算器键?这答案,说出来都得给财务部发一份安慰奶茶。
如果换我做汽车定价,那得先用Excel模拟三个版本,分别叫“兄弟友情价”、“心虚自救价”和“狼性冲锋价”。可惜我没这本事,只能眼睁睁看着尚界H5成了新时代的“卷王”,树立起“卷到亲妈都认不出”的标杆。你管这叫战略,我看是现实。毕竟大家都知道,华为进军汽车界不是想赚快钱,多半是为了在“数码技术爸爸”身上烧出条新路。就像某些人炒股不为赚钱,而是为了在亏钱的夜晚痛快抽根烟,体验人间百味。
“亏本卖”听起来刺激,和“赔本甩卖”其实是一个意思。区别在于前者是宣称,后者是真流泪。事实是,什么技术、雷达、座舱,都得用钞能力铺出来。激光雷达不是激光笔,贵就贵在“看得远还看得透”,动辄几千块一颗,一堆5G芯片和激光摄像头,把16.98万堆出个科技大拼盘,厂家都未必舍得让老板去试车。说是成本压得喘不过气,其实招股说明书早就写明了,研发费用留给下一世。大家都在讲所谓“供应链规模没形成”,采购价格高——说白了就是 aún没卷到“白菜价”,只能边赔边卖,顺便给友商演一场惨剧。
而华为嘛,向来不按套路出牌。手机成了“遥不可及”,造车成了“别样自信”,这逻辑你不懂就对了。你见哪家国产车企拿着亏损名单四处给用户画饼?最多是在蔚小理群里吵吵几句,喊完继续卖贵车,绝不亲民。不信你去看那些还是“猿人智驾驶”,问界智行那套售价,半夜都能让眼皮打架。华为一看,不如“降维打击”,把科技当白菜卖,这不,尚界H5直接把行业价格当狗粮撒。
但话说回来,战略口号喊得响,比起花里胡哨的营销,还是得看底裤有没有货。低价卖车,看着是功德无量,实际上是想用速度干翻市场,后面靠升级、靠服务,甚至靠收割大数据搞深度盈利。你以为买一辆便宜车就是赚了?凡事得看续集,万一哪天OTA升级收费,或者车联网定期扣费,一切才刚刚开始。这些科技玩的花,后面都得薅你羊毛,顺便发个公告说,“感谢各位为国产智能生态做出巨大贡献”,你要是不参加,疮都得流成科技绿洲。
尚界H5上市那天叫好又叫座,小订刷了2.5万台,18小时内把订单刷到五万,销售成绩给友商添了点堵。有人欢喜有人愁,欢的是用户,愁的是财务。你以为多卖多亏,但实际上,“亏本卖车”是句好听的话,定价砸得越狠,后面规模效应弄起来,R&D摊平,采购价下降,成本自然就来了个三级跳,不用等国家统计局发报告,也能实现“毛利率平衡”的幻想。
但话又说回来,真要一直亏本卖,等于把车企变成冤大头。资本家是心甘情愿的吗?别天真,董事会不会用血汗钱换掌声,最后还是得回到盈利这回事。所谓战略布局,讲得稀里哗啦,最终还得能落袋为安。你不信看看那些网红新能源品牌,起步卷价格,后面不是裁员就是降薪,老板嘴上说“抱歉兄弟”,心里想着“后浪别太浪”。
在中国的车市,碰上创新和拧劲儿的华为,大家都得学会自嘲。不然车站坐久了,连共享单车都要论资排辈。你说亏本卖得长久吗?不到最后一句,谁都无法落锤。万一哪天销量上不去,公司就得背着个“赔钱大户”的名头,在朋友圈发“我们不做价格战”,其实只是没钱打仗罢了。
营销口号有时候比技术本身还管用。亏本卖不是因为真的活不下去,更多是让市场觉得你活得有志气。正如某大厂CEO嘶喊,“我们做公益,不为赚钱”,其实是用低价紧俏姿态抢流量,等到用户数起来了,“羊毛剪刀手”立马上线,你以为买车是救企业,其实是给未来的盈利埋个伏笔。
一台16万多的尚界H5,拿着高端科技玩亲民受众,不光是技术自信,更是价格自信。你说这卖法会不会成“社会公益”?大概率不会。最终还是那个法则:庄家永远不会让你全部猜透,定价里的猫腻比车身上的螺丝还多。厂家活得像段子手,用户过得像韭菜,大家互相伤害又互相取暖,堪称自洽。
别看余承东上嘴唇碰下嘴唇,一句“亏本卖”就让全国车圈起了鸡皮疙瘩。要是真亏本到骨子里,相信我,新闻一出,第二天又会有“新品涨价预告”,理由肯定是“用户太多,技术太先进,财务顶不住”,三句话一句真两句假。等到你真的买了,发现官方服务收费,保险绑定套餐,满大街的智能广告定期弹窗,最后亏本的是不是厂家就不一定了。
市场价从来是个圈套,谁跳进去谁就会捡到枣。技术和市场的赛跑,也许有时是厂家的自娱自乐,有时是媒体的自嗨自炒。用户当个看客就得了,别真把自己当拯救者。华为的亏本战略,既是给市场画个饼,也是在给自己铺路,毕竟在中国车市,好戏永远不会太少。
尚界H5到底是亏本还是“亏本”?这是个连诺贝尔经济学奖都答不准的问题。现实不是剧本,资本家的哭诉别人信不过,用户的沸腾数据也真假难辨。唯一能确定的是,今天你冲动下单,明天官方肯定给你弹窗。至于能不能靠这样的大步流星杀出重围,让曾经的“科技守望者”变成“智驾领跑者”,咱就不用操心了,毕竟我连自己生活都管不好,哪管得了尚界H5的盈亏。
但看在余承东不厌其烦刷屏为自己站台的份上,咱也不妨给尚界H5一个大大的“社会实践分”。未来亏本还不还得下去,这事儿厂家的财务部和董事会肯定比咱清楚。我们只需要在朋友圈刷一刷段子,一边自嘲一边品味科技白菜价的快感,顺手再给“车圈大舞台”打个赏。
说到这,其实复杂问题其实也简单,厂家口中的“亏本卖”不过是一句高阶段子,厂家痛并快乐着,用户爽也迷惑着。市场是永恒的大观园,亏本和赚本只隔着一张财务报表。至于真相,等到下一个“爆款车型”来临时,也许就没人再记得尚界H5到底是赔是赚了。反正,赚不到钱的是厂家,亏不了太多的是自己,谁都不占便宜,这才是中国汽车圈的黑色幽默。
最后,祝愿大家买到自己想买的车,别问厂家到底亏了没,毕竟亏本卖的厂家,最后都得靠韭菜收割。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反正我是信了——信了厂家永远相信下一台车会赚钱。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