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浪漫启幕,欧拉七夕甜蜜相伴,初心之约共赴美好

现在这汽车圈,尤其是新能源车,真是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了。

各大车展上,厂家们恨不得把所有参数都拍你脸上,什么百公里加速几秒几秒,续航一千公里起步,智能大屏比家里的电视还大。

大家都在比谁的数字更吓人,谁的技术听起来更“黑科技”。

成都车展浪漫启幕,欧拉七夕甜蜜相伴,初心之约共赴美好-有驾

可就在今年的成都国际车展上,有一个品牌却显得有点“不合群”,它就是长城的欧拉。

人家不跟你大谈特谈参数,反而在展台上摆满了玫瑰花,搞起了七夕主题活动,说要“以浪漫致初心”。

你说奇怪不奇怪?

在一个本该是肌肉和科技唱主角的地方,突然有人跟你聊起了感情和陪伴,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究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噱头,还是说它真的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咱们得先看看欧拉到底在想什么。

这几年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有多激烈,大家都有目共睹。

今天你降价,明天我出新款,技术上你追我赶,谁也不想掉队。

成都车展浪漫启幕,欧拉七夕甜蜜相伴,初心之约共赴美好-有驾

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就陷入一种“参数内卷”的怪圈,好像车子只要跑得够快、续航够长,就赢了一切。

但欧拉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一头扎进这场混战。

他们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叫做“场景决定技术”。

这话听起来有点专业,但说白了就是,先别急着堆砌技术,先想想这车是给谁开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开。

比如说,一个每天就在城市里上下班、接送孩子、周末去商场逛逛的人,她真的需要一辆零百加速两三秒、能上赛道的“性能猛兽”吗?

可能对她来说,车子好不好看、开起来顺不顺手、停车方不方便,甚至车里的氛围能不能让她在堵车的时候心情好一点,这些才是更实在的需求。

欧拉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把自己的定位牢牢地钉在了“城市经典”这四个字上。

他们不想去做那种火一阵就过气的“网红车”,而是想做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款”。

成都车展浪漫启幕,欧拉七夕甜蜜相伴,初心之约共赴美好-有驾

这就好比衣柜里的白衬衫或者牛仔裤,潮流换了一波又一波,但它们永远不会过时。

你看欧拉旗下的几款车,比如好猫,那圆润复古的造型,总让人想起上个世纪的经典小车;还有芭蕾猫,那优雅的线条,一看就是为女性用户精心设计的。

它们的设计不是那种张牙舞爪、充满攻击性的,而是一种温润、耐看的美感。

这种做法在当下的市场里,可以说是一股清流,它直接绕开了最拥挤的性能赛道,去抢占审美的制高点。

这步棋虽然险,但事实证明,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有同样审美追求的用户。

说到用户,这才是欧拉故事的另一半主角。

欧拉给自己的用户画了一个像,说他们是“懂生活、有格调”的一群人。

这个描述听起来可能有点空,但我们把它具体化一下就明白了。

成都车展浪漫启幕,欧拉七夕甜蜜相伴,初心之约共赴美好-有驾

这些人可能不是狂热的汽车发烧友,但他们对生活品质有自己的要求。

他们买车,可能不只是为了一个代步工具,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态度。

就像选择一件衣服、一个包包一样,这辆车也要符合自己的审美,能融入自己的生活场景。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欧拉的理念才有了落地的土壤。

品牌提供了一个审美的方向,而用户则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创造力,让这个品牌变得有血有肉,有温度。

这种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双向奔赴”,可不是一句空话。

成立七年来,欧拉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积累了超过五十二万的用户。

这个数字“五十二万”,选在七夕这个节点发布,谐音“我爱你”,本身就是一种浪漫的告白。

成都车展浪漫启幕,欧拉七夕甜蜜相伴,初心之约共赴美好-有驾

而这五十二万用户,已经开着欧拉汽车,在城市里行驶了超过七十亿公里。

这七十亿公里,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日常,是无数次温暖的接送和愉快的出游。

它比任何华丽的广告语,都更能证明欧拉“城市经典伴侣”的定位是成功的。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次成都车展上欧拉的展台,就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了。

那面巨大的玫瑰花墙,就是品牌对这五十二万用户最直接的示爱。

而那杯特调的“青梅竹马”奶茶,更是充满了巧思。

它不仅结合了四川当地的非遗文化,灵感还来自成都的“顶流女明星”大熊猫“花花”爱吃的箭竹。

用“青梅竹马”这个词,寓意着长久、纯粹的陪伴,这正是欧拉想和用户建立的关系——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细水长流的信赖。

成都车展浪漫启幕,欧拉七夕甜蜜相伴,初心之约共赴美好-有驾

当然,整个展台最能体现欧拉精神的,还是那些由用户自己动手改装的“痛车”。

这些车可不是官方设计师的作品,而是车主们想象力的结晶。

有一辆欧拉好猫,车身贴满了各种可爱的猫咪贴纸,一看车主就是个充满童心的人;旁边一辆芭蕾猫,融入了典雅的国风元素,旁边还停着一辆硬派的越野车,形成一种又美又飒的对比;还有一辆闪电猫,用深色的车身搭配流动的荧光线条,低调地展示着它的运动性能。

这些车停在那里,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

它说明了一件事:在这些车主眼里,欧拉已经不单单是一辆车,更是一个可以自由创作的平台,一个表达自我的伙伴。

当用户愿意花心思去装扮自己的爱车,并自豪地展示出来时,这个品牌才真正“活”了过来。

发布会上,欧拉还请来了好几位真实的车主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有独立音乐人,有创业者,也有工程师,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勾勒出了一个鲜活而多元的用户群体画像。

从最初只有一款车,到如今拥有一个完整的产品矩阵;从立足中国市场,到走向世界五十多个国家,欧拉用了七年时间,证明了坚持自我、深耕用户是一条完全走得通的路。

接下来,听他们品牌的负责人说,下半年还会推出两款重磅新车,在保持经典设计的同时,会在智能化和舒适性上做更大的提升。

这就像是告诉大家,欧拉虽然重视情感和设计,但也没有忘记作为一辆现代汽车,技术实力同样重要。

在如今这个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欧拉的这种打法,无疑为所有中国品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除了在技术上硬碰硬,我们或许还可以通过文化自信和情感共鸣,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