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净利润大跌71%,马斯克放话:我不想再给政府“打工”了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润大跌71%”,光看这个数据就够吓人了,更别提CEO马斯克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宣布,他要“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这是什么操作,是要甩锅还是要转型?

一边是利润跳水,一边是关税压力,马斯克这次的“无缝衔接”式发言,直接把特斯拉推上了风口浪尖。要知道,资本市场向来不讲情面,投资人关心的从来只有一个问题:特斯拉还能翻盘吗?

一、特斯拉利润跳水,马斯克却忙着“辞职”政府工作?
4月22日,特斯拉公布了第一季度的财报:净收入4.09亿美元,同比暴跌71%。这数字一出,股东估计都快炸锅了。

然而,马斯克却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他将“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的时间,要专注于特斯拉。你没看错,这个“政府工作”指的是他为“政府效率部”提供的建议。但问题来了,特斯拉业绩都这样了,马斯克还在分心搞“政府效率”?难怪分析师批评他,这种行为不但无助于公司,还可能让品牌形象受损。

特斯拉净利润大跌71%,马斯克放话:我不想再给政府“打工”了-有驾

其实,马斯克此举也不难理解。他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担任特朗普政府的顾问,特别是在关税和能源政策方面颇有建树。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逐渐激化,马斯克的两头兼顾策略显然开始失效。

对特斯拉来说,海外市场关税问题已成为利润压缩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马斯克选择此时“抽身”,可能是为了避免特斯拉在公众舆论中被“政治化”。

二、关税问题成特斯拉的隐形炸弹
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特别提到关税问题。他表示,虽然特斯拉目前有能力应对特朗普政府的任何关税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税不会对企业造成压力。尤其是在利润率本就较低的情况下,关税的增加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甚至直言:“关税的决定权完全在于美国总统,我会提供自己的建议,但最终还是他说了算。”

这句话听起来既无奈又现实。要知道,特斯拉的全球化战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市场,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却让特斯拉的出口成本居高不下。以中国市场为例,作为特斯拉的重要销售阵地,关税问题直接影响了特斯拉车型在中国的定价策略。马斯克虽然多次公开倡导降低关税,但现实问题显然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

特斯拉净利润大跌71%,马斯克放话:我不想再给政府“打工”了-有驾

三、利润大跌背后,是特斯拉的“增收不增利”魔咒
其实,特斯拉利润跳水的背后,隐藏着“增收不增利”的老问题。虽然销量上去了,但成本也跟着飙升,尤其是原材料和制造成本的上涨,让特斯拉的毛利率一直难以提升。

而且,特斯拉这些年疯狂扩张,建超级工厂、推新车型,每一项都是“烧钱”的操作。这种高投入的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但在长期来看,却留下了隐患。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比如关税、原材料价格波动,特斯拉的利润空间就会被严重压缩。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崛起。从传统车企到新兴电动车品牌,大家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市场。特斯拉的“独角兽”地位能否保持,已经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四、马斯克的底气,究竟从哪来?
面对外界的质疑,马斯克一如既往地自信。他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完全有能力应对现有的挑战,并将继续推动全球化战略。

他的底气,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技术优势:特斯拉的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系统仍然是行业领先的,这为公司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壁垒。
2. 品牌效应: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特斯拉仍然是全球最知名的电动车品牌,其品牌影响力是其他车企难以企及的。
3. 市场前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在绿色能源和碳中和政策的推动下,特斯拉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特斯拉净利润大跌71%,马斯克放话:我不想再给政府“打工”了-有驾

不过,这种底气能否撑到特斯拉重新盈利,还需要时间来验证。毕竟,资本市场最现实的一点是,技术和品牌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看财务报表能不能拿得出手。

结语
特斯拉的这份财报,让人对马斯克的“神话”多了一些疑问。净利润暴跌71%,关税问题压顶,再加上马斯克突然宣布减少政府工作,这一切都让特斯拉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或许,马斯克的“辞职”决定是为了让自己和特斯拉都更专注于主营业务,但资本市场显然没那么好哄。

如果特斯拉不能在下一季度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马斯克的自信可能也会被现实打脸。

那么问题来了,马斯克这次的操作,你怎么看?是高瞻远瞩,还是临时抱佛脚?评论区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