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比亚迪智能化街区济南站:天神之眼到灵鸢的真体验
去年秋天我去过一次齐鲁车展,那会儿比亚迪的展台已经够热闹了,今年再来,感觉像是整个场馆都被他们“占”了一角。入口那块3000多平米的智能化街区,铺着特制防滑地板,四周立着几个高得吓人的传感器塔,看着就不像单纯摆车这么简单。
听现场一个销售小伙子说,他们早在2018年就喊出“电动化上半场、智能化下半场”的口号,这几年刀片电池、DM混动这些技术把市场打下来后,现在全力往整车智能上冲。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个叫“天神之眼”的系统——据说21款车型已经搭载,从七万多的小海鸥到二十万级别的都有。我蹲在旁边看一辆银色轿车演示泊车,它在断头路里自己掉头进位,还能横着挪一点点补正位置,像个老司机慢慢磨进去,不急不躁。
我问旁边一个穿工装的大叔,他说自己是售后技师,“这玩意儿我们兜底,你要是在它自动泊的时候蹭了哪儿,不用找保险公司,我们直接给你修。”他说完还笑,说这样明年保费不涨,“厂子对自家技术是真有底气”。不过他也提醒一句,有些地下停车场信号弱,要注意手动接管,这算是冷门提示吧,一般人试驾时体会不到。
走到另一侧,人群围得更紧——原来是在放飞无人机。“灵鸢”这个名字挺飘,但实际很硬核,是和大疆一起做的全球首个量产车载无人机系统。我看那台SUV顶上伸出一个圆形平台,无人机从里面升起来,全程跟拍一辆试驾车绕圈跑,还能同步传回4K画面。有个摄影爱好者凑过去问充电多久,小哥回答:“快充版差不多跟手机差不多时间。”不过隔壁仰望品牌用的是换电版,无缝续航,他补了一句,这种配置以后可能要分区域销售,因为空域管理问题复杂。
易三方和易四方这两个名字听起来像武侠招式,其实都是驱动与转向架构的新玩法。我亲眼看见一辆样车原地绕右前轮打转,把外圈观众逗得直拍视频;还有暴雨模拟区,他们让车辆同侧两个轮胎瞬间爆气压,然后依旧直线行驶没跑偏。这些功能普通用户可能一年碰不上几次,但真遇到了就是救命稻草。有个老哥插话,说他去年冬天在青海冰面开皮卡差点甩尾,如果有这种极限防滑,也许就不用惊魂那么久了。
最后我钻进他们布置好的DiLink座舱体验区,比起之前版本,多了不少主动服务选项,比如识别你今天心情不好,会推送舒缓音乐(工作人员笑称这是“大数据关怀”)。中控屏反应速度很快,不过我倒注意到副驾驶腿部空间略紧——工作人员解释因为加装了新模组,占了一点位置,这是设计取舍的问题,以后或许会优化。有人顺嘴提起保养周期,说新系统更新频率高,有时候软件升级比换机油还勤快,要习惯这种节奏才行。
等出来的时候,我碰见邻居老刘带孩子来看展,他盯着那套无人机拍摄模板啧啧称奇,说以后出去露营可以直接航拍做视频发给亲戚,比掏手机稳当。他媳妇却关心另一个事:“这东西坏了维修贵不贵?”销售只笑没答,我猜答案不会便宜,就留待日后验证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