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到世界,长城汽车“万里精神”如何改写车圈格局?

在敦煌莫高窟第217窟中,藏着一幅盛唐时期的青绿山水画,石青与石绿铺就出的“生机盎然”,时至今日也依然鲜亮。2025年,这抹源自自然的色彩化身坦克500的“敦煌绿”车漆,让这份跨越千年的“万里之美”与当代汽车工业在相互的交融中共同焕发了新生。

当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现身敦煌,驻足莫高窟,凝望那千年不朽的传奇,探寻色彩之美;当他站在玉门关汉长城遗址前,寻根长城汽车名字起源,当他抚摸斑驳的夯土城墙、见过壁画的“五彩”神韵,他所触及的不仅是历史的温度,更是中华文明“探索、坚守、自信、传承、融合共生”的精神内核。

从敦煌到世界,长城汽车“万里精神”如何改写车圈格局?-有驾

作为一家自诞生之初便肩负着振兴民族汽车工业重任的企业,这份精神内核早已根植于长城汽车的血脉中,并在其35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被激活与重塑。最终,它熔铸成新时代的“万里精神”,推动长城汽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跃升的主力军,更以“现代商队”的姿态,助力中国汽车承载中国文化,驶向世界。

探索技术无人区,坚持长期主义

丝路精神是探索与无畏的象征,也是长城汽车“坚守热爱、深耕技术”这一初心的生动写照。从打破外资垄断、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到3家子公司跻身全球零部件百强;从打造全球标杆生产基地,到以超百亿研发投入铸造“技术生命线”,长城汽车以它的“丝路精神”走出了一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突围之路。

从敦煌到世界,长城汽车“万里精神”如何改写车圈格局?-有驾

在核心技术领域,其自主研发的 4.0T V8 发动机横空出世,填补了中国品牌大排量动力领域的技术空白,打破了外资品牌对高端动力技术的长期垄断。在2024年,全球市场在售的V8发动机中,92%仍由欧美日车企掌控,而长城汽车的成功,让中国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拥有了更有力的技术话语权;Hi4 技术体系的打造,则通过整合高效发动机、变速器、电驱动等核心技术,构建起覆盖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完整混动生态,实现了各技术路径围绕场景需求的差异化布局。

同样打破垄断的还有供应链管理,在《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202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蜂巢能源、诺博汽车、精诚工科三家长城系企业同时上榜,去年收入合计达到97.47亿美元。这三家企业分别负责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系统、汽车零部件研发和制造,共同构建了中国汽车产业罕见的“生态集群”。至此,长城汽车不仅牢牢地将供应链攥在了自己手里,更通过批量向国际车企供货,实现了“技术输出”与“利润反哺”的双赢。

在各品牌都猛足劲深耕的智能化领域,长城汽车同样展现出了不容小觑的硬实力。全栈自研的辅助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通过27个高精度传感器实现全场景覆盖,即使在没有高精地图的情况下,也能提供点到点领航功能,真正做到了“有路就能开”。其和新一代智慧空间系统 Coffee OS 3,这一全球首个基于多桌面、多屏互动的“AI智慧空间”一起为用户提供“更省、更远、更安全”的新能源驾乘体验。

从敦煌到世界,长城汽车“万里精神”如何改写车圈格局?-有驾

而提到安全,我们更能体会到长城汽车“敢为人先”的决心和魄力。其自2003年起便着手构建全球领先的试验体系,累计投入近百亿打造 “汽车技术安全的试验场”,创下了多个行业第一。2008年建成中国车企第一个碰撞试验室,具备碰撞安全验证能力;2015年,建成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个环境风洞实验室,可模拟-40℃至60℃极端温度、5%-95%湿度范围,创造最高300km/h风速,这一指标至今仍未被超越;2025年,长城汽车又斥资5.1亿建成了占地3.9万平米的亚洲最大独立安全实验室,可以模拟9000种道路突发状况、每秒4000帧的高速摄影机与价值数百万的传感器假人,来向世界宣告中国车企“生命第一”的硬核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斥资10亿元建造的徐水试验场,不仅是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中唯一通过国家认可、具备公告检测资质的综合性整车性能测试场,还面向全社会开放。这说明长城汽车不仅追求自身产品的安全性,更乐于帮助其他品牌把握住安全的“脉搏”,这是长城汽车作为一家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是其对于用户最深沉的爱护。这份责任与爱护,就是其不断探索技术无人区的最大的动力。

可以发现,长城汽车始终都在坚持最正确的事,而这份坚持的初衷则来自于其对于造车事业最纯粹的热爱。

1990年,长城汽车从一家仅有60余人的小厂起步,历经35年风雨,穿越数个经济周期与市场变革,成长为拥有8.2万名员工、年销量超百万辆的大型车企,支撑起数万个中国汽车人的家庭。而让长城汽车能够获得此番蜕变的关键,就是其“造好车”的初心,且这份初心永不会被长城汽车所遗忘。

在长城汽车看来,造车绝非“赚快钱”的生意,就如魏建军所言:“造车就像马拉松,重要的是不盲目跟跑,要找到自己的节奏,稳下来,才能调整好呼吸,就会越跑越顺。做企业也是一样,有战略定力,有自己的节奏。”

这种“不盲目跟跑”的定力,让长城汽车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中依然坚持技术研发与高品质造车,面对如火如荼的“价格战”坚定地拒绝“放血”,始终将“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作为目标——既要实现销量增长,更要提升盈利能力,以“造血”的方式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

千年前,戍边将士在玉门关坚守,守护着文明交流的通道;画匠们在莫高窟坚守,以毕生心血绘制壁画,这份坚守是耐得住寂寞,是不投机取巧,这与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始终坚持长期主义、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长城汽车是何其地相似。

文化自信,传承使命

如果说探索技术无人区和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长期主义是长城汽车“万里精神”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么坦克500“敦煌绿”的诞生则带来了新的惊喜,这意味着在全球汽车产业同质化严重的当下,长城汽车已不再满足于聚焦技术参数的硬实力比拼,而是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文化软实力领域,它从敦煌文化中汲取灵感,以“文化赋能设计”的方式重塑了中国汽车的“美学话语权”。

从敦煌到世界,长城汽车“万里精神”如何改写车圈格局?-有驾

在今年的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设计分论坛上,长城汽车高级设计师许凌峰就曾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当技术同质化让全球汽车‘越长越像’,中国品牌如何用情感与文化‘破卷’?”长城汽车找到了答案——做东方美学。因为讲中国故事就该有文化自信,中国汽车产业设计也理应融入一些文化感受力,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全球消费者通过汽车产品了解中国文化。

这种“文化出海”的意义远超商业范畴。正如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商品交换的通道,更是文明交流与融合的桥梁,长城汽车在加速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也担当起了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今年7月,坦克品牌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截至6月30日,其全球累计销量突破70万辆,成为最快且唯一达成这一成就的中国越野品牌,全球影响力已不言而喻。如今长城汽车致力于将中国文化根植于产品中的战略,也更有助于其在全球市场树立起“既有硬核实力,又有文化温度”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打破“中国汽车只能靠性价比”的竞争格局,让中国汽车更具内涵及吸引力。

从敦煌到世界,长城汽车“万里精神”如何改写车圈格局?-有驾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的敦煌项目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在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加入了现代化创新。“敦煌绿”并非简单的颜色复制,而是设计师从50种色浆、30种铝粉、70种珠光中反复筛选,最终在10万种配色方案中定版,让现代车漆得以精准匹配千年矿物颜料的质感。

此外,在听闻敦煌治沙人坚守大漠、构建 “五带一体” 防沙体系的故事后,长城汽车更是主动衔接了这份坚守,捐赠公益基金铺设近20万平方米草方格、捐赠长城炮作为治沙工作车,将现代工业能力转化为守护莫高窟的实际力量,助力“万里之美”的精神永垂不朽。

这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坚守与责任的共生,贯穿于长城汽车的发展历程中,不仅体现在“文化”方面,也体现在“品牌”成长上。比如在打造越野车时,长城汽车不仅致力于成为“先驱与普及者”或“当第一”,更注重于“制定标准”。

2024年,长城汽车发布了越野分级标准,将越野车型分为超强越野、强越野、泛越野和城市SUV四个级别,向市场明确“什么样的车可以安全越野”,帮助消费者根据用车场景选择最合适的车型。同时,针对雪地、山地、沙地、泥地四大典型越野场景,长城汽车也按难度与风险程度划分1至10级场景标准,帮助用户精准判断自身车辆与驾驶能力是否匹配当前环境。而这背后的初衷,就是为了整个行业以及越野文化都可以更为健康地发展与传播。正如敦煌壁画的传承需要画师们遵循技法规范,中国越野文化的传承,也需要清晰的标准来引导,而长城汽车主动扛起了这面大旗。

从敦煌到世界,从丝绸商队到现代车企,以“探索、坚守、自信、传承、融合共生”为核心的“万里精神”跨越千年在长城汽车身上得到了新的诠释。当车辆不再只是工业产物,更是文明符号的当代延续时,长城汽车也不再只是一家汽车企业,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成为了新时代“双向丝路”的践行者,引领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文化驱动的新强国。道长而崎,行则将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