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6 日,全新小鹏 P7 在中国首秀并开启预售,当晚,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围绕辅助驾驶领域的诸多关键问题发表了鲜明观点。
从对安全责任的独特理解,到对纯视觉路线的坚定坚持,再到对行业争议的大胆预测,无不彰显出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赛道上的 “笃定” 姿态。
在创新速度与安全责任的平衡这一行业核心议题上,何小鹏展现出清晰且深入的思考。
他强调,安全绝非单一维度的概念,而是一个从源头延伸至市场终端的闭环管理过程。这种认知突破了传统车企将安全局限于硬件质量的固有思维,体现了新势力车企在安全理念上的革新。何小鹏指出,新势力车企正全力推动安全体系的升级,从 “硬件质量为主” 的模式,转变为涵盖 “软件质量 + 硬件质量 + 全球质量” 的综合体系。
其中,“全球质量” 的提出尤为关键,它要求企业必须应对不同国家的地域性差异,包括各地法律法规带来的挑战。这种对安全的全方位、全球化考量,为小鹏在快速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坚守安全底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也反映出其在平衡创新与安全时的笃定逻辑。
在辅助驾驶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何小鹏的态度更是旗帜鲜明,将 “笃定” 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路线的长期争议,他明确表示:“从智能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我们都是全视觉方案。” 这一立场并非盲目坚持,而是基于对两种技术路线本质的深刻洞察。何小鹏认为,视觉的上限远超激光雷达,他举例道:“将来视觉能识别路上可能扎胎的钉子、被挪动的沙井盖,激光雷达很难做到。” 这一观点直指激光雷达在细节识别和环境感知灵活性上的局限性。激光雷达虽然在测距精度和恶劣天气下的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成本较高、硬件结构相对复杂,且在识别细小物体和复杂场景时存在天然短板。而纯视觉方案通过摄像头、算法和数据的不断优化,能够实现对更细微、更复杂环境信息的捕捉与解读,这正是何小鹏坚信纯视觉路线更具潜力的核心原因。
对于行业争议的未来走向,何小鹏做出了大胆且自信的预测:到 2027 年,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路线的争议将消失。这一预测背后,是小鹏汽车在纯视觉技术路线上的深厚积累和对技术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
事实上,小鹏在纯视觉方案的研发上早已投入大量资源,通过不断迭代算法模型、积累海量真实路况数据,其辅助驾驶系统的性能持续提升。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算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纯视觉方案在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鲁棒性上有望实现质的飞跃,从而逐渐消除行业对其的质疑。何小鹏的这一预测,既是对自身技术路线的坚定信心,也是对整个辅助驾驶行业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判断,展现出小鹏汽车在技术迭代中的笃定步伐。
从何小鹏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小鹏汽车的 “笃定” 并非孤注一掷的冒险,而是基于对技术本质、行业规律和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所做出的战略选择。这种笃定将推动小鹏在纯视觉路线上持续深耕,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或许正如何小鹏所预测的那样,到 2027 年,当纯视觉方案的优势得到充分验证时,行业的争议终将烟消云散,而小鹏汽车有望在这场技术角逐中占据领先地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