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业巨震:一颗芯片卡住本田脖子,欧美合围中企引爆供应链危机,福特前CEO预言应验

二十年前,福特前CEO雅克·纳赛尔看着自家的汽车生产线,说出了一句汽车行业的辛酸话。他感慨,车子明明是我们辛辛苦苦造出来的,可到头来,真正赚大钱的,好像总是别人。谁能想到,这句抱怨,竟成了今天全球汽车业最真实的写照。

最近,这句预言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应验了。日本汽车巨头本田在墨西哥的工厂,毫无征兆地就停了工。原因很奇特,既不是订单不够,也不是什么大型零件短缺,而是被一颗不起眼的小小芯片给卡住了脖子。没了它,整条流水线就只能干瞪眼。

一颗芯片引发的全球“趴窝”

这颗要命的芯片,来自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这是一家有中资背景的荷兰企业,本来在全球供应链里扮演着一个稳定的角色。可突然之间,荷兰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翻出几十年前的老法律,强行给安世按下了暂停键。

全球汽车业巨震:一颗芯片卡住本田脖子,欧美合围中企引爆供应链危机,福特前CEO预言应验-有驾

说是为了安全,但圈内人都清楚,这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是一场美荷联手导演的戏码。中方随即进行反制,对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生产的部分特定芯片,实施了出口管制。这一下,全球的汽车厂商都被打懵了。

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大众、斯特兰蒂斯、雷诺这些欧洲汽车巨头,个个叫苦不迭。他们猛然发现,自己的工厂同样离不开安世的芯片,要是断供,几天之内就得面临停摆的窘境。一场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危机,就这么爆发了。

谁在拆散全球化的积木

大家回想起疫情那会儿,虽然芯片也紧张,但全球的厂商还能靠着各种渠道东拼西凑,总能把缺口补上。可现在不一样了,过去那种自由贸易、全球采购的路子,似乎正越走越窄。

全球汽车业巨震:一颗芯片卡住本田脖子,欧美合围中企引爆供应链危机,福特前CEO预言应验-有驾

汽车制造商的生存模式,本身就建立在一种极其脆弱的平衡上。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便宜的车,又要满足股东的利润要求,还得听政府的话保住工人的饭碗,他们只能拼命压缩成本。结果就是,绝大多数车厂几乎没有库存,完全依赖零件当天送到当天安装的“零库存”模式。

这种模式在太平时期是效率之王,可一旦某个环节被掐住,马上就是全线崩溃。美国现在天天喊着“制造业回流”,想让工厂都搬回自己家,关税也是越加越高。可问题是,成本上去了,买车的消费者又不乐意多掏钱,车价稍微动一点,大家就开始观望。最后,老板们的压力只能转向工人或者消费者。

尴尬的日本与唯一的解药

在这场风波里,最尴尬的恐怕就是日本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前脚刚跟美国总统特朗普会完面,甚至还顶住压力拒绝了美国关于停止进口俄能源的要求。她万万没想到,没等来特朗普的“奖赏”,先等来了自家企业的噩耗。

全球汽车业巨震:一颗芯片卡住本田脖子,欧美合围中企引爆供应链危机,福特前CEO预言应验-有驾

人还在韩国参加APEC峰会,本田停产的消息就传来了。美国的怂恿,荷兰的强抢,最后这把火结结实实地烧到了日本自己身上。有专家直言不讳:想度过这场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回过头来,和中国坐下来好好谈。

这让一向对华立场强硬的高市早苗,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在盘根错节的全球经济里,关键时刻谁也绕不开谁。没过多久,中国外长王毅就与日本新任外相茂木敏充通了话。茂木敏充明确表态,日方“从来无意与中方脱钩断链”。而中方也划出了红线,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意思很明白:想改善关系,不能光动嘴,得有实际行动。

机器换人也救不了老板

面对这种外部风险,行业内部也在拼命寻找出路,自动化就是其中一个方向。比如底特律那些新建的无人化工厂,一排排机器人取代了几十号工人,看起来效率极高,还不用担心罢工。

全球汽车业巨震:一颗芯片卡住本田脖子,欧美合围中企引爆供应链危机,福特前CEO预言应验-有驾

但这同样有风险。那些昂贵的机械设备,每一台都是巨额投资。如果市场不景气,销量跟不上,砸进去的钱可能就打了水漂。更讽刺的是,政府本想通过把工厂搬回来增加就业岗位,结果自动化的大趋势,反而让工人的饭碗更加岌岌可危。

结语

好在,风波中有了一丝喘息之机。中国方面暂时松了口,让安世半导体能撑到年底,白宫那边似乎也有所松动,欧洲市场的股价应声回暖。但这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那根悬在整个行业头上的绳索,并没有解开。

回过头再看二十年前雅克·纳赛尔的那句抱怨,我们才发现,他预见的远不止是利润被分走那么简单。他真正看到的,是一个高度精密、相互依存的全球分工体系,一旦被政治的蛮力强行拆解,将会是何等脆弱和混乱。

全球汽车业巨震:一颗芯片卡住本田脖子,欧美合围中企引爆供应链危机,福特前CEO预言应验-有驾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这场风波的余震或许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汽车可能会越来越贵,而身边那些造车的工厂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却可能越来越少。那个靠着全球化分工、满世界找便宜厂房来压缩成本的时代,或许真的结束了。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被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拐点,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活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