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抢劫”安世半导体,抢了个寂寞,反把全球车企饭碗推向中国

这事儿,越来越有意思了。

你花真金白银买了个旺铺,请了最好的师傅装修,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每天客似云来。结果,原来的铺主突然带着几个壮汉冲进来说,你这店铺风水不好,影响了他家祖坟,现在要强行收回。钱?不退。装修?留下。

荷兰“抢劫”安世半导体,抢了个寂寞,反把全球车企饭碗推向中国-有驾

你问他讲不讲道理,他指着旁边一个纹着鹰、浑身肌肉的“大哥”说,这就是道理。

魔幻不魔幻?这就是荷兰对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干的事儿。安世半导体,就是那个我们花钱买来的旺铺。荷兰政府,就是那个突然跳出来要撕毁合同的前铺主。至于那个肌肉大哥是谁,我想大家都懂。

事情搞砸了,场子快要被自己拆了,荷兰经济大臣才急急忙忙打来电话。注意,通稿里的用词很讲究,叫“应约通话”。翻译过来就是,荷兰人主动打来的。谁求谁,一目了然。

但你以为他是来道歉的?来认怂的?

天真了。这位大臣在自己社交媒体上发文,客气话说了一堆,但对抢劫这事儿,一个字的解决方案都没有。底下评论区直接有人开喷:“所以你啥也没谈成,对吧?”

这就叫典型的职场甩锅表演:你看,我很努力了,我跟对方沟通了,但对方不配合,这锅不能我背。至于问题怎么解决,那是下一个人的事。

说白了,他不是来解决问题的,他是来表演“我正在解决问题”这个姿态的。给谁看?给那些被他搞得快要断气的欧洲车企看。

骚操作就在这里。荷兰人动手抢安世,给出的理由是“威胁国家安全”。一个卖车用芯片的公司,怎么威胁你荷兰的安全?难道大众、宝马、奔驰的车开到你家门口,里面的芯片会突然跳出来唱《义勇军进行曲》吗?

这理由,连他们自己八成都不信。真正的剧本,是那个肌肉大哥写的。大哥说了,小老弟,你得帮我搞一下那个东方来的家伙,别让他搞芯片。荷兰一听,大哥发话了,那必须得办。至于办了之后,自己家的生意、欧洲兄弟们的生意会不会黄,那都是次要的。

荷兰“抢劫”安世半导体,抢了个寂寞,反把全球车企饭碗推向中国-有驾

忠心,有时候比脑子更重要。

这就要扒一扒荷兰这个国家的“人设”了。在欧洲这片修罗场里,荷兰的生存哲学,就是找个最能打的大哥,死死抱住大腿。几百年来,它被西班牙锤过,被英国锤过,被法国锤过,二战时更是被德国几天就推平了。欧洲这些邻居,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前任”和“仇人”。

谁是救世主?是那个远在天边,最后下场收拾残局的美国。

所以,荷兰对美国的依附,是刻在骨子里的。别的欧洲国家跟美国,可能还是“合伙人”心态,有事好商量。荷兰跟美国,更像是“头号粉丝”见到了偶像,偶像说啥都是对的。美国是它在欧盟外最大的贸易伙伴,北约里它冲在前面,军费开支常年超标,连人口血缘都深度绑定——美国五百万人有荷兰血统,罗斯福家族就是从荷兰过去的。

荷兰“抢劫”安世半导体,抢了个寂寞,反把全球车企饭碗推向中国-有驾

所以,当美国大哥说“我的安全感没了”,荷兰这个小弟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分析大哥是不是被害妄想症,而是立刻拔刀四顾,看看谁让大哥不爽了,然后冲上去砍一刀。

至于这一刀会不会砍到自己大动脉上,那是砍完之后才想起来的事。

现在,他就砍到大动脉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大动脉。

安世半导体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它在东莞的工厂,承担了全球70%的芯片封装业务,一年出货五百多亿颗芯片。这个数字普通人可能没概念,但大众、福特、通用这些车厂的采购主管,看到这个数字腿肚子都得转筋。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荷兰人这一通操作,不是在搞一家中国公司,是在拿全球汽车行业的饭碗开玩笑。尤其是欧洲,汽车是他们最后的工业遮羞布。现在,这块布快要被自己人扯下来了。

所以,荷兰大臣才急着打电话,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车厂老板们的电话快把他办公室的线路打爆了。再不出货,大家就得一起完蛋。

这就有意思了。整件事里,最核心的资产、真正的“王炸”,也就是安世半导体的生产命脉——东莞工厂,自始至终都在我们自己手里。荷兰政府费了半天劲,又是立法又是威胁,他能抢走什么?一个在荷兰注册的空壳公司?几间办公室?还是电脑里的PPT?

这就好比,你抢走了可口可乐的美国总部大楼,但人家生产可乐的配方、工厂、渠道全在中国。你抱着那栋楼,除了能收点物业费,还有个屁用?

所以,你看我们这边的态度,不急不躁,就是反复跟你讲道理:你这不厚道,违背契约精神,影响全球供应链。我们甚至连狠话都不用多说。

因为主动权,完全在我们这边。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荷兰执迷不悟,真的把安世的荷兰“户口”给注销了。那我们完全可以奉陪到底,直接在东莞把它的设备、人员、技术、专利、品牌,全部打包重组,成立一家“新安世”。

你猜全球那些嗷嗷待哺的车厂,是会为了政治正确,去等荷兰那个“尸体公司”复活,还是会立刻跑来东莞,抱着新公司的大腿求供货?答案根本不用想。

荷兰“抢劫”安世半导体,抢了个寂寞,反把全球车企饭碗推向中国-有驾

到那时候,全球汽车产业的命脉会进一步向中国集中。欧美车企为了活命,只能把更多产能、更多研发搬到中国。荷兰这一刀,等于亲手帮我们把全球的汽车产业链,又往中国拽了一大把。

这叫什么?这就叫“产业自杀式助攻”。

所以,那个荷兰大臣的电话,与其说是来谈判,不如说是来试探底线的。他想看看,能不能既保住大哥的面子,又保住自己的里子。

做梦呢!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这种好事。

现在球踢回给了荷兰,也踢回给了美国。你们哥俩自己商量吧,这出戏是继续演砸,还是赶紧体面收场。我们不急,反正那个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厂,每天照常亮着灯,机器照常转。

时间,在我们这边。我们甚至有点期待他们继续犯蠢。真的。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