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增压,旨在解决自然进气引擎在高转速区域进气效率下降的问题。通过提升进气歧管内的空气压力,机械增压能够克服气门干涉阻力,从而在保持进气歧管、气门、凸轮轴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进气量。这样一来,每次气门开启时,能挤入燃烧室的空气量就增多了,进而提升了喷油量,使引擎的工作能量相较于增压前更为强劲。
机械增压主要分为三类:
► 离心式增压器
离心式机械增压(Centrifugal Superchargers):这种机械增压方式与涡轮增压相似,但它并非由发动机废气驱动,而是通过发动机皮带进行驱动。其增压原理与涡轮增压相同,即利用离心力加压空气,以达到压缩空气的目的。
► 鲁兹式增压器
鲁兹式机械增压器(Roots Superchargers)采用了另一种工作方式。它先将空气吸入增压器内部,随后通过两个螺旋状叶片对空气进行压缩,最终将压缩后的空气送入进气歧管。这种机械增压技术以其出色的扭矩输出能力而著称,在赛车和街道竞赛中广受青睐。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展现的美国肌肉车那凸出发动机盖的装置,正是鲁兹式机械增压器的生动写照。
► 螺旋式增压器
螺旋式增压器(Screw Superchargers)与鲁兹式机械增压器虽外观相似,但工作原理大相径庭。在螺旋式增压器中,空气被吸入后,会受到螺旋状叶片的强力压缩,随后直接送入进气歧管。这种增压方式对于提升各转速下的马力效果显著。
► 工作原理
机械增压器通过皮带与引擎曲轴皮带盘相连结,引擎的转速会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的叶片旋转,进而产生增压空气,并直接送入引擎的进气歧管。这种设计不仅结构简洁,而且由于采用了皮带驱动,增压器内部叶片的转速与引擎转速完全保持一致。这一特性有效解决了油门响应滞后、涡轮迟滞以及动力输出突兀的问题,实现了瞬时油门响应和动力随转速线性输出的特点。
► 优势和特性
机械增压的工作温度范围在70℃至100℃之间,与涡轮增压器不同,它并不依赖引擎排放的废气来驱动,因此无需承受400℃至900℃的高温。这使得机械增压系统在冷却和润滑方面的要求与NA自然进气引擎保持一致,其机件保养程序也大致相同,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免维护操作,延长了工作寿命。此外,机械增压技术还具有其他诸多优点,如与发动机润滑系统无需连接、无需冷却、工作可靠以及寿命长等。
然而,机械增压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在加速效果方面,机械增压与自然吸气引擎相比并无显著优势,其加速效果相对平缓。这主要是因为机械增压通过皮带带动,受引擎驱动,不可避免地会损失部分发动机动能。其次,在高转速情况下,机械增压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噪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使用的舒适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