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突然宣布要造车了! 不是单打独斗,是拉上广汽和宁德时代两大巨头,瞄准年轻人的第一辆车,还要在双十一期间发布。 这消息一出来,朋友圈直接炸锅,不少人都在问:京东一个搞电商的,真能造出靠谱的车吗?
现在新能源车市场卷得飞起,蔚来、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早就站稳了脚跟,华为、小米也带着智能科技杀进来。 年轻人选车越来越挑剔,既要颜值高、续航长,又得安全可靠,价格还不能太贵。 京东选这时候入局,摆明是有备而来。
三方合作可以说是“神仙组队”。 广汽负责造车,它有近30年的造车经验,旗下的广汽埃安连续三年拿下新能源质量第一,累计交付超过180万辆。 宁德时代专攻电池,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很多人买车就认它家的电池。 它推出的“巧克力换电”技术,2分钟就能换好电池,续航能达到400-600公里,全国已经建了500多座换电站,今年计划冲到1000座。 京东则发挥平台优势,用消费大数据精准抓年轻人需求,比如95后和00后更看重实用性和性价比。
京东的汽车野心其实酝酿了很久。 刘强东早在2015年就投资了蔚来,2023年京东汽车事业部独立运营,京东明确表示不会自己建厂,而是走资源整合的路子。 这种模式和雷军亲自下场造车完全不同,京东更偏向轻资产运营,利用现有渠道和服务网络。 京东物流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全国近30个城市测试,积累了实际运营经验。 2025年5月,京东旗下公司还注册了“Joyrobotaxi”商标,透露出进军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信号。
这款“国民好车”精准瞄准了年轻人首购车的痛点。 数据显示,2025年25-35岁首购群体中,新能源车购买比例达到58.7%,比2021年翻了一倍。 85%的年轻人预算集中在5-15万元区间,他们既要L2级智能驾驶,又要求高颜值和低使用成本。 京东凭借超过6亿用户数据,其中车主群体超2亿,能精准分析出年轻人对个性化配置和一站式服务的需求。 新车在京东平台独家销售,除了标准版,还能选配车衣定制、养护套餐等,像买手机一样简单。
京东试图重构汽车消费链条,让买车变得像网购一样方便。 传统4S店模式流程繁琐,选车、砍价、办手续就得跑好几趟。 京东推出“一站式配齐”服务,线上选车定制,线下近3000家养车门店和超4万家合作门店提供试驾、交车、保养和维修。 双十一期间还有补贴,买车养车最低能享5折。 这种模式降低了渠道成本,也面临挑战,比如汽车作为高价低频消费品,决策链比手机复杂得多。
电商平台跨界汽车行业,正在改变传统玩法。 阿里巴巴早年试水过“天猫汽车馆”,京东这次合作更深入,从用户洞察到售后服务全链条覆盖。 京东的线下门店网络是独特优势,1700多家养车门店能快速承接新车服务。 对广汽来说,合作能弥补线上获客的短板,2024年广汽扣非净利润亏损43.51亿元,急需新增长点。 行业内的其他玩家也在调整策略,比如华为通过智选模式与车企合作,小米则自建工厂强调全链路控制。
京东的入局加剧了行业竞争,同时也开辟了新路径。 传统车企擅长制造,科技公司强在智能化,电商平台则精通用户运营和渠道管理。 这种分工协作可能成为未来趋势,比如电池标准化让换电更普及,线上销售降低库存压力。 京东还计划把汽车变成移动消费场景,通过Robotaxi实现“车内取货”的即时零售。 不过,汽车行业链条长、监管严,京东的模式能否跑通,还得看实际交付后的用户反馈。
年轻人第一辆车的战场越来越热闹。 京东的门店、宁德时代的换电、广汽的制造,组合起来有吸引力。 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他们关心的是车好不好开、服务是否省心。 双十一发布在即,这款车的真实表现将成为行业试金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