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炸裂!揭秘价格战漩涡中的突围密码

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炸裂!揭秘价格战漩涡中的突围密码

长城汽车靠“弃量保价”赚麻了!刚出炉的2024年财报数据简直让人瞠目: 净利润126.92亿元,暴涨80.73% ,创下历史新高。这在全行业陷入价格战泥潭的背景下简直是个奇迹。我第一眼看到这组数据时都懵了——销量仅增长0.21%,利润却翻了近一倍?

这波操作属实有点离谱。当其他车企在价格战中“卷到飞起”,长城却稳坐钓鱼台。比较一下长安汽车:销量268.3万辆,同比增5.1%,但截至三季度末净利润才35.8亿,同比暴跌63.78%。这差距也太明显了吧!

🔍 弃“量”保“价”:打破销量迷思

长城汽车2024年交出了一份“小而美”的答卷:总销量123.32万辆,几乎原地踏步。这已经是连续4年没完成销量目标了,按原定190万辆计算,达成率不到65%。但人家压根不慌,因为人均单车利润才是真正的王道。

挖深一点看,长城主动调整了产品结构。低端品牌全线收缩:哈弗销量70.62万辆,同比跌1.25%;长城皮卡销量17.71万辆,跌12.47%;欧拉品牌更惨,只卖了6.33万辆,暴跌41.69%。

高端品牌却发力猛增: 魏牌销量5.47万辆,涨31.55%;坦克品牌销量23.1万辆,大涨42.12% 。高端车型撑起了利润大厦,20万元以上车型全年销售近31万辆,同比增37.13%,占比超过25%。这波操作真是绝了!

💰 单车收益大爆发

长城2024年的单车数据看得我直呼内行: 单车收入16.38万元,同比提升2.3万元;单车净利润1.03万元,同比提升0.46万元 。这个数字在行业内简直是顶呱呱的存在。

更逆天的是毛利率表现, 19.51%的毛利率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5.21个百分点,这差距都能塞下一个中型车企了。别小看这些数字,它背后折射的是长城对“无效销量”的断舍离和对“有效收益”的执着追求。

魏建军曾放话:“不参与价格战,不追逐短期规模,不参与无序内卷”。这哥们说到做到,真就硬扛着不降价。当其他品牌打着“价格屠夫”旗号疯狂自降身价时,长城沉着冷静,专注做自己的高毛利生意。

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炸裂!揭秘价格战漩涡中的突围密码-有驾

🚙 越野市场:长城的金矿

“中国每卖出两辆越野车,就有一辆来自长城汽车。”这话一点不夸张。长城在越野市场的统治力太强了,2024年越野车销量同比增长40%,市占率超过50%。坦克品牌蝉联中国越野产品销量冠军,销量达23.1万辆。

长城对越野市场的理解非常深刻,人家干脆发布了“越野分级”战略,把市场细分为超强越野、强越野、泛越野及城市SUV四个级别。还把越野工况归纳为雪地、山地、沙地、泥地四大场景,并按难度分为1至10级。这一招确实高明,既教育了市场,又树立了行业标准。

我个人最欣赏的是长城针对不同用户开发的差异化技术:

针对城区通勤用户,推出Hi4混动技术,发动机热效率达41.5%,系统综合效率98%

针对城区+轻度越野用户,推出Hi4-Z技术,采用解耦电四驱,保证了200公里纯电续航和强大越野性能

针对强越野用户,开发Hi4-T技术平台,保留了传统机械四驱结构,为极端越野工况保驾护航

这套技术矩阵拿捏得死死的, Hi4车型销量占比超过60%,已成为重要利润支柱

🧠 智能化:品牌向上的新引擎

长城的智能化布局也非常有料。公司规划了三大智能驾驶平台:

低算力平台ADC 2.0,普及于10万元车型,支持高速无图NOA与记忆泊车

中算力平台ADC 3.0,面向20万元以上车型,推广城市NOA

高算力平台ADC 4.0,定位高端市场,能实现城市场景50-100公里一次安全接管

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实力不俗,支持无高精地图全场景NOA,已实现全国开城,实车测试超900万公里。搭载该系统的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15%,这个转化率相当可观。

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炸裂!揭秘价格战漩涡中的突围密码-有驾

智驾研发上,长城确立了“端到端+规则兜底”的思路:一方面用端到端大模型(SEE)提升复杂路况的拟人化判断;另一方面保留传统规则库确保安全性。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很务实。

算力配置也够硬核:九州超算中心算力规模达1.64EFLOPS,实现5T/秒的高性能存储和通信带宽3.7TB/秒的高性能网络。长城CTO吴会肖不是随口说说:“我们正在转型为一家全球智能科技公司。”这家伙已经布局智能化14年,集结了6000多名工程师在三条技术路线上发力。

在智能化赛道,长城的高端车型开始尝到甜头。以魏牌蓝山智驾版为例,在普通版基础上增加了2.6万元的智能驾驶配置溢价,售价达到29.98万—32.68万元,而且市场反馈不错。

🌏 海外市场:打开增量空间

2024年长城的海外表现堪称亮眼, 出口增速44.61%,超过国内汽车平均出口增速21.61个百分点 。全年海外销量达45.41万辆,海外收入占比攀升至39.7%,创下历史新高。这是长城多年坚持“走出去”战略的胜利果实。

海外市场的另一大亮点是溢价效应。坦克300在国内卖20万左右,到了俄罗斯市场售价折合超过30万,溢价高达50%。坦克700 Hi4-T在海外的溢价也有30%-50%。这种“同一产品、不同市场、差异定价”的策略,极大提升了单车利润。

长城海外布局相当完善,已在欧亚、泰国、巴西拥有三座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及多个KD工厂。2024年,马来西亚和印尼CKD项目投产,塞内加尔KD工厂和越南CKD项目签约,巴基斯坦KD工厂已产出1万辆。这种本土化生产模式既规避了贸易壁垒,又降低了物流成本。

如今长城海外累计产能超46万辆,位列国产品牌第一。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500万,海外累计销量超190万辆。这就是长城的“第二增长曲线”。

💼 供应链管理:隐形的利润源泉

除了产品和市场策略外,长城在供应链管理上也下足了功夫。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零部件通用率等措施,公司将原材料成本占比降低了1.24个百分点。

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炸裂!揭秘价格战漩涡中的突围密码-有驾

财务操作也很有一手,长城将应付账款周期延长至193天,这招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为研发和转型提供了充足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高达277.83亿元,同比增长56.49%,财务状况相当健康。

👑 结语:差异化是最好的护城河

长城汽车2024年的业绩证明,在价格战的红海中,差异化才是最好的突围路径。“量”并不是唯一指标,高质量的“价”才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

长城的成功秘诀可以总结为三点:

专注垂直市场 :深耕越野细分市场,建立50%以上的主导地位

高端化转型 :提升高溢价品牌占比,改善产品结构

全球化战略 :将国内成熟产品导入海外市场,享受溢价效应


在疯狂内卷的车市,长城给出了一份差异化的答卷。不跟风,不盲从,坚持自己的节奏和战略。这或许正是中国汽车品牌在下一阶段竞争中最需要的定力和思考。

挑战还是存在的。随着越来越多车企涌入越野赛道,长城的绝对优势也面临挑战。比亚迪、奇瑞、东风和长安等企业纷纷推出“方盒子”越野产品,无论是价格相当的方程豹豹5,还是主攻低端市场的捷途旅行者、山海T2,都在分食这块大蛋糕。

但我相信,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长城有能力继续保持领先。 价格战终将过去,但品牌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是长久制胜的法宝

你觉得长城汽车这种“弃量保价”的策略能持续多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该追求规模还是利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