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SUV开发中止,本田在中国市场掉队了吗
2025年7月那会儿,群里就开始传本田要停掉纯电大型SUV的事。有人说是美国那边政策变了,也有销售小王一脸无奈:“其实就是卖不动呗。”原本计划到2030年砸10万亿日元搞纯电和软件,后来又悄悄缩到7万亿。前脚还在CES上秀肌肉,说自家大号纯电SUV能跑480公里,后脚就宣布项目叫停。这种转折,有点像隔壁老李买股票——刚涨两天就慌得清仓。
师傅老马修车时随口念叨,“你看现在混动才是香饽饽,本田这路子早晚得改。”确实,这几年本田明显把资源往混动车型上挪。说是2027年起四年连发13款新混动,不少车友吐槽“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其实更像没底气去硬碰硬拼纯电技术。尤其是在中国这地儿,上半年听说纯电渗透率都破40%了。本田这时候收缩阵线,就跟邻居阿姨逛超市只买打折货一样,把最火的品类拱手让人。
我身边有个开S7的朋友,每次聚会都忍不住抱怨:“智能化啥也没有,导航卡成PPT,还不如我媳妇手机上的高德。”P7也差不多,据他自己测算,一箱(其实是一块)充满顶多跑400来公里,而且冬天掉得快。有次我们几个去郊区烧烤,他一路担心续航,不敢开空调。这俩车型定位模糊——既不像丰田铂智4X那样主打家庭,又没日产N7那么科技范儿。不光配置拉胯,销量也难看:二季度每月800辆出头,而同级别其他品牌能卖五千以上。“叫好不叫座”用在这里真贴切,我还听过一个段子,说有家4S店S7库存太多,都快堆成迷宫了。
反观丰田和日产,人家动作利索。丰田铂智系列靠e-TNGA平台,中型SUV续航据群友实测能干到600公里以上,还整固态电池预研,说充十分钟补400公里。我去年试驾过一次铂智4X,那套Toyota Safety Sense 4.0自动驾驶辅助,在堵城里真管用:自动跟车、变道提醒、甚至遇红灯还能提前减速,比我爸以前开的凯美瑞先进太多。据销售顺嘴一提,这车上市首月1.2万辆走出去,本田那些车型只能望尘莫及。
日产N7也是狠角色。我表弟今年刚换了一台,说CMF-EV平台底盘扎实,高速稳当不会飘。他特意拿去做了一回三方检测,那块300Wh/kg的大容量电池实际续航700出头;e-4ORCE双驱系统下雨天泥地一点都不打滑。他还吹嘘智能座舱语音识别比小米手机灵敏,自带场景服务,一键联全屋设备。有意思的是,他办的是“订阅式租赁”,不用首付直接开走,每个月付点钱,比传统贷款省事不少。据他说半年下来维修费用几乎为零,只换过一次空调滤芯。“养起来轻松啊!”这是他最满意的一点。
顺便插一句冷门八卦,有师傅讲日产现在全国铺了十万个快充桩,我半信半疑,但查地图发现确实密密麻麻分布着。不仅如此,他们联合科技公司搞互联方案,用APP预约充桩比传统方式方便很多。一些二手市场最近也开始收购Nissan N系列旧款,因为保值率不错,新用户进来愿意加价抢现货,这倒挺罕见。在行业圈子里流传一句话,“谁先解决补能痛点谁赢”,目前看来日产确实下功夫了。
再扯回本田吧,其实彻底失败这个词,现在还不好下定论。本来他们混动技术积累深厚,比如油耗低、可靠性强,还有渠道基础摆在那里。但如果想翻身,就不能继续犹豫啦。一位业内朋友建议,要么赶紧砸钱搞固态或者高效驱动系统,要么学学合作模式,多找国内互联网企业一起研发智能化功能。而且别再纠结大型SUV这种美式风格,中国消费者更喜欢灵巧好停车的小型或中型产品,你看看街头巷尾都是这种尺寸。如果服务体系还是老一套,也很难吸引年轻人,现在大家都习惯线上预约维保、远程诊断什么的,本田必须适应变化才行。
还有个趣事:微信群有人讨论到底该选哪家的新能源,大多数人提丰田和日产,很少有人主动推荐本田。“不是情怀问题,是怕被坑,”一个群友直言。本以为这些品牌凭借历史优势可以躺着赚钱,但现实偏偏不给面子。如果未来几年还是这样慢吞吞调整步伐,被淘汰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不过嘛,也许哪天突然发力,又给大家带来惊喜呢?毕竟汽车圈从来没有绝对输赢,就像去年那个据说修理厂老板赌输了新势力结果第二季度赚翻一样——世事无常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源散见于行业论坛与用户反馈,如有误差请谅解。
全部评论 (0)